PDF下载
孔繁森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意蕴研究

刘景喜

聊城市技师学院,山东省聊城市,252000

摘要: 新时代需要构建引人向上、催人奋进的时代精神。在新时代我们要学习弘扬孔繁森精神,从中汲取奋进力量,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努力开创伟业。本文拟对孔繁森精神的价值意蕴及孔繁森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进行研究。
关键词: 孔繁森精神;中国梦;价值意蕴
DOI:10.12721/ccn.2021.15710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改革开放时期孕育的孔繁森精神是催人奋进的力量。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把英雄模范精神作为时代的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构建引人向上、催人奋进的时代精神。在新时代我们要学习弘扬孔繁森精神,从中汲取奋进力量,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努力开创伟业。

一、新时代学习弘扬孔繁森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一)孔繁森精神的内涵。孔繁森精神,是在聊城这块文化厚土上成长起来的时代精神,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创业精神的组成部分,是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源头”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活水”涌流,是中国共产党在完成改革开放任务需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表现,孔繁森精神集中体现了“坚强党性、为民情怀、奉献精神、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

(二)孔繁森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毛泽东说:“典型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精神的指引。我们已经实现了“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正意气风发地踏上了“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不仅要在综合国力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

二、孔繁森精神的价值意蕴

(一)信仰坚定的坚强党性。对党忠诚、衷心爱党,是共产党人的基本品质,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崇高境界。孔繁森同志有着坚强的党性和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坚决服从党的安排,听从党的召唤,三次援藏,他克服了许多别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只要党需要,他都义无反顾。他有充足的理由不去西藏工作,但他没有这样做,一次又一次在雪域高原留了下来,这充分体现了孔繁森同志对党忠诚、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是孔繁森精神的新时代价值所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种精神尤其需要倍加弘扬。在新时代孔繁森式的好干部不断涌现,2020年武汉疫情告急时,中国科学院院士钟南山听从党的召唤,已经83岁高龄的他义无反顾地踏上奔赴武汉的列车,下车后连夜了解情况,为党中央果断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从非典到新冠肺炎,钟南山一直站在抗疫一线,成为公共卫生领域应急体系建设的推动者,成为稳定民心的科学家代表,彰显了优秀共产党员的忠诚担当意识和坚强党性。

(二)深厚的为民情怀。孔繁森具有心中无我、惟有人民的精神,爱民如山、为民似海的情怀,坚持“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来办。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我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党的干部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我要给西藏人民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的铮铮誓言和公仆情怀。他和藏族同胞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心里始终装着藏族同胞。他是一个无私的人,一个对老百姓疾苦感同身受的人,是一个眼睛里能看到百姓眼泪的人。他总是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对无依无靠的老人嘘寒问暖,为生活拮据的群众慷慨解囊,给患肺病的藏族同胞吸痰,用胸口为聋哑老人暖脚,用不高的收入长期收养孤儿,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这样深厚的为民情怀,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完美写照。在孔繁森精神感召下,一批批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好党员不断涌现,黄文秀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黄文秀放弃大城市优越环境、毅然回到家乡、心系扶贫一线,因公牺牲,她将最美青春年华奉献给党和人民。

(三)勇于吃苦、敢于担当的奉献精神。他的工资虽然不高,却经常慷慨解囊,救济贫困藏民和有困难的干部。在担任阿里地委书记后,为谋求阿里经济社会发展、为阿里人民脱贫致富奔波操劳,最后因公殉职。在新时代,涌现出许多甘于吃苦、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好干部、好教师,点亮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优秀人民教师--张桂梅,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她推动创办了面向贫困山女孩的免费女子高中,帮助近2000名贫困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坚持用红色基因树人铸魂,她的奉献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四)一生廉洁、一心为公的高尚品德。孔繁森同志生活上艰苦朴素,一生清廉,始终恪守“公与私是永远不可逾越的界限”。孔繁森身为地委书记,生活上要求很低, 从不追求奢华,一直保持着俭朴的优良作风。孔繁森因公殉职后,只找到两件遗物:一是他去世前四天在颠簸的吉普车上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一是他身上仅有的8元 6角钱。清正廉洁的好榜样——李宏塔,系李大钊的孙子、“七一”勋章获得者,一生清贫为国家,时刻情系家乡,关心家乡发展,关注家乡变化,参与家乡建设,以实际行动激励家乡人更好地传承弘扬大钊精神,让大钊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永不褪色。

三、孔繁森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一)筑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为中国梦扬帆铸魂。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精准把握“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让“孔繁森精神”深深融入千千万万干部群众的血脉和灵魂中,成为不断成长发展的精神养料,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发扬拼搏进取精神,助力实现中国梦。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做到的。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发扬拼搏进取精神,增强忧患意识,见贤思齐,提高本领,攻克难关。只要我们继续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劲头,就能创造一个个新辉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三)坚守为民情怀,无私奉献,为中国梦培根固本。牢固树立“把人民的事当成天大的事”理念,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疫情防控、洪水救灾等艰难困苦面前的现实行动中,汲取一心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争做孔繁森式的好干部,向他那样具有心中无我、惟有人民的精神,爱民如山、为民似海的情怀,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

(四)立足岗位,教书育人,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聊城是孔繁森同志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聊城市技师学院是孔繁森同志的母校。作为职业院校的老师,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站在确保党执政后继有人、红色江山代代相传的政治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讲好“孔繁森故事”,弘扬“孔繁森精神”。让学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激励更多的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仍有许多困难会扑面而来,但我国人民始终向前。我们要大力传承和弘扬孔繁森精神,挖掘孔繁森精神新的时代价值,让孔繁森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1. 包心鉴  《论孔繁森精神的新时代价值》

2. 王炳林   《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

3. 孙业礼   《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

4. 郑方云   《新时代视域下弘扬孔繁森精神的价值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