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有效策略

金开洪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协育中学,贵州遵义,564100

摘要: 意志品质是众多影响初中生健康成长的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其在初中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维持、调节、补偿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各界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意志品质更是成为推动初中生健康发展的关键。但是由于初中生受自身、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较深,很多学校都出现了学生意志品质培养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初中体育作为初中阶段一门磨炼学生品性的基础性学科,在初中学生意志品质培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应在深入分析体育学科特点以及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优化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流程,为培养初中生的意志品质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初中体育;意志力;培养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858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体育学科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意志品质训练推出教学任务,符合学科教学目标追求,符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竞赛活动、目标训练、挫折教育、激励手段、生活对接等,都可以带来良好训练效果,教师要做出对接处理,为学生准备更多适合的训练活动,让学生在运动锻炼中成长自身意志品质。

一、推出竞赛活动,调动学生运动主观

学生对比赛性运动有特殊参与兴趣,教师抓住学生训练心理设定运动项目,借助竞赛形式启动学生运动思维,可以赢得训练主动权。学生大多有好胜心和表现欲,进入团队后,也有团队精神,进入比赛状态后,会表现出更强的求胜意志,教师适时推出一些比赛内容,做好必要的宣传工作,渲染运动气氛,以成功调动学生参与比赛的主动性。学生有参与比赛的主观愿望,为其意志训练创造良好条件,教师要做出针对性设计和引导,让学生自然进入到训练状态,并在不断历练中成长意志品质。体育学科教学中,学生对跑步和跳跃等项目没有太高参与兴趣,这些项目自然是训练学生意志力的重要内容。如跑步训练时,教师先做训练规划,要求学生自行组建4人小组,集体参与200米、400米、800米比赛,以小组成员平均成绩做衡量标准,班级排名中,末尾小组需要加练表示惩罚,其他小组可以自选运动项目。学生听说自行组建团队,都表现出更高的参与热情,纷纷行动起来。在比赛环节,小组成员相互鼓劲,讨论应对之策,讨论战略战术。在比赛行进时,成员之间相互配合,特别是精神鼓励让团队成员都能够咬牙坚持。因为平时参与跑步的训练不足,这对部分学生是严峻挑战。教师在学生比赛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传递激励信息,让学生自然建立运动信心。教师以小组比赛形式推出跑步训练内容,成功调动学生参与比赛的主动性。特别是自由组建团队,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理触动。在训练过程中,成员之间相互鼓励,让更多学生选择坚持,这对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有重要促进作用。学生大多有求胜的意识,教师抓住学生心理展开组织和设计,取得不错训练效果。

二、从教学细节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

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应从细节方面着手,要求学生从细节上体会和感悟学习体育精神的意义,提高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效果,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首先,新时期的体育课程教学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只是进行简单的动作和理论知识讲授,而是要从集合、规整队形等细节着手,规范体育课堂教学纪律,从课堂准备活动开始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要求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中所包含的意志品质。其次,体育教师在讲授体育运动项目的动作和知识时,应该详细地向学生讲解每个动作的技巧和细节,才能保证在学生完整、规范地学习体育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养成坚定的意志品质。此外,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还应为学生留出适当的交流和询问时间,鼓励和引导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在学习体育知识时的想法,学习其他同学的优良品质,为自身意志品质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短跑训练的方式,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顽强刚毅的意志品质。在短跑训练过程中,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学生不仅能清楚地看到其他同学身上的意志品质,而且在与其他同学相互竞争的过程中自身的意志品质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利用榜样力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榜样激励手段对初中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具有促进作用。虽然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是教师管理学生学习心理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是通过简单的口头语言激励学生,这种激励方式不仅无法保持长时间的激励效果,而且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为了彻底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尝试利用榜样的力量鼓励和引导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向榜样学习,要求学生通过效仿和学习,培养自自己的意志品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树立良好学习榜样的教学方法,不但形成了良好的监督氛围,而且学生在自我约束和管理过程中,体育知识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因此,体育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合理运用榜样的教育和激励作用,要求学生在学习榜样的过程中,汲取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比如,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予表现优异的学生相应的嘉奖,还应在全班宣传优秀学生的优良品质,要求学生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这是体育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要求。教师要做好必要的教学调查,对学生意志品质情况有统筹把握,以便做出教学设计和调整,为学生准备更多适合的训练项目,做出定向的指导,让学生在深入训练之中建立良好意志品质。一些运动量较大的体育训练内容,对学生意志品质有较高要求,教师借助这些训练机会渗透意志品质培养目标内容,势必为学生带来难得训练契机,以有效促进其坚韧意志品质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怀伟业.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力培养的探讨[J].新智慧,2020(21):15-17.

[2]黄成刚.关注意志力培养,构建高效体育课堂[J].学苑教育,2020(03):10-11.

[3]丁东旭.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力培养对策[J].教师博览,2020(1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