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实训课程的现状
会计实训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的实践性课程,也是会计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综合性课程。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是实现从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转变的重要途径,对完成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起着关键作用。但是目前的会计实训课程大多数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缺乏职业体验感,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无法真正的融入到整个会计实训课堂中,很难实现会计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真正结合,无法体现会计实训课程的教学意义。要改变现状,我们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新颖的、符合学习规律的、能激发学习兴趣的、能引导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众多新颖的教学方法中,角色扮演法能有效地实现以上的教学目的,体现会计实训课程的教学意义。
二、什么是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行为导向教学理论中常用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情境模拟活动,也就是说,角色扮演是指根据被试者可能担任的职务,由教师或教导者来营造一个与该职务实际相似的情景环境,将被试者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被试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
角色扮演法在会计实训课程中的具体运用,就是指学生根据教师所设计的会计工作职业场景,扮演会计工作中的某一岗位,通过完成该岗位的会计工作,学习该岗位人员应具备的各项素质,包括基本技能、心理应变、人际交往能力等。具体做法是让学生通过扮演会计工作中出纳、会计、会计主管等岗位角色,完成各角色的工作任务,进行会计实训课程的学习。
三、角色扮演法在会计实训课程中的意义
运用角色扮演法进行会计实训课程的教学,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对职业的代入感,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其学习动力,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通过运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还能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今后工作的方向以及工作的目标,是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教学手段。
1、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当深入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的困难和需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立足于培养服务中小企业和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中小型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竞争压力大,在成本和效益的双重压力下,需要适用型的综合性人才,希望员工能从事多种不同岗位的工作。特别是对会计人员来说,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工作岗位设置不可能像大中型企业那么明细,需要会计工作者对企业的各种会计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和职责范围都有所了解,能从事所有会计岗位的工作。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时,应当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为主。
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实训教学时,学生可以通过扮演不同的会计岗位角色来体验并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在此过程中了解各种会计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内容,熟悉各种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且通过解决不同的工作任务,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为就业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传统的会计实训课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身临其境的职业体验感,对一些通过实践就很容易理解的知识点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机械的记忆,而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没有得到充分地理解,容易被遗忘,不能理论联系实际。造成学生踏入工作岗位后需要再次通过学习实践,才能真正地领悟知识,并融汇贯通于工作中。因此他们会感到非常的不适应,甚至产生畏难等各种心理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帮助学生完成就业前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难以实现会计实训教学与企业会计工作的有效衔接。而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实训教学,教师根据企业会计实际工作,结合教学目标设置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任务,学生通过体验不同会计岗位角色来完成教师所设置的工作任务。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各种会计工作,提前熟悉企业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职责,为就业做好理论准备和实践准备。另外,让学生提前感受会计工作岗位,可以增加其对将来就业岗位的理解和期待,减少初次就业时的紧张感。
3、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提高自学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教学环境缺少真实感,教学过程缺少自主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而采用角色扮演法,教师按照会计岗位提出与该岗位相关工作任务和要求,学生根据所扮演岗位的工作职责与要求,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提出完成工作任务的相关观点以及方案,根据所提的方案,通过实践操作,完成工作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对职业有着直观的体验感,还能按照自己提出的方案来解决工作任务,增加学习的成就感,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4、有助于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缺少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的过程,难以锻练学生的沟通能力。而采用角色扮演法教学,学生要完成工作任务,需要几个岗位角色的通力协作。在协作过程中,避免不了与他人沟通,不仅包括与合作的同学进行沟通,还包括与下达任务的教师进行沟通。另外,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缺少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难以锻炼学生的职业应变能力。而采用角色扮演法,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首先要自主的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能很好锻炼其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都是成为应用型综合人才的必备能力。
四、角色扮演法在会计实训课程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角色扮演法在会计实训课程中进行实施的总体思路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分别通过扮演会计、出纳和会计主管的角色,完成角色的工作任务来进行会计实训练习。经过一轮实训练习后,学生通过角色轮换来实现对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体验。其在会计实训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一)课前准备
要在会计实训课程中有效地实施角色扮演法教学,课前准备必须充分,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课前准备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建设会计实训室
建设会计实训室是为了进行场景模拟,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真实的、严肃的职业场景,为实施角色扮演法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增加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感。真实的、严肃的职业场景能使学生更加投入于角色,认真对待需完成的工作任务,达到更好的实训效果。因此,我们按照企业办公室的样式建设会计实训室,首先将会计实训室中传统的课桌椅更换为企业办公室常用的办公台和办公椅,从外部环境入手,营造工作气氛为接下来的模拟实训打造环境。其次办公桌椅的摆放要根据角色扮演法实施的要求来设计,例如:角色扮演法实施过程要求学生三人为一小组分别扮演会计、出纳和会计主管的角色,那么实训室办公桌椅的摆放就应当按照小组来摆放,每个小组分别设置会计、出纳和会计主管三张工作台。再次会计实训室中应当悬挂一些与企业相关的工作制度和纪律,让学生走进实训室之后就好像走进了企业的办公室,具有强烈的带入感。
2、合理设计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设计包括分组和角色分配两个方面。首先是分组方面,教师将学生三人为一组分为若干个工作小组,分配小组时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水平程度,各小组成员中注意能力强弱的搭配。合理的分组设计有助于实现小组内的相互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其次是角色分配方面,教师根据学生自身能力的强弱,给学生合理分配角色,例如:让学习能力强、理论知识扎实的学生担任会计主管的角色,成为小组的领导者;让学习能力弱、理论知识簿弱的学生担任出纳的角色,处理相对简单的经济业务。合理的角色分配有助于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完成工作任务,保障学生认真执行工作要求。
3、熟悉岗位职责
让学生熟悉不同会计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具体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明确实训目标。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理解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的起点,也是会计人员处理各类经济业务准绳,不同类型的企业适用的会计制度有所不同,对经济业务的处理也不尽相同。因此,让学生充分理解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准则,有利于学生对经济业务处理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从而锻炼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
(二)课中实施
角色扮演法在会计实训课程中的实施过程是完成实训目标、实现教学意义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有计划的按排实训内容并制定实训计划。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会计工作的流程
任何工作的开始,都始于对流程的了解,学生只有在全面了解会计工作流程后,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会计工作中。也只有在全面了解会计工作流程后,学生才能更加明确快速的对企业各类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更加准确的对企业各类会计凭证进行传递。
2、发布模拟实训企业的基本信息
教师向学生发布模拟实训企业的基本信息,发布信息时应当注意所发布的信息仅为企业经营生产类相关的基本信息而不是提炼过的会计核算方法等信息,包括企业类型、生产组织形式、产品生产流程、产品成本核算要求、纳税人基本信息等。信息发布后教师要求各小组的成员根椐所发布的信息进行分析,选择适用于该企业的存货核算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产品成本核算方法等会计核算方法。学生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分析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而且学生通过自己分析所得出的核算方法,能让他们更加准确的进行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增加他们在实训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的实现实训课程的教学意义。
3、引导学生进行会计账务处理
会计实训课程的核心内容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各类仿真的原始凭证进行会计账务处理。教师以某企业某个月的资料为例,将原始凭证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提供给各小组并按照岗位职责和要求提出工作任务。例如:对扮演出纳的同学下达“处理与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相关的经济业务,包括登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填制与经济业务相关的原始凭证(如支票、收据、银行进账单……)等”与出纳日常工作相关的任务。对扮演会计的同学下达“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编制科目汇总表等”与会计日常工作相关的任务。对扮演会计主管的同学下达“审核记账凭证、登记总账、编制会计报表等”与会计主管工作相关的任务。各小组接收到原始凭证和工作任务后,首先进行理解和分析,再根椐所理解的内容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完成工作任务。学生按照实际的会计工作流程对填制好的记账凭证等并单据进行传递和审核,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各类明细账簿、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企业的财务总监或财务经理的角色参与其中,并用开放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在自已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并完成工作任务。教师参与其中,使学生在角色扮演时更具真实感,使实训课堂更具趣味性,提高了实训效果。在工作任务的驱动下,学生通过不断地探索分析,提高了学习兴趣,滋生了对会计工作的喜爱。
4、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角色互换
应用角色扮演法实训并非让学生永远扮演同一个角色。为了让学生对所有的会计工作岗位都有所了解,能适应就业单位的需要,在各工作小组完成了一个月的会计工作处理后,让工作小组内的成员进行角色互换,再次进行其他角色的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互换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各会计工作岗位的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他同学在完成自身工作任务时的困难,加强他们之间互相理解,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课后评价
课后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是衡量一门课程是否成功的重要部分,好的课后评价能让学生如沐春风,让课堂充满生机。在会计实训课程中好的课后评价,具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为学生就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的作用。具体方式如下:
1、教师通过扮演财务经理的角色对各工作小组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对表现出色的小组提出表扬并分析他们做得好的原因,为其他工作小组树立榜样。通过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反思他们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足,还可以运用哪些更好的方法进行处理,鼓励他们下一次取得更好的成绩。
2、教师除了表扬优秀的工作小组以外,还要对表现不足的小组进行评价,有的时候,光有表扬是不行的,为了激励竞争,对于表现不好,完成任务不积极的小组不仅要进行批评,还要进行分析,分析其做得不好的原因,让其他工作小组引以为界,增强了实训的真实感和趣味性,让学生有更加强烈的职业体验感,能更好的激发他们的责任感。
3、在评价完各工作小组后,教师还要对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评价和表扬,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为接下来的实训做好准备。
五、角色扮演法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教师与学生一定要共同参与实施的过程,共同参与能增强实训的真实感,能更好的体现实训课程的意义。
2、教师引导学生时应当以开放性的问题为主,增加学生讨论和探究的时间,尽量让学生自主总结出会计处理方法,避免直接给出答案,将课堂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思考问题的周全性。
3、一定要先让学生充分地了解所扮演角色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这样才能更加真实的投入到实训练习中,达到实训的目的。
4、实训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良好的团队意识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更多的机会,创造更舒适的工作环境。
六、小结
角色扮演法具体操作容易、实践性强的特点,可以有效的实现会计实训课程的教学意义,有效的保障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帮助学生完成身份的转换。本文对角色扮演法在会计实训课堂中的具体运用方法进行了探究。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好的实训课程等于让他们提前体验工作环境,积累工作经验,让他们能够更加从容的面对未来的工作。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能力,从而调整自已的教学方式,使之符合学习的规律,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吸收更多知识,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实现理想的教学状态。另外,在会计实训课程中运用角色扮演法,师生共同参与其中,以所扮演的角色为载体为师生之间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使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更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总之,在会计实训课程中运用角色扮演法,可以改变学生消积的学习态度,能真正的将会计实训课程的意义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石华丽.职业学校财务会计实训课程改革建议.《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47期
[2]盘洋华.角色扮演法的会计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16年8月
[3]郭继锋.角色扮演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校园文学》,2012年7月
[4]陈儒;辛瑜;王姣姣;谢惠琼.新形势下技工学校会计实训教学改革探讨与研究.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2021年
[5]王文秀,唐丽华,曲远洋.基于角色扮演法的会计实务操作教学设计研究.中外
企业家,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