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体育培养学生耐久跑兴趣的策略探究

李晓朋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九中学,154600

摘要: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耐久跑兴趣,促进耐久跑教学实践活动的系统开展,能突显耐久跑综合训练教学效果,使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培养,促使初中体育教学的效能得到逐步彰显。鉴于此,新时期应该重新审视初中体育教学中耐久跑兴趣的培养价值,并将教学指导与综合性的训练进行有机结合,确保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初中体育;耐久跑兴趣;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827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国家对于初中体育教育的重视和当下体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耐久跑运动的意义和作用也逐渐显现,已然成为了值得深刻探究的一大课题。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是保障其健康学习和生活的基础,良好的耐久跑运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同时能够加快血液循环,使大脑保持清醒,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所以需要初中体育教师培养学生的耐久跑兴趣,使其真正达成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现状分析

部分初中体育教师没有真正对体育教学有一个全面和深度的认识,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一项教学活动,错误地认为体育教学只是对运动技能的传授和体能的训练,而忽视体育兴趣的培养。虽然耐久跑教学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调和枯燥,且训练时间较久,平时多半是在操场上周而复始的绕圈跑,训练方法单一,让学生感到乏味,容易造成厌倦感和疲惫感,甚至会引发青春期学生的逆反心理,为教学活动带来负面影响。许多学生在耐久跑活动中并没有投入积极的关注和兴趣,只是为了应付教师的要求和体育考核,所以没有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没有真正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初中体育培养学生耐久跑兴趣的策略

(一)发挥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能够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体育教学环境,对于提升学生对耐久跑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加强榜样激励作用能够提升学生对耐久跑运动的兴趣。在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自身展示或者举例说明,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利用初中生的追星情怀,给他们创造学习榜样的空间,从而使学生从被动式参与训练,转变为在兴趣的指引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耐久跑训练,有效提升耐久跑运动的教学效果,进而增强学生的体能和身心健康,真正做到落实素质教育。

例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展示或者列举学生所熟悉的运动榜样,以及播放奥运健将精彩的瞬间的视频来传递快乐动机,向学生展示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斗志,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正确的体育运动意识。若可以,体育教师应亲自上阵带头模范和学生一起参加耐久跑训练,将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斗志和激情。

(二)组织耐久跑比赛活动,营造趣味教学训练氛围

在开展耐久跑教学训练活动中,教师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训练活动的积极性,可以尝试组织开展特色比赛活动,以趣味比赛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使学生参与综合训练活动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体育教学的需求和学生身体素质特点,对比赛活动进行合理化设计和开发,如设计耐久跑障碍耐力赛活动、多人超长跑活动、趣味螺旋跑活动、耐久跑大闯关比赛活动等。在趣味比赛活动的支持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高效化地完成训练任务,提高训练技能。

例如,在开展耐久跑障碍耐力赛活动的时候,在活动中教师将按照参赛者年龄、性别或身高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设立一个负责人进行管理和领队,确保比赛秩序井然。同时在操场或者草坪上设置障碍物,如进出轮胎、爬墙、穿越障碍等,学生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跑步任务。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比赛活动,将耐久跑比赛与障碍赛融合在一起,增加比赛活动的趣味性,学生在比赛中如果获得优异成绩,还能获得老师的奖励和荣誉称号。这样就能借助特色比赛活动的设计和规划,在学校中营造和谐的训练氛围,使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三)加强心理品德教育,激发内因动机

教师在练习前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要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积极讲解耐久跑对于健身和自身方面的有益之处。在开展耐久跑活动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其形成敢于拼搏、勇于挑战的精神。

例如,可以合理选择奥运会或者运动会的精彩片段,以及奥运会冠军背后的故事,使学生可以在训练中以此为榜样,产生向他们学习的动机,促进其改变自身身体状态,坚定其跑下去的信念,让学生真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其二,在训练中也可以利用体育骨干的力量帮助薄弱的同学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能力,使其在相互鼓励下完成应有的训练任务,以团队力量带动个人,不断超越自己。

在耐久跑教学过程中,学生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动力来源不足,以及自身心理压力,在训练中会因为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无法坚持甚至放弃的念头,体育教师首先就要使学生认识到耐久跑运动不是为教师和其他人开展的,而是切实针对自身的运动,对自身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要先坚定学生自身的信念。其次要加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意识,可以通过班级集体练习或者分组练习,采用匀速跑的形式,尽可能地适应全体学生的情况,不让一个同学掉队,让素质好的同学带领素质差的同学一起跑,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可以在集体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并且可以享受到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乐趣,提升自身的信心,将心理压力有效地进行化解或转移。

三、结语

综上所述,耐久跑教学对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培养良好意志品质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体育教师在每一节耐久跑课堂中要创新教育方式,积极探索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积极探索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率和加强心理疏导,激发内因动机等方面提出了初中学生耐久跑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钱敏.初中体育开展耐久跑训练的实践研究[J].体育风尚,2021(2):56-57.

[2]蒋乐乐.探索初中体育中耐久跑训练的有效措施[J].考试与评价,2020,25(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