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小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并非只是接受知识的被动对象,而是与教师一起参与学习活动。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需积极创新教学观念,贯彻新课标教学要求,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构建立体生动的课堂空间,促使学生进行多元交流互动、合作讨论。以更少时间和精力获得更大学习效果。
一、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有效整合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课程标准背景下,将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深度融合变得尤为关键。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也不容忽视。
首先是,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主要依赖于黑板、教材等教学资源,但是这些资源无法生动地展示一些抽象概念和过程,从而导致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日益增加。信息技术能够以不同的方式,例如图形、动画等,将数学的内容具象化展示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现事半功倍。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在线教育,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此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信息技术具有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作用。数学思维即通过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引入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其交互性和趣味性等特点,从而成为小学数学教育中有益的补充。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最终,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深度整合,可增进学生综合素养。如今,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技巧之一。培养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认知和应用能力,不仅提升他们将来就业和学习的竞争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另外,小学阶段数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创新,这可以推动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和沟通能力的成长。
二、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具体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提问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知识比低年级更加复杂和具有逻辑性。因此,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其他情况,然后对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同时,他们还需特别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以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关注教学情况的反馈,也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这导致了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不佳。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搜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反馈信息,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当教师授课《圆柱与圆锥》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演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和圆锥,激发学生对它们的形象的回忆,并使他们初步了解这些几何体。接下来,教师可通过描边技术勾勒出这些物体的轮廓,并展示给学生观看,以展示几何体的形状。然后,教师开始主导性询问:“学生们,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圆柱体和圆锥体都由哪些元素构成?如果我们把它们剖开,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们思考并回答后,教师通过动画呈现“剖开”后的立体图形形状,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索激情。教师可以运用前面的动画来引导学生理解圆柱体表面积推导公式。同样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以探索计算圆锥体表面积的方法。随后,教师请小组代表发言,向他们表示支持和认可。教师巧妙地将信息技术与课堂互动相结合,不仅增强了教学效果,还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情探索。同时,这种方式也潜移默化地推动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数学的最佳动力,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力保证。如果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觉得数学课堂呆板无趣,丧失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在数学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将变得非常困难,可能会阻碍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因此,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来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举例来说,用传统教学方式教授《圆柱的体积》课程时仍然主要采取板书和口头讲解的教学方式。然而,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一个问题,即学生只能通过想象来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对于一些思维逻辑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可能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将圆柱从底部对角线进行分割,得到等份的扇形然后拼接在一起,以呈现整个圆柱的形状。通过增加拼接扇形的数量,可以逐渐接近正方形。学生能够明白,尽管形状发生改变,底面积仍旧保持不变。借助于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底面积乘以高,我们可以推导出圆柱的体积也是底面积乘以高。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能以更直观方式学习,易于理解并激发学习兴趣。这种新颖教学方法能充分利用学生的直观记忆,优化学习难度,提升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
情景教学是现今广泛运用于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它通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创造出多样的教学场景,让学生们充分体验“感知与认知”的愉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个关键的策略是巧妙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一个情景化的平台。例如,在日常教育中,我们可以利用数学教学软件中的几何画板,通过其方便的操作、清晰的展示以及互动的动态效果,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目的。
结语:总的来说,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当前教育改革中急需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数码教学资源、互动式白板技术、多媒体教学方式和在线课程等多种手段,以促进深度融合。利用这些措施,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本研究对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入结合提出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 韦怡含.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03):170.
[2] 刘稀凤.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J].辽宁教育,2023(05):35-38.
[3] 黄辛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试题与研究,2023(09):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