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通行工程的建设管理是通信网络长效发展的保证。由于通信工程管理工作具有差异化明显、风险因素大、连贯性强、对技术水品要求高的特点,管理部门要注意采用科学的、专业的手段进行管理。同时,为进一步提升通信企业的经营效益,管理部门应严格控制工程建设成本与运营成本。
1 通信工程管理的特点
1.1 具有明显差异化的特点
通信工程中不同建设项目使用的通信设备、通信材料各不相同,需要管理人员使用不同的管理标准对工程进行建设管理。实际管理工作中,不同通信设备的参数并不完全相同,有时某一个数据输入错误就会影响工程的建设效果,甚至造成工程停摆。工程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管理参数的差异化问题,结合不同设备的管理需求设计管理标准体系,为工程后期的维护管理奠定基础。
1.2 具有风险因素大的特点
通信工程对建设技术的要求较为严格,如果建设过程中出现较大误差,会直接影响到用户对通信网络的应用体验。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气候环境因素、地理因素、施工技术水平都会影响到工程的建设管理。由于该项工程的管理风险因素较大,管理人员需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将建设风险降到最低。
1.3 具有连贯性强的特点
不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通信工程的建设管理造成严重的后果,究其原因,在于通信工程各工作环节之间具有极强的连贯性。如果采取随机的方法管理工程中单独的某一项目,很可能会影响其他项目的正常运转,最终导致通信网络无法正常工作。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时,需要提前做好部署工作,并根据相关技术人员的建议采取专业的管理手段,确保各项目的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实施。
1.4 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
与普通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相比,通信工程管理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严格,不允许非专业认识参与到管理工作中。通信工程的建设管理涉及到很多高精端的仪器设备,如果不专业的人进入到了现场,无疑为工程增加了风险。同时,如果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很难看懂设计人员提供的图纸,无法根据相关数据资料展开针对性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
2 通信工程管理现状
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通信技术,通信技术对我国的信息化进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这一背景,加强对通信工程的建设管理、运营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1]。然而,我国通信工程管理工作目前仍存在着很多漏洞,无法满足人们对管理工作的需求。首先,管理人员能力不够。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大都是老技术员。这类人员的工龄长、工作态度好,但是工作理念传统,无法合理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在管理工作中仍遵循“老一套”,严重影响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年轻的管理人员理论基础不扎实、不具备良好的实践经验,无法良好的应对工程中的突发状况。其次,管理手段过于传统。现阶段工程中涉及到的技术、设备都十分先进,然而管理人员却没有良好的应用智能化管理手段,无法满足工程对于通信内容与通信服务联合开放的具体需求。最后,对工程的建设细节管理不到位。部分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不够,放松了对工程建设进度、工程建设质量、工程安全的管理,为工程埋下了隐患。同时,一些管理人员不具备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放松了成本管控,导致工程建设成本严重超支,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收支平衡。
3 做好通信工程管理的具体策略
3.1 提升管理人员专业能力
通信企业要提高管理部门的人才准入门槛。制定明确的招聘标准,只有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才能够被选拔到工程管理的团队当中。在员工正式入职前,部门主管需对员工进行面试,通过提问、谈话等多种手段分析应聘者的实际情况,筛选不符合要求的应聘者[2]。在应聘者顺利通过考核入职以后,单位老员工应及时传授其工作经验,使其了解通信工程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提高新入职人员的专业能力,使其能够在不断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工作经验。通信企业管理部门内部实施绩效管理制度,将员工的管理工作内容与月度奖、季度奖等奖金挂钩,以此来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我提升[3]。此外,通信企业还可以加强与相关高校的合作。通过校企联合办学提高高校教学的专业性,为企业输入更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比如,支持高校在校内开办实训基地,并为高校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在实训过程中为高校学生传授工程管理的实践经验,使其能够在校园内学习专业的知识。与高校进行深入的校企联合教学,在企业内设置顶岗实习岗位、实训岗位,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回顾在校内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提升其专业素养。
3.2 做好工程安全技术支持
工程现场可能因电源短路、明后管控不当、易燃易爆物存放不当导致火灾。管理人员应做好火灾防控技术管理工作。在现场严格落实防火责任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管理制度,防止现场人员使用超负荷运行的电气设备,防止现场人员在危险品附近点燃明火。通信工程涉及到了很多用电设备。管理人员应做好绝缘保护与电气设备的维检修保护,保证工程中的用电安全。同时,在恶劣天气下施工时,管理人员要注意做好铁塔作业安全防护、光(电)缆接续等工作的安全管理,防止现场人员出现意外。现场人员高空作业时,管理人员应监督其穿戴好防冻、防滑、防坠落、防触电的安全设备。雷雨天气下,一旦雷电击中通信系统,会对电子通信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害,影响通信网络正常运转。管理人员要提前做好通信系统的防雷预防措施,通过疏导、隔离、等位、中和等多种方式防止雷击中电子通信设备。此外,管理人员也要重视通讯安全管理。不仅要做好硬件设备方面的管理,还要积极使用恶意入侵检测技术、身份验证技术等多项技术防止信息泄露。
3.3 严格控制工程建设质量
通信企业应在工程正式建设前确定工程建设质量标准,并根据相关标准制定确切的质量管理方案,为工程管理人员提供管理支持[4]。管理人员要根据通信企业的实际情况、未来用户对通信技术的应用需求、工程未来维检修的工作要求科学的设计管理方案。借助信息化手段调整质量管理方案,对技术内容进行优化设计。设计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结合施工区域的地质环境、气候环境、技术因素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工程动工后,管理人员要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动态化的追踪管理。做好施工技术管理,根据技术交底内容监督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一旦发现其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及时制止并要求其改正。在施工现场落实质量责任制度,每一个施工模块的施工质量由专人负责。工程竣工前,管理人员要与其他部门负责人员对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检验,通过分析工程建设资料、现场验收检查对施工效果进行管理,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
3.4 严格控制工程建设进度
管理人员应严格根据合同内容控制工程建设进度,才能够保证工程在规定期限内交工,为企业下一步的战略规划提供支持。管理人员在对通信工程的建设进度进行管理时,需要综合考虑工程建设质量、工程建设成本、工程建设安全等方面的问题,防止出现“只顾进度不顾质量”的建设问题。对此,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工程的规划设计。使用智能化的工程进度管理软件,借助信息技术模拟工程的建设情况,在工程正式动工前模拟出可能影响工程正常推进的问题,比如施工碰撞问题、恶劣天气导致工程停摆问题、质量隐患导致工程返工问题等等。通过应用工程建设模拟软件,管理人员对进度管理方案进行优化[5]。按照逻辑关系协调不同施工队伍,确保工程队伍能够有条不紊的衔接施工,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将流水线作业管理方法应用到通信工程的建设管理当中,明确规定不同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使其专注于本身的工作,以免为工程建设埋下质量隐患。此外,管理人员还需做好施工的衔接管理,科学的调配工程建设资源。进一步加快工程的建设速度。
3.5 严格控制工程建设成本
工程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需加强与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交流沟通,制定科学的成本管控方案,严格控制工程中人力成本、技术成本、设备成本。第一,工程现场严格落实预算管理制度,根据配额向各部门分配物资,提升工程建设材料的利用率,控制材料成本。第二,精细化计算各环节的成本费用,考虑到工程质量管理费用、设备磨损费用、材料入场检验费用、通信设备储存管理费用,严格管理每一笔款项的流入与流出。第三,重视对现场各项费用原始凭证的分类管理,为竣工结算工作提供原始材料。第四,竣工结算期间各部门做好工程建设成本计算工作,保证每一笔款项真实可查。
3.6 提前做好工程应急预案
动工前,管理部门应提前设置不同等级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针对一般事故,规定现场人员将现场情况在第一时间汇报给安全员,并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救援工作,疏散现场人员,联系救援部门。针对重大事故,项目负责人需第一时间联系救援组、救援单位,保证事故现场道路畅通。事故发生后,要对事故进行总结,并将情况上报给上级部门,接受安全检查[6]。工程建设期间,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安全疏散训练,通过疏散训练提升工程建设人员的紧急救援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通信工程管理工作不仅要求变,还要求稳。在使用新的手段对工程建设、运营情况进行管理时,需要控制管理细节。重视对工程成本、工程建设进度、工程建设质量、工程安全的综合管理,不仅要在工程建设前做好项目的设计规划,还要加强现场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细节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玉芬.现代项目管理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23):1-2.
[2]央妮.通信工程设计项目成本管理及控制探析[J].数码世界,2020(12):24-25.
[3]刘增祥,王奇珍.发挥EPC模式优势实现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增值[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21):103-106.
[4]谭宝庆.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中难点问题及有效措施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30):72-73+76.
[5]李男.关于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究[J].新型工业化,2020,10(10):23-24+65.
[6]南燕飞.通信工程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20):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