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边坡设计施工一体化与造价管理的协同策略

李世隆 王胜

山西冶金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32

摘要: 边坡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通过设计与施工团队的紧密协作,提高工程效率,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减少设计变更,降低工程成本,并增强工程安全性。一体化模式下,设计人员深入施工一线,及时优化设计方案,施工人员准确领会设计意图,确保工程质量。同时,通过统一规划、协调机制、信息共享平台、沟通平台、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体系,以及风险管理与应对措施,实现造价管理的协同策略,有效控制工程成本,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关键词: 边坡设计施工一体化;工程效率;工程质量
DOI:10.12721/ccn.2024.15734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边坡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概念与优势

(一)提高工程效率,缩短工期

设计与施工团队的紧密协作能够显著降低沟通成本,避免时间的无谓浪费。通过高效的协同工作,设计方案能够迅速转化为实际施工行动,减少方案在传递和理解过程中的延误。例如,在施工前,设计团队可以提前与施工团队沟通施工难点和关键环节,施工团队也能及时反馈施工条件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双方共同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从而大大缩短工期,提高工程效率。

(二)保证工程质量

在一体化模式下,设计人员能够深入施工一线,依据实际的地质条件、施工环境等因素,及时优化设计方案。施工人员也能更准确地领会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比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有差异,可以立即通知设计人员并汇报业主,设计人员会经过研判对原设计方案即时多个调整优化;施工人员则根据新的设计方案迅速调整施工方法,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三)减少设计变更,降低工程成本

通过一体化的运作,在设计阶段就能充分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成本因素,从而减少设计变更的发生。设计人员在制定方案时,会与施工人员共同探讨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避免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的施工困难和成本增加。同时,合理安排施工流程,避免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有效控制工程成本。

(四)增强工程安全性

设计与施工的协同合作能够更全面地考虑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素。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会充分结合施工人员的实践经验,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也会严格按照安全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边坡工程的安全性。比如,在边坡支护设计中,根据边坡的高度、坡度和岩土性质,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二、边坡设计施工一体化与造价管理的协同策略

(一)统一规划与协调机制

1. 统一规划

工程伊始,统一规划至关重要。由设计、施工和造价专业人员组成的项目团队,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对工程进行全面规划,明确工程目标、范围、技术要求及造价控制指标等。通过深入的探讨与沟通,确保各方对项目的理解一致,避免因理解偏差产生冲突与矛盾,为工程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2. 协调机制

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是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定期举行项目协调会议,为设计、施工及造价人员提供沟通平台,及时反馈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当设计方案发生变更时,协调机制能确保施工及造价人员迅速掌握变更内容,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和造价预算,减少变更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协调机制应涵盖项目的进度、质量及费用等综合监测,严格控制关键指标,确保工程在规定工期和预算内高质量完成。此外,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设计、施工及造价的集中管理,促进信息实时共享与沟通,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重复工作和决策失误。

(二)信息共享与沟通平台

1. 信息共享平台

在边坡设计施工一体化和造价管理协同过程中,信息共享平台犹如信息枢纽,将设计、施工及造价人员紧密相连。设计人员可将设计方案、技术要求等重要资料上传至平台,为施工及造价工作提供明确方向。施工团队实时上传施工进度和质量信息,使各方及时了解工程进展。造价人员通过平台共享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信息,让工程造价一目了然。通过信息综合共享,各方能全面掌握工程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沟通平台

搭建沟通平台是增强各方沟通与协作的关键。采用线上线下多元结合的方式,线上建立微信群、QQ 群、项目论坛等沟通渠道,方便各方随时交流;线下定期举办现场沟通会,促进各方面对面、深入地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沟通平台中,各方应保持积极沟通的态度,尊重彼此的观点和建议,共同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出谋划策。

(三)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体系

1. 成本控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是实现边坡设计、施工一体化和造价管理协同发展的核心。在项目前期,对设计费用、施工费用、材料费用和设备费用等进行详细估算,并在此基础上编制项目预算计划。将预算进行分解,明确每个阶段、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目标。加强物资和设备采购管理,通过招标和比价选择性价比高的供应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工期延误导致成本增加。同时,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减少因质量问题造成的返工和维修费用。

2. 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在成本控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建立预算调整机制,在工程出现重大变化或不可抗力因素时,及时调整预算计划。定期检查和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评价,将预算执行情况与项目团队工作表现挂钩,提高各方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

(四)风险管理与应对措施

1. 风险识别

在边坡设计施工一体化与造价管理过程中,需识别多种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如地质灾害、恶劣天气)、技术风险(如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技术难度大)、市场风险(如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上涨)、管理风险(如协调机制不畅、信息沟通不及时)等。

2. 风险评估

在风险评估中,自然风险里,地质灾害风险发生概率受边坡地质环境及历史灾害情况影响,若地质条件差且灾害频发,概率就高,其可能导致工程停工、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及周边设施破坏;恶劣天气风险发生概率依当地气候数据和历史天气记录,在恶劣天气常见地区施工时概率提高,会影响施工进度与质量。技术风险中,设计方案不合理风险与设计人员水平等有关,会造成施工变更、成本与工期问题及边坡安全问题;施工技术难度大风险受地质条件、设计要求及施工单位水平影响,会导致施工进度、质量、成本与安全风险增加。市场风险里,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受市场等因素影响,会影响工程成本与质量;人工成本上涨风险与经济发展等有关,会增加成本、影响利润及施工进度质量。管理风险中,协调机制不畅风险取决于团队管理能力等,会阻碍工程进行。

3. 风险应对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高概率、高影响的风险,可采取规避、转移、减轻等策略;对于低概率、低影响的风险,可选择接受。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如边坡变形、地下水变化等),提前发现风险迹象并采取措施。同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迅速启动,有效应对,减少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边坡设计施工一体化与造价管理的协同策略是现代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一体化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工程效率,缩短工期,确保工程质量,同时降低工程成本。统一规划、协调机制、信息共享平台、沟通平台、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体系,以及风险管理与应对措施的综合运用,为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理念的持续创新,边坡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将在工程建设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加安全、经济、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声刚. 沿海地区高边坡动态设计施工优化研究[J].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3, 5 (14): 65-67.

[2]林建峰, 黄星华, 蔡宣炎. 较软岩地段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技术应用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 14 (20): 177-180.

[3]赵晓博. 公路桥梁工程边坡防护设计与施工技术探析[J]. 交通世界, 2023, (16): 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