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校在对小学生开展足球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恰当。比如,有些教师会非常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但是不注重学生竞技精神的养成。或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而忽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养成。下文首先分析核心素养对小学生足球运动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探究小学足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足球运动素养。
一、现阶段小学足球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部分教师的教学侧重点相对单一。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能产生寓教于乐的教学作用,可使小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切实产生愉悦之感。因此,对小学体育教师来说,应注重开展游戏化教学,对此应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特征,以及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游戏化教学工作,以期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其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进而强化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但是,很多教师在针对小学生开展足球训练的时候,把侧重点放在小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培养这一方面。
(二)教师的教学创新性不强。小学足球训练需要花费小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也会导致很多小学生在足球训练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信心和热情。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个人教学方法的创新就显得更加重要。若教师能以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来推进足球训练,才能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足球运动训练。但是仍然有足球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采用的教学方式非常单一。
(三)训练模式滞后。对大部分教师而言,在进行足球训练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小学生安全。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因此教师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一般采取演示的教学方法,或者采取口头叙述的方式。学生之间训练主要是自由练习。这种教学过程虽然对学生的安全保障有较大提升,但这样的足球训练并没有效果[1]。并且训练模式过于传统,导致学生对足球练习的兴趣也会降低。后期进行高技术的足球训练也将十分困难。在过多的自由训练下,足球课堂会显得十分散漫,体育教师在课堂中秩序维持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难以发现足球运动的魅力,训练过于形式化。
二、小学体育足球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丰富足球训练活动,提高小学生的兴趣。不难发现,我国许多学校校园都建有足球场,为足球运动员和足球爱好者提供了锻炼场地。足球属于跑动较多、对体能要求较高的运动。专业的足球运动员在一场90分钟的比赛中跑动距离总和为10000米左右,这也从侧面说明足球运动需要一定的体能基础。由于足球运动跑动较多,小学生年龄尚小,缺少足够的体能锻炼,尤其是女生对足球运动有所偏见,认为足球运动就是男孩子们的活动,与女生毫无关系。这种思想偏见是极其错误的,这也是很多女生对足球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因此,体育教师要针对这样的情况做一些调整,在思想观念上要做到平衡,避免性别之间的差异,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和热情,使足球运动这一项目获得更多人的青睐。例如,足球赛事十分吸引人,教师不妨在课余时间带着学生一起看一些足球比赛,既可以到专业足球赛场现场观看比赛,又可以组织学生看一看专业的欧洲足球赛事转播,既可以是女子足球赛事,也可以是男子足球赛事。学生会为赛场上运动员的运动精神和运动魅力着迷,借助这些足球赛事可以提升小学生对足球的热爱,提高训练热情。另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足球运动的典故,讲一讲足球巨星的成长历程,讲一些我国专业足球运动员在海外打拼赢得荣誉的故事。足球教学活动十分丰富,不限于利用足球故事、比赛等方式,借助这些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足球文化,提升对足球训练的热情和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细化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率。教师想要在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需要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巧,同时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与挫折。这样,教师就能合理制订小学体育足球教学目标[2]。接着,教师可以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理解能力、运动能力与兴趣,细化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足球传球时,可以先向学生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在足球比赛中非常重要的动作,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动作?”并鼓励学生猜测。接着,教师可以说:“这个动作就是传球。”并观察学生的表情,同时讲述传球传错队友导致输了比赛的故事,这样就能使学生重视教学。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示范传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热身,再教授学生运球动作。在学生练习动作时,教师可以讲解传球知识。
(三)增强师生互动,拉近师生距离。体育训练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这就使学生容易形成对体育教学的抵触心理。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能减轻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抵触心理。因此,教师需要增强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例如,在开展运球训练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运球动作,再鼓励学生猜测动作的名称,这样就能进行师生互动,并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接着,教师可以分解运球动作,并让学生练习。教师需要观察学生的动作,并模仿学生做得不对的动作,同时鼓励学生指出动作中的不足,这样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并且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结束运球训练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多样的运球活动,并与学生共同选定活动。
三、结束语
针对小学生开展足球训练活动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立足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足球训练方式的设计,让小学生在足球训练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足够的成就感和新鲜感,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持续长久的训练。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全面解读足球运动本身的内涵,丰富小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这样才能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于洪亮.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家长,2020(19):53-54.
[2] 王春兰.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0(46):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