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谈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龚智勇

湖南省岳阳市临湘第五中学,414300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进行的背景下,促进学生的、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成为各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其中体育这门学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对学生体能培券方面的主导作用。在高中体育课堂中采用分层教学法,能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接受适合自己能力的训练强度,进而这到体育学科教学目标,形成体育核心素养。
关键词: 分层教学法;高中体育;进用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27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体育学科的重要性日渐提高。同时,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必须拥有强壮的身体予以支撑。而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使得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备受关注。而大部分高中体育教师在实践中发现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并通过实践发现分层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即可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田径教学质量,还有利于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

正确的教育理念是要对学生因材施教,这也是教师必须遵守的原则。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方法,对于同一水平的学生来说共同学习相应水平的内容,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另外,学生对于分层教学也更为感兴趣,他们认为在分层教学中能有效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对于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也能加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减轻体育带给学生的畏惧感。进而在分层教学中提高高中生的体能素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运用的策略

(一)料学划分层次,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育教学领城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新颖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而分层教学法之所以能够得到各学科教师的青睐,其原因是该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差异,使同学们能够在适合自己能力的学习任务下开展自主学习。但不论在哪一学科中应用分层教学法,要想发挥出该方法的教学价值,进行科学合理地层次划分是十分必要的前提,在高中体育谋堂中也不例外。对此,广大高中体育教师在采用分层教学方法前,需要先对全班同学进行科学地层次划分。首先,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运动水平、身体协调调性、体育知识理解能力、学习态度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随后再基于此展开层次划分。为了便于课堂中开展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划分成学优生、中等生和学用生。在完成层次地划分后,教师还需要明确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在课堂中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如在给学困生布置体能训练的任务时,教师则可以适当降低他们的训练强度,且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增加他们的休息次数,由此先确保他们能够完成训练任务,在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的基础上,再逐步提升他们的运动水平。

(二)增加教学形式,分层开展体体能训练

在高中体育课堂中,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能是教师能够开展各项运动活动的前提,因此体能训练也是高中体育课堂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但同时也是学生参与度最低的环节。在采用了分层教学法的高中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首先分层开展体的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属层次为其制定训练任务。

如在开展跑步训练时,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所要完成的任务,即学生在跑步的过程中需要在指定区域完成相应的拉伸动作,随后再继续进行跑步。在正式开展上述形式的跑步训练时,教师还需要将相同层次的学生划分为同一小组,以学困生小组为例,同学们只需要完成1000米的跑步距离,且每跑200米需要完成一个拉伸动作,即学生所要完成的任务不仅是1000米的跑步距离,同时还包括5个拉伸动作。学生在明确了所属的训练任务后,教师便可以请他们同时起跑,由此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和竞争性。通过上述以趣味性的方法开展分层体能训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完成拉伸动作的过程中进行短暂休息和调整,从而确保他们能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体能训练任务。

(三)基于学生个性化情况,开展相应体育活动

体育这门学科虽然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要教学目标,但该学科却并不歧视运动水平较差、先天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因为在广大一线教师的教研中发现,一些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存在理解能力稍弱的问题,而一些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却具备高水平的理解能力和身体协调性,由此可见教师要想真正意义上发挥出体育学科的教学价值,采用分层教学法是十分必要的。

以篮球这项运动为例,选择此运动项目的学生大多为身高较高的男生,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身高为他们划分出相应的位置,其中身高最高的学生可以担任中锋这一职位,而身高是选择篮球这项运动中最矮的学生则可以担任后卫的职位。在帮助学生划分完各自的职位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职位开展针对性的训练,如担任后卫这一职位的学生,在训练时应重点训练运球能力、传球能力以及投篮能力;而担任中锋这一职位的学生则需要训练卡位能力、弹跳能力等。通过上述开展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方法,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引导他们在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中积极训练,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体育水平。

(四)积极开展科学评价,更新学生训练任务

在高中体育课堂中,采用分层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使同学们在适合自己能力的强度下不断提升运动水平,对此教师应积极对学生开展科学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更新他们的训练任务,由此确保同学们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为了能够使评价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教师应增加与学生的交流次数,由此既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和体能状态,同时又能够促使他们提出自己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缩小师生间的距离感,最后,教师对学生做出的评价需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且评价的目的以为学生做出学习指导为主,避免盲目的对学生进行夸赞或批评。

三、结束语

总之,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并注重田径考核内容的优化,才能促进学生田径技能水平的提升,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军海.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组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究[J].高考,2020,(14):197.

[2]王长江.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田径,2020,(01):19-20.

[3]谭伟能.高中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究[J].高考,2019,(1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