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提升门急诊护理质量作用的探讨

何吉丽

诸暨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室,浙江省诸暨市,311811

摘要: 目的:门急诊运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探究其对护理质量提升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本次调研中,节选2020.8-2022.8期间,于我院门急诊工作的护理人员,人数为50,按照随机分配,所有人员被划分成两组,一组是对照组(n=25),一组是观察组(n=25),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则开展层级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从工作能力、质量、综合能力等指标,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工作水平,基于各项数据评分可知,观察组各项数据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数值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之前,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6.50±2.64),观察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6.50±2.6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并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之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1.34±3.21),观察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37±2.4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急诊护理中运用层级护理管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强化护理人员综合技能,优化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门急诊;护理质量;分析
DOI:10.12721/ccn.2022.15720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现阶段,大众对于临床护理提出更高的职业要求,这对于医院护理人员的综合技能给予更高的期许,尤其是门急诊护理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护理技能,而且还需要兼具良好的职业操守及素养,从而强化门急诊临床护理效果,为医院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在门急诊护理中运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可以强化护理效果,提升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职业素养[1-2]。本文中重点论述层级护理管理对门急诊护理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调研中,节选2020.8-2022.8期间,于我院门急诊工作的护理人员,人数为50,按照随机分配,所有人员被划分成两组,一组是对照组(n=25),一组是观察组(n=25),前者组内,年龄区间22-42岁,均值(32.4±2.5);后者组内,年龄区间20-42岁,均值(33.3±3.0),对比两组一般资料,于性别、年龄等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进行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具体如下:第一,将所有护理人员予以分级,依据他们的职称进行划分,即责任护士、高级护士、护士长、组长,按照其职称,将其分配至对应组内。责任护士组:以培训的方式,进行常规护理,基于饮食、用药、康复等,对责任护士加以培训,使其能够具备日常护理流程经验,掌握护理方法;高级护士组:对护士进行相对难度较高的专业技术护理,能够对仪器的使用精准掌握;护士长组:对护士长给予责任意识培训,使其具有监督管理能力,使其能够对责任护士加以引导,同时监督高级护士,为其做好工作安排,提升工作的积极性,督促护理人员以最好的状态开展护理服务;组长,其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强化组内护士培训,做好相应的监督与考核,开展针对性培训,筛选最恰当的培训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养,强化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第二,护理活动未进行之前,护士长及组长,两者需要给出相对可行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护理结束后,针对临床中显现的问题,还有相关护理经验,予以总结和分析[3-4]

1.3效果评价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效能

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意义

获取数据应用SPSS19.0进行处理,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人员工作效能评分对比

从工作能力、质量、综合能力等指标,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工作水平,基于各项数据评分可知,观察组各项数据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数值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护理人员工作效能评分对比(x̄±s)截图1740966761.png

2.2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

护理之前,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6.50±2.64),观察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6.50±2.6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并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之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1.34±3.21),观察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37±2.4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x̄±s)截图1740977654.png

3讨论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医疗综合医疗水平的提升,为病患提供更完善和精准的临床护理干预,使其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和照顾,护士的工作责任意识及能力也得到提升和改善,由此可以看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门急诊的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可以推广应用[5-6]

本次研究中,节选2020.8-2022.8期间,于我院门急诊工作的护理人员,人数为50,按照随机分配,所有人员被划分成两组,一组是对照组(n=25),一组是观察组(n=25),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则开展层级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从工作能力、质量、综合能力等指标,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工作水平,基于各项数据评分可知,观察组各项数据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数值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之前,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6.50±2.64),观察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6.50±2.6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并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之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1.34±3.21),观察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37±2.4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语】

总而言之,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提升门急诊护理质量作用显著,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丽燕,王雪娇,冯冰霞,等.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5):702-704.

[2] 高敏.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儿科护士综合素质和工作质量的影响[J]. 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5):49-50,53.

[3] 卢云,陈启琼,黄晓娴,等. 分层管理模式在门诊输液患者感染预防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23):3656-3659.

[4] 任丽珊.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影响[J]. 家庭医药,2019(4):33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