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是护理专业学生最不喜欢的职业选择以及方向,而作为“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我国,如何护理好老年人,如何加强护患的关系,如何更有利于病人的疾病早日康复,社会心理学的有效应用变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的质量,同时还能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为进步掌握老年人心理状态以及更好进行护理打下夯实的基础。
1、 社会心理学与老年护理工作概述
1.1社会心理学概述
社会心理学主要是指通过关注人类社会的心理活动研究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因此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学者通常需要注意一些基本的方法和原则,具体如下:首先可以通过社会心理学强调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其次社会心理学在研究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原则。当今社会心理学随着人们生活以及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其应用也变得更为广泛。故此通过心理学的应用不仅可以更好的了解目标群体的社会行为和心理反映外,护理专业人员还能通过反映的问题提供有效的策略和方案,以此来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1.2老年护理工作概述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龄化已然成为了时下人们关注的焦点。老年护理作为缓解老年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追捧,但因为老年护理康复资源配置与需求的差异加大,各类老年护理康复的分工以及功能定位不够清晰,缺乏统一的“医养结合体系”及相关制度安排,老年护理工作在实践过程中仍旧存在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为实现老能护理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应当重视老年护理工作。
2、 应用社会心理学对病人心理变化的把握
2.1受挫情绪状态中语言的应用
在人短暂的生命中总会遇到生、老、病、等四个阶段的自然规律,而四个阶段中老这个时期往往会伴随着弱一起出现,人到老年很容易出现因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疾病,且老年阶段受到如空巢老人,身体器官的自然衰弱等内外在因素的影响,他们或多或少会出现一种消极沮丧感,这种沮丧感会让他们处于一个受挫的状态,这一阶段如果护理人员不能做到很好的了解以及掌握则很容易诱发老年人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同时对于病情的康复也非常不利。
2.2病人角色的认知与学习
一个病人,无关他之前在社会从事什么工作,扮演什么角色,一旦从他入院开始,他的心理就会发生一些变化,而这种变化往往会随着他病情的发展过程而波动,且患者为了尽快的康复也会让自己在入院后逐步按照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事,让自己尽快的适应这个角色。此时,护士提出的任何帮助患者康复的合理要求都将加速患者的康复,故此康复的手段是患者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护士应该善于观察患者的情况,考虑患者对于周遭环境以及事物的态度和反应,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以便随时准备倾听患者的抱怨,当他们发生角色冲突和心理失衡,及时进行心理和行为上的干预。
3、 社会心理学在老年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3.1通过洞察患者心理技能,消除内外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以病人为中心,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尊重人格和权力,是掌握社会心理学及其在护理工作中的正确运用基础,以功能护理与责任护理为基点将整个整体连接起来,使病人得到关怀、照顾。同时还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高度耐心,且认真负责,懂得洞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语言情感技能,来患者消除不良心理所带来的影响,而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达到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
3.2尊重人格,消除老年人的紧张恐惧心理
当老年人在住院后离开家人和熟悉的家庭环境时,他们会感到孤独和寂寞。在这个时候,他们对于互动的需求也会随之更加强烈,根据对老年人住院后心理状况的研究,不同阶段、不同疾病的老年人,他们在入院后所呈现出来的心理转态都是不一样的,故此护理人员应从多方面进行观察,了解老年人的需要,然后根据不同老年人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比如针对一些老人感到因离开家而心慌难以入睡,护理人可以通过加强和他们的聊天来安抚他们,以此达到稳定这些老人情绪的目的,又比如但这些老人感到自卑时,可以在尊重他们个性的基础上,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重振他们的自信心。
结束语:
根据国际惯例年满60岁的人称之为老年人,而对老年人来说,这个阶段是人们生命中的夕阳时光,如何让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和个性得到有益的发展离不开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而社会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针对它本身自持的优势,在老年护理工作中应当科学、有效的进行应用,以达到提高护理水平,促进老年护理工作良性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严红,励皎,叶章力.社会心理学导向下护理干预联合链式亲情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2, 30(6):38-42.
[2] 陈巍.西方社会心理学界近年来关于偏见研究的综述——动机与群际关系维度[J]. 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