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土地整理工程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要求测绘人员要充分运用先进的数字测绘技术,应用计算机设备处理数据信息,做好土地整理工作,严格按照规定标准进行地段测绘,不断优化土地整理流程,以保证测绘工作顺利进行。
1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特点
就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可知其本身为高科技成图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测绘技术而言,数字化测绘技术本身有着自动化水平较高、测绘精准度较高的特点,测绘数据信息的表现形式一般主要为图形,能够根据规定标准对图形进行计算和编辑,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土地整理工作的要求。
1.1自动化水平较高
数字化测绘技术本身有着自动化水平较高的特点,其实际进行测绘工作期间,采用的测绘方式主要为计算机,不仅能够自动处理相应的数据信息,还能根据规定标准进行自动测绘,以保证数字地图的美观性和精准度。除此之外,与其他测绘方式相比,数字化测绘技术测绘数据信息的误差较小。
1.2精准度较高
数字化测绘技术本身有着精准度较高的特点,其能够准确测量周围300m之内的物体,就测绘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进行分析,可知,其的准确度能够控制在2mm之内。除此之外,测量人员进行地点高差测量时,其的误差始终在18mm之内,测量结果一般主要以电子数据信息的形式显示,并以这种形式存储,这种数据信息存储形式能够提高信息数据处理、存储等相关工作的便捷性。除此之外,实际进行数字化测量时,要求相关人员要详细了解原始数据信息本身的精准度,明确测量工作开展期间对原始数据信息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采取最佳的措施,有效减少视距、方向等相关因素对数据测量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测绘工作的精准度能够达到规定标准。
1.3形式多为图形
详细了解数字化测绘技术,可知,其测量的数据信息表现形式多为图形,详细了解现在我国测绘工作的实际状况,现在我国很多测绘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位置,很多测绘人员并没有掌握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关键点,没有明确测绘点的位置和属性,这一情况给土地整理工作开展造成较大阻碍,导致土地整理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除此之外,测绘人员要准确记录数字化测绘数据信息,并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编码处理,应用计算机技术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将这些数据信息全部生成为图纸,准确核对这些数据信息,便于后续土地整理工作开展提供数据依据。同时,实际进行数据测绘工作期间,要求测绘人员要做好数据信息收录工作,测绘人员可以随时在数据库中检索信息,将这些数据信息制成图纸,简化数据信息检索流程。
1.4为图形计算和编辑工作提供便利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图形计算和编辑工作开展提供便利,详细了解数据信息的存放形式,可知一般主要为分层方式,这种存放方式不会受到负载量等相关因素的限制,能够为成果加工等相关工作开展提供便利。除此之外,与大比例尺修改工作相比。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权属改建扩建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工作人员仅需输入相关的数据信息即可,这个过程中计算机会自动修改和处理相应工作,不仅能够有效节约时间,还能提升图面的准确性和整洁性,为后续土方挖填平衡计算等相关工作进行提供数据支持。
2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工作中的应用
就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可知,其不仅能够达到工程对土地整理工作的要求,还能为日常测绘工作开展提供便利,在较为开阔的地段进行数据化测绘工作期间,测绘人员可以运用RTK测绘技术,准确采集野外的数据信息,进行树木较为茂密村庄地形测绘时,要求测绘人员重点进行图跟点测绘工作,通过全站仪采集碎部点。
2.1测绘地段的情况
这项工程的测量面积是42平方公里,其中贯穿一条国道,交通比较便利,地势平坦,几乎都是水旱两用地,只有一小部分是桑园;而且树木特别繁茂,是比较成熟的居民区,测绘工作难度比较大。
2.2工作流程
测绘这种地段地之前,要实现制定科学的流程图,再去测量,这样能使测量工作更有效率,还能有条有序地开展工作。具体的测量流程为:选择并埋设GPS控制点→计算GPS控制网的测量结果并进行资料的整理→开始对控制点的高程检测→开始碎部测量,RTK对其进行配合并进行野外数据的采集→整理资料并编辑成图→输出图像,保存资料。
2.2.1 GPS点的选取
测区内共设置了4个GPS点,其中一个位于测区的中心地区,另外三个分布于测区的边界。在GPS点的选择上应遵循的原则就是分布合理、密度均匀且易于直接使用。根据测绘规范的相关规定,GPS点周围不能有可以强烈反射无线电的金属或大范围的水面,并远离大功率电台、电视台、电视信号发射塔和高压变电所。因此,这四个GPS点的位置均稳定可靠,易于直接使用且可长期保留。其中,GPS1和2、1和4相互通视,可以满足未来可能进行的常规测量方法的技术要求。
2.2.2外业实测
以静态方式利用3台双频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由于土石庙和养路距离GPS1距离较远,因此观测时段采用120';其余各点由于距离较近,观测时段可采用45'。在观测过程中,有效观测卫星数大于四颗,平均采样间隔为10'',仰止角为15°。在测前和测后均要按三个方向对天线高进行一次测量,并取中间值作为天线高度。在观测时要严格遵守测量前制定的测量计划,并保持相互间的联络,认真将各项测量内容的结果填写到测量手簿中。
2.2.3 GPS基线向量的解算
此项工作需利用双频接收机厂商提供的软件来完成。具体做法就是将当天采集到的数据经认真核对后及时输入计算机,并检查测前和测后的天线高度是否发生变化,如有变化,则取其平均值作为天线高度输入计算机。
2.2.4地形图的测绘
在此次测绘中,RTK的实时动态定位功能为全站仪地提供了全时段地图根点测量。碎步测量的方法是将GPS-RTK与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相结合,自动进行对地形要素的采集和储存,最终通过相应的软件输出图像。对于地形开阔的地区,可直接采用RTK模式进行野外数据的全数字采集,绘制出实时地形草图。
3总结
土地整理工作开展期间,要求检测人员要详细了解数字化测绘的特点,做好图形编辑和计算工作,不断优化数字化测绘技术,了解测区的实际状况,优化区域测量的流程,重点进行外业实测等相关工作,以提升测量数据信息的精准度。
参考文献
[1]钱俊锦.现阶段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6,000(003):115-115.
[2]展广庆.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3).
[3]秦健,李佳兴.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000(032):1-3.
[4]朱军舰.数字化测量在土地整理项目中的应用[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