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研究

巴哈尔古丽·斯提

奇台县大泉塔塔尔族乡农业(畜牧)业发展中心,新疆奇台,831813

摘要: 农业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解决了传统翻耕技术上存在的各种弊端问题,优化了技术对农业农田土质结构的影响,保障了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了农田种植作物的持续性发展,推动了农业技术上的革新。
关键词: 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研究
DOI:10.12721/ccn.2022.15700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实施机械化深松整地的技术要点

(1)作业条件。在连续两年以上进行旋耕或浅翻耕作致使耕层下形成犁底层的黏质土地块作业,或当土壤容重大于1.4g/cm3时,及时进行深松整地作业,适宜的土壤含水率范围在12%—22%。砂质土地块不宜进行深松整地作业。

(2)作业时间。一般主要选在整地或中耕期进行,多数地区以整地环节为主,主要在春、秋两季,以秋季为主。在秋季封冻前土壤含水率适宜,不易形成垡块,利于土壤蓄水;中耕期深松应在株高50cm以下并且赶在降雨前进行,以提高土壤蓄水能力,促进作物扎根。

(3)作业周期。原则上若进行两年旋耕或浅翻整地,第三年可进行深松。地区不同或遇有特殊情况时可酌情延长或缩短深松间隔。

(4)机具选择。深松作业的机具种类较多,按作业方式分为间隔深松和全方位深松两类;按作业功能分为单一深松和复式作业两种,单一深松又可分为振动式和非振动式,复式作业可完成灭茬、旋耕、深松、施肥、播种、覆土等项作业。常见的非振动式深松机分为凿式、箭铲式、翼铲式、全方位、偏柱式等五种类型。各地应根据土壤类型及作业方式等需求,选择相应类型的深松机具。

当以松土和打破犁底层为目的时,采用全面深松法,选择偏柱式、全方位、松旋、松翻、松耙联合作业机;以蓄水、散墒和造墒为目的时,选用局部深松法,用凿铲式深松机进行作物行间深松和中耕深松;对干旱地区或旱情严重时期,须采用表土翻动小的深松机进行作业,以尽量减少地表土壤水分流失。

间隔深松机又称行间深松机,具备较强入土性能的铲柄和铲尖,使土壤因被抬起放下而松动,同时打破犁底层,深松后形成虚实并存的耕层结构,以蓄水保墒。

振动式深松机分为驱动式和自激式两种类型。驱动式振动深松机利用拖拉机动力输出轴来驱动深松铲,边振动边深松,从而降低耕作阻力;自激式振动深松机是在深松铲上安装具有一定预紧力的弹簧,通过弹簧的压缩与伸展,使深松铲产生振动。

复式作业机包括能同时完成两项或以上作业的浅翻深松机、旋耕深松机、秸秆还田深松机、免耕播种深松机、旋耕深松施肥联合整地机、旋耕深松起垄联合整地机、灭茬深松镇压联合整地机等。用大型联合整地机与大功率拖拉机配套使用,能同时完成灭茬碎土、耕层浅松、底层深松、整平合墒、镇压碎土等多项作业。复式作业机具有生产效率高、一机多用等特点。

(5)作业质量。机械深松作业应最大限度实现深、平、细、严、实的目标,作业后地表平整,无明显大土块和沟痕,无重松、漏松和地表残茬堆积现象。深松整地作业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与土壤条件、配套动力大小密切相关,即便在同一个省份的不同地区,深松深度也可能出现较大差异,但总体上讲,深松深度一般在30cm以上,偏差控制在±3cm以内,各行间深度偏差控制在±2cm。深松间距的确定以满足农艺要求和机具行走与牵引平衡的要求为前提,相邻两深松部件的间距一般不大于两倍深松深度。

二、深松机调整和操作规程

工作前,应检查每个部位的联接螺栓,是否有松动现象,及时添加润滑脂,同时检查一些易损件的磨损情况,开始作业时要调整好深松的深度。发现问题必须马上解决,作业必须符合要求。深松作业中,间隔距离应保持一致,应保持匀速直线行驶。作业时不重松、不可漏松拖堆。作业时若有堵塞必须及时清理,如有异常响声,马上停止作业待解决后,方能进行作业。机器在工作中若遇到阻力,坚硬物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找出原因,排除后再进行作业。机器入土时,出土时应遵循缓慢进行,不能强行作业,以免对机器造成损害。设备应作业一段时间后,就要全面检查,发现故障必须及时修理。

三、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推广要点

1深松深度

农机深松整地技术的应用有加深耕层之效,所耕深度的控制上应根据当地土壤类型、深松目的做到因地制宜,宜浅则浅、宜深则深。若深松的目的是为了使犁底层被彻底打破,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那么则需在深松作业前根据犁底层情况明确深松深度,一般控制在25-35cm,作业后保持田面平整、土壤细碎、深浅一致;若地块犁底层偏厚,土壤有较强的比阻,应采用普通联台整地机完成深松整地作业,将深松机具的深松铲、浅松铲彼此结合完成复式深松,将犁底层给予分层打破,使耕层土壤松紧度更适宜。不管土壤属于哪种类型,均应确保首次深松深度能打破犁底层,但是深度不可过大,应根据土壤耕层分布情况慢慢调整加深。

2深松时间

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应用的另一目的即实现自然雨水的蓄纳,因而最适宜的深松整地作业时间是在雨季来临之前。1)每年的秋季整地前或收获后借助深松整地技术来实现秋、冬季雨水、雪水的接纳,增强土壤的春寒抵抗能力;2)每年的春季播种前或夏季作物收获后以深松整地技术来实现夏季雨水的接纳,避免土壤表层形成径流,达到排涝或抗旱之效。

3深松间距

农机深松整地关键是保持耕深的一致性,各行深度误差在2cm左右,且行距应保持一致。全面深松地块行距一般控制在35cm,局部深松需结合深度、深松整地后作物类别进行深度的合理选择。若深松整地后需进行宽行作物的播种,如玉米等,那么深松行距、间距应达到一致;若深松整地后需播种窄行作物,如小麦等,需保持10cm土壤完全松动,根据深度明确农机深松铲间距,普通凿式深松机深度约30cm,确保深松铲单体间距缩小至40cm,方可实现全面松动表层10cm土壤的作用。故而,农机深松整地技术的使用需综合考虑土壤类型、深松目的、机具、作物类别等多要素,针对试验数据明确适宜的深松间距。

4深松方式

局部深松和全面深松属于深松整地的主要方式。局部深松即借助凿型铲、双翼铲做好松土和不松土彼此间隔的局部深松整地,主要为了打造出虚实同在的耕层结构,实现虚部蓄水、实部提墒,增强推广应用效果。全面深松即借助深松犁作全面松土,适宜应用于农田基本建设方面;完成耕层稍浅土壤的改造,深松深度通常控制在25-30cm。选择深松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地区差异,才能取得良好的深松效果。

5深松要点

1)深松整地土壤墒情需要。农机深松整地技术的应用在土壤墒情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土壤含水量若过大或过小,均可能使作业质量差,而产生大的泥条、土块、深松沟等,且产生明显的作业阻力。土质有差异,深松整地的土壤墒情也有差异,一般要求土壤含水率控制为15%-22%。若天气过于干旱应做好造墒;2)深松整地的作业周期。耕作制度、土壤质地均属于影响深松整地间隔年限的主要因素,因而不同地区深松整地年限间隔有区别。若为一年两作,农机进地劳作的次数则较多,土壤压实大,需适当缩短深松间隔周期。

结语

通过实践说明机械化深松作业,可改善土壤环境,能提高地温,进而使得农作物根系生长、伸展和下扎,根系群发达能够全面吸收深层土壤中的水分以及养分,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确保粮食的产量。机械化深松技术是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农业丰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韩瑞明。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及机具[J]。当代农机,2017(12):55-57.

[2]甘富荣。农机深松整地技术的应用推广[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6(10):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