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药材石斛林下栽培技术

刘欣悦

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150046,黑龙江哈尔滨

摘要: 石斛是一味传统的保健中药,具有补肾、益肺、健脾、利肠胃等多重功效。我国每年市场需求石斛量不断递增,市场供求缺口极大。但石斛在野生环境中再生能力非常弱,由于人类生活范围不断扩大,加上长期过度采摘,其野生资源濒临枯竭,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石斛经济效益可观,极具开发前景,石斛既有广泛市场又粗放易种,是不可多得的高价值药材,通过林下仿原生态栽培,可获得长期稳定的利润。
关键词: 中药材石斛;林下栽培;技术措施
DOI:10.12721/ccn.2022.15709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铁皮石斛为兰科石斛属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高度进化与特化的濒危物种。其新鲜或干燥的茎入药具有滋阴清热、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尤其对人体肺癌细胞具有极大的抑制作用。铁皮石斛的林下立体栽培是在原有林业资源上栽植,不占用独立的土地资源,极大节约了空间、人力、物力资源及成本,且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铁皮石斛的林下立体栽培关键技术需要掌握如下几点。

1种植环境选择

野生铁皮石斛主要分布在气候温暖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山崖庇荫处。铁皮石斛属于兰科植物中气生兰的一种,因此铁皮石斛只附生于其他介质表面,如附生于树干、树枝、树杈以及岩石中,性喜温暖、湿润、透气、通风、透水的环境。湖南山地丘陵分布广泛,森林覆盖率高,植被茂密,自然环境优越,降水量充沛。结合铁皮石斛相关生长特性,选择具有森林小气候的、海拔600米以下、气温10—3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70%—80%的山地;选择水份较多、树皮较厚、树干适中、树皮不会自然掉皮以及树皮不含有挥发性芳香类物质的树,如杉木、松树、以及其他常绿阔叶树种。

2铁皮石斛林下栽培技术要点

2.1栽培模式

铁皮石斛林下栽培模式分为林下床栽、林下悬挂、林下附生和大棚床栽4种。

2.2苗木准备

采用现有的组织培养繁殖炼苗7—8个月,或者直接从丛生株上选种健壮的新生幼苗分蘖。选择茎秆健壮、根系发达、茎色青绿以及无病虫害的苗体作为种植苗,建议在冬季进行分蘖。种植前3—4天对附主树体用1%浓度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或稀释300倍的多菌灵刷洗消毒;将固定物进行灭菌消毒处理。

1)先选择已经在大棚种植了6—12个月的铁皮石斛驯化苗。2)准备水草、青苔等作为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的基质,进行林下栽培。

2.3林下种植大棚的准备工作

2.3.1搭建大棚

根据种植规模搭棚,规模小搭单棚,大规模搭建连棚,要求棚肩高2m以上、棚顶高2.8m以上。连棚造价相对较高,一般大棚单棚跨度6m为宜。大棚顶覆盖塑料无滴薄膜和遮荫度为70%的遮荫网,大棚四周和入口处最好装上防虫网。

2.3.2设计室内种植苗床

苗床以竹木质构成较为普遍,造价低,也可选取通风透气的钢网造苗床。苗床宽1.2—1.5m,高30—70cm,苗床间距60—80cm,要留一条通道,以便日常栽种操作。

2.3.3基质选择

铁皮石斛的根为气生根,有明显的好气性和浅根性,在移栽时应选择透气、保湿性好的基质,基质的材料首选是树皮,去除杂质,粉碎成小块,再将其堆沤3个月左右去脂软化至半腐熟状态。之后要做好消毒工作,将堆沤好的树皮基质置于浸泡池中,加入0.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7—10d,然后将皮基质铺在塑料种植盘中,均匀浇透水,等其自然阴干后即可种植铁皮石斛幼苗。

2.4铁皮石斛林下种植技术

铁皮石斛林下种植的最佳时间为春季(4月下旬至5月初)。种植时可以选择品种单一、根系发达、大小均匀、茎干健壮的种苗定植在基质中,定植时将种苗根部埋在基质中即可,但要注意不要埋得过深,苗的茎干基本应完全显露于空气中;也可以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二年生新茎作繁殖用。种植的密度取决于种植时间的长短,如果是短期种植,株行距可在10cm左右,如果选择长期种植,株行距应该在13cm左右。

定植管理。采用丛栽法,3—5株为一丛。用消毒后的松树树皮木屑及木块包裹,包裹厚度为2—3厘米,包裹后根部能自然舒展为最佳。松树树皮木屑及木块外层用厚度为1—2毫米的棕榈树树皮、稻草绳或遮阳网包裹加固。树干自上而下间隔30厘米一圈,采取螺旋状种植,每丛相对距离为15厘米,定植部位宜选择树干80—150厘米处。铁皮石斛种植苗如有损坏需及时更换。

2.4.1幼苗管理技术

2.4.1.1幼苗浇水管理

科学浇水是栽培铁皮石斛的核心技术,需严格控制水分、水量与水质。浇水尽量用喷雾器浇水,把水分主要浇在叶面上,一般选择微酸性或中性水质,井水或雨水均可,不建议使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中含有氯气。浇水尽量在早上或者傍晚(每天8:00—9:00、16:00—17:00)进行,浇水量根据各林地不同环境因地制宜,在意保持苗子湿润,有益于生长。

2.4.1.2光照与温度

林下种植初期的铁皮石斛幼苗比较柔弱,根部吸水能力较差,光照太强易出现脱水或烧伤的情况.根据林地情况,郁闭度较小的林分需分阶段采用遮阳膜,同时保证通风良好,以减少太阳照射,促进幼苗健康生长。

2.4.1.3除草与修枝

在温湿的环境中,苗床基质上常会滋生杂草,直接与石斛竞争养分,因此必须随时除草。一般情况下,石斛种植后每年除草2次,时间分别为清明节左右和10月中旬,即在铁皮石斛进入生长期和休眠期前进行除草管理。杂草只能人工拔除,禁止使用农药,以免对铁皮石斛造成不良影响。每年春季发芽前或采收时,应剪去部分老枝和枯枝以及生长过密的茎枝,可促进新芽生长。

2.4.2肥料

在幼苗种植初期不宜施肥,之后可适当施微量的促生根肥。春季或新芽初期,轮换7天喷施1次氮、磷、钾配比复合肥。很多学者对铁皮石斛施肥及施入量进行了研究,氮磷钾比为10∶30∶20时进行叶面喷施和灌根处理,春石斛植株的成活率最高;氮磷钾比为30∶10∶10时进行灌根处理,植株生长表现最优。沼液比藻泥更能促进铁皮石斛幼苗生长,木屑松树皮基质施用的沼液浓度为10%—30%,水苔基质施用的沼液浓度为10%—20%。

2.4.3病虫害防治

在大棚栽培时期由于种植密度大容易产生病害,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蜗牛、蚜虫、斜纹夜蛾、黑腐病、软腐病和炭疽病等黏菌性病害等。铁皮石斛作为药材最终要进入人体,因此在进行药物防治时要遵循《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药物防治与人工防治相结合,林下种植时,时有蜗牛、蛞蝓、蚜虫、毛毛虫等虫害。林下种植应尽可能避免病虫滋生的环境,还可以用防虫网将铁皮石斛栽培基地圈起来。林下种植时,通常采用人工除虫或在树高处挂鸟窝,吸引鸟类来捕食昆虫;冬季在树干涂抹300倍波尔多液,避免病虫滋生。

2.5采收和加工

铁皮石斛采收通常在秋末至春初进行,采收时要注意茎基部要保留2个节,以利于植株越冬,为新芽萌芽提供充足的养分。铁皮石斛一般粗加工为枫斗,即除去叶片及膜质的鲜条,在80℃的环境下进行烘烤,搓揉成螺旋形,再放入锅内。同时注意避免高温烤,影响产品质量。铁皮石斛鲜茎或者枫斗也可直接委托给相关企业进行深加工。

结论

铁皮石斛林下种植技术操作相对简单,投入较少。随着林下种植铁皮石斛技术的推广,在保护树木资源、林地综合利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既产生了经济效益,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目前,很多学者已对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技术已日趋成熟,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市场不够规范、没有制定林下种植行业标准等问题,因此,发展林下铁皮石斛产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淦国英。铁皮石斛林下GAP种植基地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9(8):83-86.

[2]淦国英。无公害铁皮石斛仿野生栽培桶架式苗床装置设计[J].现代农业科技,2019(7):156-159.

[3]邓云贵。铁皮石斛种苗繁育及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38(2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