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体教融合视野下青少年体育训练路径研究

张博华 李好根

国立群山大学

摘要: 体教融合视野下青少年体育训练路径的研究对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课程结构优化与内容整合、多元化训练方法与策略、教练团队和师资队伍建设、制定综合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旨在为青少年体育训练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推动体育教育向更加综合、立体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体教融合视野;青少年;体育训练
DOI:10.12721/ccn.2024.15829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体教融合成为青少年体育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传统的课程设置和训练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青少年的成长需求。因此,研究如何在体教融合的视角下探索青少年体育训练路径,对于推动体育教育的改革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少年体育训练的重要性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科学合理的体育训练能够促进他们的身体机能发育,增强肌肉力量、耐力和速度等体能素质。通过多样化的体育锻炼,青少年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协调性,并且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一些因体质不佳引起的健康问题。青少年体育训练对塑造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深远影响。通过体育活动,青少年可以学会团队合作、尊重对手、遵守规则、积极拼搏的价值观念,这些道德素养是在体育场上亲身体验和实践得到的,对塑造青少年的品格和人格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体育训练中的挫折和成功体验也有利于青少年树立自信心,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从而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研究表明,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脑机能的发育,增强记忆力、专注力和学习动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同时,良好的体育锻炼也可以缓解学习压力,释放精力,使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平衡和健康。

二、体教融合视野下的理论基础

体教融合视野下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体育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跨学科整合理论、体育技术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的理论等方面。首先,体育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是体教融合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强调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倡导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倡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其次,跨学科整合理论是体教融合的核心理论基础,它要求将体育教育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形成有机整合,促进知识间的互相渗透,实现知识的交叉和互补。再者,体育技术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的理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体育专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以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实验等方式和手段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提高体育课程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此外,还包括了对青少年心理、行为特点的深入研究和对学生的生理特点的认识,以及对体教融合实施路径和效果进行系统分析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基础为体教融合视野下的青少年体育训练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为青少年体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三、体教融合视野下青少年体育训练路径实践探索

(一)课程结构优化与内容整合

在体教融合视野下,青少年体育训练路径的探索着重于课程结构优化与内容整合。这一路径的实践探索包括将体育课程与学校教育课程相融合,以期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隔阂,并促进更全面的学习体验。体教融合将传统的体育课程内容与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有机整合。例如,在体育锻炼中融入文化艺术、健康教育等内容,不仅强化了传统的体育锻炼,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更多元的学习体验。通过将艺术和健康元素融入体育课程,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健康意识得以培养,并获得更加立体的素质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化意味着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所获得的不仅仅是体能上的锻炼,还包括了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和应用。这样的整合性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也给予了他们更广泛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学习体验。

(二)多元化的训练方法与策略

在体教融合视野下,多元化的训练方法与策略成为青少年体育训练路径实践探索的关键部分。这种多元化的训练方法不仅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训练效果,并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采用游戏化训练方法能够使体育训练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通过将体育训练内容融入各种有趣的游戏中,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训练,从而更好地发挥潜能。团队协作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通过让学生参与团队活动、合作竞技,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还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项目化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将训练内容以项目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究、学以致用,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针对不同个体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至关重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培训和指导,充分发挥其潜能,构建适合其特点和发展需求的训练模式。

(三)教练团队和师资队伍建设

在体教融合视野下,教练团队和师资队伍建设是实施青少年体育训练路径探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建立高水平的教练团队需要培养一支专业化、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指导和服务。教练团队的建设需要重视教练员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除了具备出色的体育专业技能外,教练员还需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技能,能够贯彻体教融合理念,因此专业化培训尤为重要。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教练员能够更好地理解综合素质教育的意义,获得切实的跨学科知识,更好地贯彻体教融合理念,指导学生成长发展。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培训可以通过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注重其对青少年心理、行为特点的深入研究,以及跨学科知识的积累。

(四)制定综合评价体系

综合评价体系需要从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和心理健康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除了传统的体能测试和技能水平评估外,还应加入对学生心理健康、团队合作精神、领导能力等方面的考量,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通过这样的综合评价,学校可以更好地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为学生提供更为贴切的成长反馈。针对综合评价的结果,学校可以及时调整体育训练的方向和策略,促进课程实施效果的持续优化。通过充分分析评价数据,学校可以辨别出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训练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这一综合评价体系也有益于对教师和教练团队的工作进行评估。通过评价结果,学校可以看到师资队伍的教学效果和培训水平,评估教练们的专业能力,从而为教师和教练团队的进一步培训和提升提供方向和依据。

结束语

体教融合视野下的青少年体育训练路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课题,需要不断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通过对课程结构的优化与内容整合、多元化训练方法与策略、教练团队和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制定综合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提升体育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兵.青少年体育训练的主要方法[J].拳击与格斗,2023,(09):22-24.

[2]张静静.体教融合视域下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价值及路径[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2023年全国运动训练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墙报交流).河南大学体育学院;,2023:2.

[3]巩振利.关于提高青少年体育训练活动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体育风尚,2023,(0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