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体育锻炼非常重要,关系到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了在小学体育教学的体系上不断健全,需加强韵律操的教学。韵律操的应用,能够促使小学生在日常的活动、锻炼、热身等方面有一个正确的指导,并且在自身的潜能激发效果上更好的提升,告别传统教学的不足。韵律操的学习难度并不低,可以让很多小学生在短期内快速的适应,而且还能够配合小学生的成长、进步,在韵律操的类型上不断地调整,这对于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具有更好的成绩。
一、韵律操在小学体育的应用意义
(一)塑造健美的形体
韵律操的最终目标是形体美。表现为人体外形的匀称、和谐、健美。人的基本体形既有遗传因素又有后天塑造。而韵律操的动作就很具有针对性。实践证明,韵律操是塑造形体的有效手段。6-12岁是塑造形体的最佳阶段,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所以,塑造健美形体对小学生一代最具吸引力。韵律操既然是学生钟爱的一项运动,就值得我们倡导。教学中,选取动作优美、生动形象、韵律感强、富有较大感染力的韵律操,可以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身体姿态,发展学生柔韧性、协调性、灵敏度和力量素质。
(二)增强对音乐的敏感度
韵律操的音乐节奏感鲜明,体育教学实践也证明,首次接触韵律操的学生,大多数节奏感和韵律感较差,通过十几堂课的练习后,学生都能有节奏地跟随音乐做动作,并能熟练地做套路动作。观察发现,做课间广播操时,学习过韵律操的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较强,节奏感、表现力、想象力较好。
(三)提高学生注意力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只有集中注意力,人们才能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前提。韵律操的特点是:节奏快,动作舒展大方,欢快、奔放,给人以激情、鼓舞,不仅能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更容易激发人们的兴趣,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注意力集中在韵律操学习上。韵律操的动作变化多、变化快,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受音乐和动作的感染,被卷入一种欢快奔放的运动状态,这是其他运动项目不能相比的,这种多变化、多创新的学习可以培养人的注意转换能力。只有提高注意力,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四)锻炼顽强的意志力
意志力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目标的品质。比如,刻苦练习就是磨炼意志力的表现。如果是初学者,就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柔韧性差、动作不协调、灵敏性低、力量素质差、动作不连贯等,都可以通过韵律操得到提升,只要能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克服困难,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增强意志力。
(五)形成健康、活泼、高雅的品质
与简易舞蹈一样,韵律操也具备艺术色彩。韵律操充满时代气息,它那激烈欢快的旋律、刚劲有力的动作、鲜明的节奏、迷人的风格,令人向往,非常吸引学生,给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提高了学生艺术文化品位。课堂上针对有性格缺陷、不自信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地引导,为这些学生提供来展示自己的舞台,并及时给予其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顽强、坚韧、自信、勇敢、机智等优良品质。
二、韵律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韵律操常用于课前热身活动
小学生对体育课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大部分小学生在体育课的喜欢程度上较高,但是考虑到他们的身体发育影响,所以在热身活动上必须充分的落实。利用韵律操来开展热身,能够让小学生的热身质量进一步的提升。大部分情况下,韵律操的时间并不长,保持在4-5分钟左右,经过热身以后小学生的身体状态得到调整,不仅减少了运动过程中受伤的现象,还可以在各类体育技能的学习上拥有较多的保障,这对于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更好的效果。韵律操以热身活动的方法来开展,容易得到小学生的高度欢迎,在热身以后可以对课堂的气氛更好的调节,由此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潜能,在长期的教育、长期的进步中得到更好的成绩。例如,教师可以在韵律操课前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游戏热身引导,可以通过“小蚂蚁搬米粒”的小游戏 引导学生进入韵律操学习状态。该游戏由学生扮成小 蚂蚁,将沙包当作米粒,视自己脚下的点为蚂蚁的家, 以只走不跑的方式,在音乐伴奏下外出搬米,每次只能 搬一粒米,最后搬米最多的学生获胜,这可以锻炼学生 的节奏感,也能顺利地帮助学生进入韵律操学习状态。
(二)音乐和运动的结合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韵律操的应用比较符合体育教学的诉求。有些小学生天生并不好动,他们更加喜欢静静的呆着。可是对于小学生的身体成长而言,即便没有剧烈的运动,也要适当的活动身体,这样才能加快新陈代谢,让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在抵抗力的强化上取得更好的效果。韵律操的开展过程中,是通过音乐和运动结合来完成的,这样的方法应用,完全可以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充分的提升,给小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比如,可以通过当下流行的抖音歌曲融入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如网上大火的“孤勇者”手语操,这些歌曲的节奏特点都非常突出,能够带动学生的节奏感,使学生对韵律操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 学生在音乐的影响下,会对动作产生良好的记忆效果, 可以在音乐响起的一瞬间,做出相应动作,从而强化韵律操教学效果音乐的气氛塑造,可以让小学生不由自主的活动身体;韵律操的实施,在简单、活泼的律动下,可以让身体的活动效果更好的提升,让小学生在体育锻炼的成绩上不断加强,告别了体育课程传统放权的影响。
(三)韵律操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师生互动
随着体育教学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适用程度上并不高。利用韵律操可以在课堂的气氛上更好的塑造,并且在师生互动的效果上不断的加强。例如,很多体育教师给小学生带来的感觉是非常有威严的,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是男教师,此时对小学生而言,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拉近师生距离,小学生对教师存在一定的畏惧感觉。韵律操的实施,能够让教师不知不觉的笑出来,微笑容易给小学生带来亲和感,由此来减少师生之间的陌生感。在例如:当学生取得进步时,用“好!”、“OK!”、“再创新高! ”、“掌声鼓励!”等富有激励作用的言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造就欢快、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舞学生积极参与运动。当学生付出努力时,给学生翘个大拇指、投以赞许目光给予示意;当个别学生虽然已经尽力了,却仍然不理想甚至失败时,教师投以亲和的目光示意关爱,巧妙地运用肢体语言肯定他们的努力,往往能够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教师可以引入课堂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韵律操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按照传统的方法来指导和监督,而是和小学生一起来完成,站在小学生的中间或者是旁边,通过距离感的缩短,让师生互动不断的增加,教师也可以偶尔做错一两个动作让小学生指出来,这样可以在韵律操的氛围塑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学生的能力提升、成绩进步上取得了更好的成果。
(四)韵律操锻炼,激发了学生运动的创新思维
大部分小学生在运动的兴趣上是比较高的,为了让他们在综合性的锻炼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可以加强韵律操的锻炼强度,在锻炼的过程中,引导小学生来思考和创新,找出属于自己的运动方式,也可以与教师进行沟通,促使韵律操的创新思维更好的形成,对小学生的能力进步和体育意识的改变,努力取得更好的效果。由于现代小学生家长都很注重对智力发展方面的培养,但轻视了体质锻炼,所以小学生从小没有养成运动习惯,对任何体育锻炼都有排斥心理。韵律操锻炼是把体育锻炼循序渐进了,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在慢慢加大强度练习。由于韵律操锻炼增加了学生的协调性和柔韧性,就有利于学生开展其他运动项目的锻炼。通过韵律操练习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学生会把自己喜欢的球类、跳绳等运动融合到韵律操中,既增加了专项协调性练习,又锻炼了创新思维能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三、结语
韵律操是以身体练习为内容,学生印象中的体育课是传统的、枯燥的、单调的、缺乏创新的,有些学生对于体育活动是抗拒的。但是在体育课中注入韵律操的元素后,可以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优美的动作,有节奏的旋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享受运动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变得更加自信,尤其是女生,更注重自己的形体美,通过学习韵律操,会感受到运动之美带给她们的美好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勇于创新的品质。选择创编一些针对性强的韵律操作为教学内容,体育课会因此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教师爱教,学生爱学,其乐融融。
参考文献:
[1] 刘惠.韵律操助力小学体育教学开展[J].知识文库, 2021(13):31-32.
[2] 薄纯洁 .SPEM 课程理念下小学韵律操教学的优化 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