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全球化角度,对于企业来说,所处的市场环境具有较强的复杂性特点,要想使自身地位得到不断巩固与强化,企业应注重自身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而且在企业发展中,应给予员工身体健康切实的保护,将生产建设安全水平提升上来,同时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推动企业走向可持续化发展之路。而对于HSE来说,作为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通过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使事前预测、控制得到落实,同时也可以防止潜在风险的趁虚而入。由此可以看出,必须要密切关注企业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同时深入研究其关键驱动模式。
一、企业HSE管理体系运行关键驱动模式
第一,信息化技术驱动。基于HSE管理体系运行的角度,所产生的数据较为庞大化,而这些数据可以将HSE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充分反映出来,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应对这些数据予以高度重视,其中,在HSE管理体系中,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可以动态化监测数据,第一时间将异常的数据挖掘出来。基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在异常数据分析过程中,可以将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挖掘,进而对管理方向和管理内容等进行合理化调整,将HSE管理体系的应用价值充分展现出来。
第二,人力资源驱动。为了使HSE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化,人力资源的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首先,在企业领导支持方面,基于企业领导者角度,应注重思想和行动方面重视度的双重提升,不断改正HSE管理体系,也就是说,对于企业领导而言,应在建设和实施方面保持积极地参与,并密切监督其运行情况,必要时,应给予充足的人物财力。同时,企业领导应将自身的领导者角色充分展现出来,与管理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来调整和完善相关管理内容,从而使HSE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运作。其次,在企业员工支持方面,在这一方面,企业应积极宣传HSE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并重点培训相关企业员工。比如借助微信群等方式,可以使企业员工将HSE体系文化高度明确化。此外,安全生产培训活动也要定期开展,如此来为企业员工的HSE技能提升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三,政策制度驱动。在这一方面,企业应认识到监督审核的重要作用,引导所有企业员工将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到位【1】,如果人员无法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反之,应进行相应的鼓励。在奖惩机制的作用下,可以给予企业员工遵循制度正确的指导,并加强良好工作氛围的构建,在整体上使企业的凝聚力得到不断深化,从而使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要想将企业自身的HSE管理水平提升上来,企业应保证沟通的有效性,为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提供极大的便捷,同时让企业员工对建设性意见进行提出,紧密对接企业外部供应商和顾客等,从而确保工作效率的显著提升,使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得到进一步强化。总之,在相关政策制度构建的作用下,不仅有助于交流平台的设置,同时在整体上也可以进一步完善HSE管理体系。
二、HSE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一)准确定位危险源
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危险源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因此,在计划阶段,企业应与相应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特点等相结合,争取精准化识别危险源,以免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顺利进行。比如在员工加班期间,如果因为操作方面出现错误,而威胁到自身人身健康,或者没有对护目镜等进行佩戴,均属于风险源的范畴。对于企业技术安全环保部门来说,要想给予员工健康一定的保证,应对岗位培训进行落实,确保其安全意识和操作行为规范得到显著提升【2】,而且该部门应加强技术文件的合理制定,并对机械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进行落实。除此之外,出自于环境保护的目的,还要注重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有效控制,同时防止噪声出现在生产活动当中。
(二)制定风险预防计划
现阶段,HSE管理广泛应用于企业,而且对预估风险制度进行积极构建,但是这些制度的实质性缺失,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因为企业没有与实际发展情况紧密结合,制定的风险制度很难使实际的风险得到顺利解决。因此,企业应加强风险源的准确识别,并准确评定危险源级别,再对风险预防计划予以不断强化。在制定风险预防计划方面,应做到:第一,加强安全管理小组的设置,密切关注生产车间员工的行为,使监控的实时性得到保证。第二,对于重点工作岗位,应加强重点检查方式的应用。此外,对于安全管理小组来说,应对员工的操作情况予以详细记录。
(三)加强危险品管控
在企业生产方面,危险品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对此,应全方位、多角度地管控危险品,这在采购、运输以及使用等环节得到了充分体现,特别在具体使用环节,应对使用计划进行构建,防止危险品影响到员工健康,并避免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从而使安全生产目标得到顺利实现【3】。如果相关企业员工会与危险品频繁接触,企业应注重安全教育工作的定期开展,引导其对危险品的危害性予以清晰认知。同时这类企业员工因为工作性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想顺利上岗,必须要通过相应的考核。除外,在危险品的使用过程方面,企业应将监控范围的全面性体现出来,不断规范其使用过程。
(四)完善风险应对措施
基于企业实际运行角度,HSE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应与员工健康、安全生产等角度紧密结合。其中,一些企业类型涉及的风险因素较多,而且其后果均比较严重。所以企业应高度重视以上两大方面。具体来说:首先,员工健康。在这一方面,企业应全面化宣传安全生产意识,并对安全防护工作予以积极落实。其次,安全生产。如果监管、设备保养等方面出现问题,极容易为安全事故的产生埋下隐患。对此,企业应引导监管人员注重自身安全责任意识的不断强化,有效落实监管工作,避免形同虚设现象的出现,从而实现良好安全生产环境的顺利构建,确保在生产活动进行的同时,避免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影响和威胁。此外,在检修设备方面,应做到定期进行,不给事故的发生“任何机会”。
三、结束语
总之,现阶段,市场竞争局势愈演愈烈,企业要想顺利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要合理运用HSE管理体系,以此来不断完善企业管理过程,同时,在HSE管理体系运行驱动模式的构建方面,应加强信息化平台的积极构建,给予企业HSE管理水平强有力的技术性支撑。
参考文献;
[1]张琴. 基于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环卫企业安全隐患管控机制运行研究——以上海新虹环卫综合服务有限公司为例[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02):12-14.
[2]王武林,常建,曹珊.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融合运行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06):170-172.
[3]张红梅,陈俊萍.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2,42(02):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