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课程思政”视角下医学高校老年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李红玲

湖南省永州职业技术学院,425100

摘要: 在素质教育和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思政教育受到了高度的重视,目前各个高校也在进行着课程思政方面的改革。大学生本身就是祖国的未来,高校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了学生未来的发展。作为医学高校老年护理专业,在落实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地实现课程思政化。本文就此展开分析阐述。
关键词: 课程思政;老年护理专业;医学高校
DOI:10.12721/ccn.2022.15704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理念基本的方式。为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我们需要从课堂管理入手,寻找课堂中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资源,在教学的过程中从之前的单纯知识教学向育人方面进行一定的转换,实现彼此的互相促进,让课程思政真正的落地。本文就医学高校老年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落实和改革策略进行分析论述。

一、医学高校老年护理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学生尊老爱幼职业情感

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老年护理专业需要学生具备尊老爱幼的职业情感,这也是未来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应该具备的基本的职业道德,那么在课程教学中落实这方面的思政教育,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情感教育,让学生和老年人之间的感情得以加深,让学生真正的去感受老年人,这样在之后的护理工作中才会对老年人变得更有耐心和爱心,培养学生敬业奉献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操守。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老年人的故事,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老年人为家庭和自己的子孙做出的各种贡献,这样可以让学生从态度上面对老年人发生一定的转变,从心理上面开始倾向于给到老年人更多的照护。在落实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教师也会在课程中渗透一些我国的养老政策,让学生了解老年护理这个专业未来的就业趋势,提供各种案例,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一种敬畏感,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这对于学生今后更好的从事自己的工作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基本采用的都是单纯地思政课程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基本情况,落实的思政教育和学生的实际存在着差距,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是特别的理想。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提出来课程思政的方案。目前从医学高校的学生情况分析,很多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报考这个专业的时候更多的考虑的是经济方面的问题,缺少了充分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价值观上面也存在着偏差,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也有了新的要求,如果护理专业的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职业,缺少社会责任意识,那么很难以胜任未来的工作。在医学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和患者产生共情,对患者多一些爱心和细心以及耐心,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帮助学生能树立对自己的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也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护理专业人才,便于学生今后更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二、医学高校老年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策略

(一)明确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

高校落实的思政教育直接关系到了一个国家还有民族的未来,所以一个国家必须要能不断地培养出思想和能力都兼备的人才,这样才能提升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在高校落实思政教育工作中,我国明确指出了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充分的挖掘出各个学科蕴含的思政元素,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和落实思政教育工作。争取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利用好专门的思政课之外,也要注意将思想政治的内容和学科教学结合,实现互相促进和辅助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探索一条有效地指导思想,结合这个有效地指导思想来更进一步引导老年护理专业课程,实现课程思政,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老年护理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思政相关的知识内容,实现思政教育有效地渗透和落实。

(二)明确思政教育中的理论依据

在落实老年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在落实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的理论依据,这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思政教育。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思想教育的落实不是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应该善于进行有效地渗透,教师要注意打破传统理念的限制,能让落实的思政内容变得更加的丰富和立体性,在渗透的过程中注意拓展教学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实现全员育人的效果。而且需要建立起一个系统的老年护理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融合的体系,这样可以指导教师更规范和专业性的落实相关的教学活动。

(三)在老年护理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

借助老年护理课程开展思政教育,就需要不断地从这门课程中挖掘有效地思政元素,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渗透的效果。课程思政不是要增加新的课程和新的教学活动,而是在专业课基础上的一种整合。比如教师在落实老年护理专业课程的时候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老年人的故事,这样学生通过这些老年人的故事可以充分的认识到他们对于国家做出的贡献,对于家庭和自己的子孙后代做出的贡献,这样可以改变学生对于老年人的态度,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也会变得更加的富有责任心和耐心。另外教师可以为学生加入一些真实地临床案例分析,让学生更了解老年人遇到的困境,进而对老年人产生一种同情感,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职业的使命感,让学生建立起社会责任意识,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参与到今后的工作岗位中,获得对自己的职业的一种认同和归属感。在落实改门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创建一个老年护理模拟实训室,这样学生在课后可以自己去体验危重症患者还有偏瘫患者的穿脱衣还有翻身训练等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从患者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动作的困难性,进而产生同情心,在今后的护理和照料的工作中他们可以变得更加的耐心,严格的要求自己。比如在一次开展老年人跌倒的课程中,在教学中我借助一个88岁老人跌倒后没有得到有效地护理窒息死亡的案例作为课堂导图,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护理人员遇到老人跌倒应该怎么做,借助跌倒原因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在临床中老年人常见的问题,引起学生关爱老人的情感。在教学中渗透关爱老人的思想意识,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效果。

(四)注重落实对课程的综合评价

在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落实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构建一个更为完善的评价模式,注重实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互评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的多元化模式,而且一定要增加在评价中课程思政的比重,比如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中思想政治理念上面表现出的一些基本的情况,针对学生这些方面进行点评,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激励。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老年护理课程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提升学生职业认同感以及专业素养,让学生可以获得专业化的发展,以便今后更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曹莉;林建林;王绍群;桂梅;;典型相关分析的海口医学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年22期

[2]王晓丽;;基于网络环境下医学高校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升方式与途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年13期

[3]靳焰;;浅谈医学高校教师如何正确行使自身权利和义务[J];现代职业教育;2018年27期

[4]刘梅;;“互联网+”背景下医学高校教学改革探索[J];大众投资指南;2019年11期

作者简介:李红玲,1969年2月,女,籍贯:湖南永州,,湖南省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职称:主任护师、副教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护理临床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