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研究

陶艳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石庄小学,226500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要论述汇编,具有很高的指导性。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读本》的主要内容,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需求,探讨如何将《读本》的相关内容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发挥其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
DOI:10.12721/ccn.2024.15700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著作的精华梳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具有很高的指导性和理论价值。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小学教育阶段,将《读本》内容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觉遵守公德和法律,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

《读本》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这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读本》中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可以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融入《读本》的课程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读本,可以提供更多的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道德、智力等多方面的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在课程中融入《读本》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最重要的是,融入《读本》思想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读本》中的内容,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和重要意义,从而更好地内化这些价值观。

因此,将《读本》纳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增强对国家发展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的教育举措将有助于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道德品质高尚、法治意识强烈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具体策略

(一)更新教学内容,增加《读本》典型案例

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教学时,应着眼于课程标准和学生认知特点,更新传统教学内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取《读本》中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解析,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案例,培养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能力。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增加《读本》典型案例,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熏陶,自觉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引入《读本》中相关的历史背景和英雄人物的故事,并将其与教材中“八女投江纪念群雕”、“抗日英雄赵登禹”等内容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奋斗,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历史,还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典型案例的引入和运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影响,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互动式讨论和实践活动

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教学时,应注重启发式教学,组织学生围绕《读本》典型案例进行互动式讨论,并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将知与行统一起来。教师要善于提出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读本》中的案例,展开积极的思考和讨论。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允许错误存在,尊重不同学生的想法,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比如志愿服务、生活实践、读书心得交流等活动,将知识内化为行动,培养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能力。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的融合,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接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熏陶,取得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预期效果。

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爱心的传递者》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读本》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互动式讨论,例如,可以选择教材中的雷锋作为案例,让学生分享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递爱心和奉献。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自发组织一次“重阳节献爱心”的活动,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传递爱心的意义,或者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体验爱心的力量。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融入生活,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优化教学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教学时,应注重教学评价的优化,尤其是过程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听取学生的个人思考和观点,以及参与课外社会实践的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进行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理解和内化。通过优化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熏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

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学会尊重》为例,教师可以以“好脾气先生”的故事为例子,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听取学生的个人思考和观点,以及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进行评价。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尊重他人的意见,是否能够倾听并理解他人的观点;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并尊重活动规则等。教师通过优化教学评价,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还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出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独立思考等素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教师应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读本》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机结合,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深入开展,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理解和内化,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陆琳琳.基于素养培育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读本教学例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23,(07):64-66.

[2]戴宏娟.小学道法教学中培养学生道德思维的初步探索 以三年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学为例[J].上海教育,2023,(Z1):54-55.

[3]徐美勤.多维融合 有效运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融合教学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2,(12):40-42.

[4]李芬,金忠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和《道德与法治》融合教学的四个维度——以五年级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2,(10):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