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骆永安

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第三小学,533400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关注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分层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等实施不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方法,既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又能促进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体育;分层教学;应用
DOI:10.12721/ccn.2022.15862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小学体育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对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更新授课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分层教学法,使学生通过学习提高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激发其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将体育学科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文章对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常言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对于学生而言,更是各有千秋。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体质、运动习惯等差异,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进行锻炼时,表现也不尽相同。对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实施分层教学法,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人体质来制订不同的教学内容。这样一来,教师在了解学生的体质差异、兴趣和喜好后,落实分层教学,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可以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丰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实现体育课的价值,有利于学生养成终生运动的习惯。同时,在分层教学中,学生是基于自己的基础来进行锻炼的,可以感受到自身的进步,体会运动的乐趣,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依据具体学情进行分层训练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些教师授课以及训练往往只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训练模式比较固化,使得体育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会感到非常吃力,容易降低对体育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由于学生在身体素质以及体育技能掌握上有一定的差异性,传统的训练模式无法使练习达到预期的效果,也无法达到巩固知识和提升能力的目的。对此,在进行课堂训练或是布置课后练习时,应依据具体的学情进行分层训练,对于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在训练的布置上可以提升一定的难度,使其运动能力得到提升;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基础性的训练任务,使其通过练习,深化对所学体育知识的理解,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和技能,从而树立对体育学科学习的信心,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使小学体育学科的授课质量以及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同时,面向学情不同的学生,还可以在学生之间建立分层合作的关系,让高层次的学生带领低层次学生一起参与体育运动,鼓励高层次学生帮助低层次学生解决体育问题,使高层次学生成为低层次学生的榜样,促进低层次学生的自我成长。

(二)根据教学内容分层

体育学科对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以及身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对体育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运动素养与能力,也要使其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和知识技能。由于体育学科并不是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学生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对此,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讲解完运动技巧后,可以采用分层提问的方式,检验听课的效果,同时,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之中,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听课状况进行有效的掌握,调整授课方案。对此,教师在授课时要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依据具体学情采用分层提问的方式,优化学习效果,发挥本学科的积极作用。

(三)根据学习兴趣分层教学

在教师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之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让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不同的体育活动。而且,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可以更大程度上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通过投票或者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然后汇总整理,在体育课程活动中,让爱好相同的学生一组进行体育活动。如针对本班学生的调查汇总,发现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排名前三分别是篮球、羽毛球和踢毽子,教师可根据调查结果把学生分成篮球组、羽毛球组和踢毽子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不同的小组,教师分派小组组长,由教师和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指导和监督练习。这样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体育活动开展,可以让学生兴趣更高,更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同时针对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小组成员也能更好更快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四)根据教学评价分层

正面积极的教学评价是教师教学任务的一部分,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励作用,同时对教师后续课程安排做出合理调节,学生也可以根据教学评价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等。对学生而言,教师给予的正面的评价,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也知道自己的不足,帮助学生确定后续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及学习内容。教师在进行分层评价时有几个注意点:第一、教师要推崇赏识教育,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尤其是针对表现优异者,要对其进行发展性评价;第二、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针对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实践能力、技能掌握情况的共同进步的提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第三、对于一些体育技能掌握较慢的学生,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动作要领,帮助学生规范动作,进行重点训练,让学生获得进步。教师的合理评价本就可以对学生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分层评价可以把这种作用扩大化,让每一学生都能感受到被重视和关注,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完成体育活动,都能够提升体育素养。

(五)加强教师品质的建设,分层指导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最多,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都不是很强,但是却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在学校教师有着很高的威严,也是学生崇拜的对象,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体育教师的言行举止有着特别的关注,并且进行模仿和学习。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授课时充满热情和活力,这种积极的工作情绪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会使其更加积极向上的成长。同时,教师的细致与耐心也会对其产生正面的影响,对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一视同仁,对于体育基础薄弱的学生要进行个别指导,使其通过指导正确的掌握体育技能。例如,教师在进行“广播体操”的教学时,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差异,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一味地批评可能会使其对体育课程产生抵触的心理,而教师的鼓励与细致耐心的教导不仅可以提升教学的效率,更有助于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其细致、耐心、严谨的意志品质的培养。

三、结语

总之,优质、高效、丰富的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内容,对学生而言是十分必要的。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身心,让学生在文化知识学习中效率更高;体育活动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善用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定制不同的教学计划和评价标准,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军.多元化多层次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18(8):88—89.

[2]刘艳.小学体育课差异教学的粗浅分析与反思[J].才智,2019(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