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思想发生着变化,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教育领域开展了新的对基础学科的改革,加深了改革力度,小学体育教学的不被重视的传统思维已经成了过去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加体育锻炼,提高对体育运动和体育课的兴趣,让小学生有充分的锻炼时间,使其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全面提高,这是适应新课改应作出的必要改变。文章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的必要性
(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兴趣教学法最直观的作用就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如果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采用的教学方式太过僵化和单一,那么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感受不到快乐,难以获得良好的体验,渐渐就会对体育产生厌烦的心理,最终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难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而采用兴趣教学法,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有效的手段和途径来营造趣味化的课堂,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采用一些新颖和具有趣味性的方法,就可以给学生带来新奇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乐趣,从而将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出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二)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兴趣教学法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年龄特征,然后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不断挖掘能够发挥出体育教学功能并且符合学生运动需求的运动项目,例如运球接力、扔沙包、炸碉堡等游戏项目,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健身性,学生非常感兴趣,会积极参与,而在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就能够更好地发挥出体育游戏健身的作用,让学生的体能得到训练和锻炼,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良好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的对策
(一)将游戏融入体育教学中,增加体育活动的趣味性
游戏是一种内容充足、形式多变的活动形式,因小学生的思维意识发展仍处于萌芽状态,故而游戏一直倍受学生青睐,小学体育教师在应用兴趣教学法开展教学工作时,通过将游戏融入其中,既能满足小学生爱玩、好动的性格特点,也能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使学生形成团结友爱的活动观念。鉴于此,任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需要懂得各种游戏的精髓与玩法,并根据课程讲解内容,班级内小学生的特点,有效、合理地将游戏渗透进教学过程中,打造有生机且活泼的体育课堂,使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身体,稳步提高自身身体素质。比如,常规的课前准备活动,大多以慢跑或活动关节为主,此种单调乏味的活动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为下一步的体育教学活动打下基础,针对此种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你追我赶”“接力赛跑”等趣味小游戏,使学生在活动筋骨的同时,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
(二)直观教学,给学生良好的体验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开展直观教学,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给学生带来良好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其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已经非常普及,作为小学体育教师,也可以将信息技术巧妙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开展体育项目教学,同时还应该将一些体育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常常会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将理论知识的教授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例如在“韵律活动:踏跳步”“韵律活动:蹲跳步”教学中,教师讲解踏跳步和蹲跳步的理论知识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解释踏跳步和蹲跳步,并展示踏跳步和蹲跳步的动态视频,全方位将体育技能展示给学生看,引导学生来观察和模仿,动静结合,图文并茂,让知识的呈现更加立体,调动学生的多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来讲解踏跳步和蹲跳步中腿的摆放方式,并鼓励学生跟随视频中的动作示范来训练,如果发现学生动作不规范,可以鼓励学生多观察,在观察中发现自己不规范的动作并纠正过程,这样能够让学生对相关的动作有更深刻的印象,提高动作的规范性。
(三)使用鼓励性评价语言,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实践活动
年纪尚小、心理尚显稚嫩的小学生,在教师给出鼓励评价后,能够收获成就感、满足感,也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而学生在完成体育活动任务后,也渴望得到教师的鼓舞与肯定,在此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毫不吝啬地对学生进行表扬与赞赏。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任课教师应明确学生先天的身体素质与天赋不同,成长环境、发展特点也存在一定差异性,故而在制定教学评价体系时,需要使用到多种评价标准以及因人而异的评价原则,促使不同水平的小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除此之外,任课教师需要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为学生带来不同的活动体验,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很好地锻炼,通过组织个人游戏、集体游戏,以此提升小学生的独立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并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其能够灵活运用技能技巧、战略战术。
(四)重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应用兴趣教学法,首要任务是转变任课教师的教学指导观念,重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具体到实践中,小学领导需要做出明确要求,明令禁止其他学科霸占体育课程等现象,并组织小学体育教师参加培训学习,以便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师能够明确小学生才是体育课堂真正的主人,并能更好地构建兴趣教学模式。小学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活动时,需要以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准,激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此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促使其快速进入运动状态。小学体育教师可适当增加带有竞争性质、游戏性质的体育活动,并在学生运动的时候,对其加以教学和指导,帮助学生领会运动技巧,形成运动精神,继而促使学生主动锻炼、自主学习体育知识,通过采取此种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结语
总之,兴趣教学法是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体育锻炼欲望,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体育训练中,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开展教学,发挥出多媒体的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创设情境、精心设计游戏,将情境教学和游戏教学巧妙应用到体育课堂上,让体育学习充满趣味性。
参考文献:
[1]袁永雨.论兴趣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11(28):35-36.
[2]郑双强.兴趣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最漫画·学校体音美,2018,00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