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剖宫产是一种很常见的外科手术,它解决了产科难题,保障了母婴安全,减轻了产妇的分娩痛苦,可谓一举数得。但是,剖宫产的护理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高,护理干预不到位,将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很容易导致产妇健康问题严重化,住院时间有所延长,经济压力有所增加。从另一方面来看,剖宫产的手术室护理也极大地考验着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任何一个环节的操作失误,都可能威胁到产妇以及胎儿的生命安全,直接导致护理工作的重要价值、重要作用等更难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本文特意从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中随机抽选了100名研究对象,分成了两个小组,以分组比较护理效果差异性的方式,针对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法临床应用的价值展开了相关探析,希望以下内容的总结报告可以为其他的护理人员提供有效参考,从而在接下来的护理实践中,选用安全可靠的护理方案,妥善解决常见的质量问题,使更多产妇享受到优质护理服务。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被纳入产妇50名,其年龄在23岁-39岁之间,平均年龄(30.04±1.21)岁,孕周在38周-42周之间,平均孕周(40.05±0.76)周。实验组同样有产妇50名,其年龄在25岁-42岁之间,平均年龄(33.16±1.54)岁,孕周在39周-42周之间,平均孕周(41.28±0.80)周。
1.2护理方法
在对照组产妇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安抚产妇情绪,给予产妇语言上的鼓励。在对照组产妇安全分娩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将产妇转运至病房,做好交接工作,使产妇得到好的休息,更快恢复健康[1]。而在舒适护理模式下,实验组的手术室护理工作则有更高的要求,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全面了解产妇的妊娠情况,并且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使产妇现存的心理问题、认知问题等统统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做好分娩准备,给予医护人员更多的信任。与此同时,护理人员也应该列举一些成功的案例,努力做好术前宣教工作,真正打消产妇的妊娠顾虑,使她们始终保持着乐观心态,于无形中降低手术风险。
1.2.2术中护理:需要不断地安抚产妇情绪,并配合麻醉医生做好麻醉,密切监测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以温和的语调询问产妇是否存在不适感,以示范引导的方式指导产妇正确调节自己的呼吸,将身体放松下来,安全的进行手术。在胎儿娩出以后,护理人员要马上让产妇见到新生儿,并且夸赞新生儿,使产妇产生更强的愉悦感、幸福感、成就感[2]。转运产妇时要避免碰撞,要规定好各类导管,更高加强护患之间的情感沟通,使产妇及家属们对护理服务更满意。
1.2.3术后护理:应预防常见的并发症,应该播放动画视频,并且以示范教学的方式,讲解清楚母乳喂养的相关要点,根据产妇的要求,有序推进疼痛护理、用药指导、卫生监管、饮食护理和生活护理等工作,确保护理干预面面俱到,最终呈现出理想化的护理效果。
1.3观察应统计
需要观察两组产妇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阶段所产生的实际的护理效果,观察后展开护理效果差异性的比较分析,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产妇护理服务满意度的统计分析,从而挑选出最安全、最可靠的一种护理方案,在接下来的护理实践工作中得以广泛推广。本研究中,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组间结果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是(p<0.05)。
2、结果
2.1两组产妇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效果的比较,可见表1:
表1:对照组和实验组产妇护理效果的差异性(%)
2.2两组产妇剖宫产手术护理服务满意度的统计,可见表2:
表2:对照组和实验组产妇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3、讨论
舒适护理最重要的是让产妇感到舒适,对护理工作有着很强的信任感,在不同环节中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3]。因此,舒适护理方法要及时取代常规护理,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工作当中发挥出最大化的护理效用,改善产妇的身心状态,解决产妇的心理问题,提升产妇的护理依从性、成就感等,全程顾虑到产妇的实际感受,满足产妇多样化的分娩需求,并且为产妇的良好预后以及快速康复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石彬. 手术室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分析[J].婚育与健康,2021(13)173.
[2]王莹.分析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21(18)194.
[3]郝秋波.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21(03)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