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赵红梅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42

摘要: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近年来,中国一重设备能源管控中心在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和发挥作用上取得了初步成效,充分利用劳模创新工作室广泛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和技术交流等活动,带动广大职工强化政治意识、学习技术、提高技能、创新创造,在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增强职工创新能力、推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对于弘扬劳模工匠精神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助推动能转换,为公司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力设备能源保障。
关键词: 创新;企业发展;工匠精神
DOI:10.12721/ccn.2023.15706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搭平台——“修旧利废”建立起工作室。设备能源所属劳模创新工作室在落实公司决策部署中陆续建成,其中动力厂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5月,工作间是由废旧库房改造的,约40平左右,里面桌椅摆放整齐,设备设施齐全,一组书柜里面摆满了党的理论书籍和专业书籍,墙上展示的是劳模和团队成员荣誉、创新课题推进完成情况,以及PLC、变频器、网络模块、通讯设备等实验器材,现场还组装了“数字小工厂”“网络云平台”模拟盘,“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劳模创新工作室建立前,工会对工作室的定位就是创新攻关的平台、展示才华的舞台、传道授业的讲台、锤炼技能的擂台。工作室的筹备和建立工作全部交于分厂的青年职工。经历了选址、清理、装修,设备设施配置、物品布局摆放等过程,团队人员历时半个月建立起了工作室。其中很多设备设施是旧物利用,特别是西门子PLC通讯模拟实验操作台的电气件,是损坏部件经历了拆装拼凑、灰尘清理、归纳分类等步骤,最终变废为宝。工作室现拥有西门子300系列PLC模块120余个,西门子M400系列、20系列变频器20余台,工作室让虚拟实验变成了真操实练,把实验台电脑上的一行行程序指令、一件件模块的模拟检测,一步步推向现实与应用。创新工作室逐渐增加了自动化通讯领域Modbus RTU网络通讯设备20套、电力104规约传输设备DTU设备1个、监控设备设施50余件。为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作用,加快推动能源供应设备设施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展作为——“揭榜挂帅”攻克生产难题。动力厂存在动力站房分散、自动化程度较低、人员紧缺等问题,按照公司转型升级发展战略要求,需要采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对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和能源优化升级,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工会鼓励劳模先进,特别是年轻人去闯、去干,工作室带头人主动接下重任,坚持翻看每台设备文件资料,上网查找专业知识,深入现场探查实际情况,自学了WinCC组态软件和以太网交换机传输、IP物联等技术,并积极争取了外出培训的机会,进一步夯实了理论基础,激活了思路灵感。根据旧设备实际情况,制定了改造方案并进行反复修正优化,带领团队通过历时数月的实验模拟和现场改造,最终实现将第二循环水泵站的操作系统整体迁移至了第四循环水泵站,成功实现二循环水泵站远程控制与监控,这项设备升级改造成果,最大限度的解放人力资源4人。在改造的过程中还增加停电、火光、烟雾突发报警系统功能,有效提升设备安全度,保障了能源供应,还节省改造费用30余万元,极大地提高了公司动力系统智能化水平和自动化运行能力。《乳化站自动化改造》等2项课题获得公司劳模创新成果银奖和优秀奖,1项课题获得公司第二届青年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

三、聚合力——“争先恐后”接力劳模精神。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创新”的树木厚植了肥沃土壤,为劳模全面发展、贡献智慧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激励劳模不断进步、再创佳绩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影响和带动着更多的职工敢于攻关,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创新。各劳模创新工作室又被职工们亲切的唤作“课后辅导班”,因为在这里几乎每周都会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的技能骨干聚在一起通过学习“充电”“蓄能”,学习时间几乎都选在下班(17点)以后,不影响正常生产工作。有时是工作室成员们聚在一起,开展技术交流和课题攻关研讨活动,研究和破解保障能源供应中热点难点问题。有时是业务骨干和青年职工一起模拟实验,编写梯形语言、优化程序片断、调整组态画面、在小黑板前讨论测试程序等等,检验学习成效,增强技能本领。有时是党员们围坐在一起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知识,观看党史主题教育片,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持续提升思想境界,增强推动实际工作本领。工作室坚持自我学习和讲师传授相结合,为青年员工搭建快速成长的平台。获得过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或者是具有首席技能大师、高级技师等身份的“老师傅”,都会主动走上讲台,现场讲授自己最拿手技术和经验,促进创新经验共享交流。充分发挥劳模“传帮带”作用,扎实开展“新型学徒制”暨青年技能提升培训行动,贯彻实施“导师带徒”活动,帮助职工快速成长,成为独当一面的能手。

四、建机制——“人尽其才”弘扬工匠精神。在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方面,要摆正思想,抓牢创新和创造,积极地开展职工创新工作。各级工会充分发挥作用,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课题攻关,以及科技研究等创新和创造工作,提升日常调度和协调工作水平,形成部门配合、优势互补、齐抓共管的新格局,进一步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制定创新刚性的配套制度,将创新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从而构建高效的运行和保障机制。积极地培养技术人才,定期开展专业化培训,运用集中脱产培训等方式开展企业特色活动,为企业输送新鲜的血液,大力提升职工技术水平,同时吸引更多的职工跨入到创新领域中,这样不仅能够累积技术创新成果,也能提升集体研究创新积极性,掀起了助推企业发展的新高潮,也点燃了职工的创新创造激情,使岗位创新成为了培养人才的摇篮。企业应当为员工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这样可以充分地展示职工创新成效,同时也成为工匠精神的发源地。还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树立技术状元和能工巧匠代表,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创新合力,充分运用表彰等长效机制,破解信息化升级、自动化控制等瓶颈,推动企业健康稳步发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技术创新,才能更好地与高端技术深度融合,尽可能加强装备升级和工艺改进,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创新和创造,助推企业信息化、智慧化发展。

结束语

一个劳模就是一面旗帜,基层劳动模范担任工作室带头人,展现了责任和担当,解决了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难题,也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领和带动这支团队不断成长裂变,越来越多的青年职工参与其中,成为了助推创新攻关的重要力量,成为了劳模精神继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企业要注重“工匠精神”培养,才能弘扬企业的正能量。在具体工作中要选择树立正确的典型,才能更好地鼓士气。要深入地挖掘和隆重表彰一批先进模范典型,让他们以点带面进行全面辐射,从而发挥出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要积极地宣传工匠风采,以及个人的荣誉和先进称号,运用感人的事迹彰显出个人风采,充分发挥网站、广播等宣传优势,不间地断播放先进和突出事迹,这样才能更好地传递正能量,为加快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 用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J]. 企业文明, 2020,05:2-4.

[2] 王岩辞. 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汇聚推动广元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J]. 中国工运, 2020,09:33-35.

[3] 朱迪, 邬宏伟, 赵平. 培育"五位一体"新时代劳模工匠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国网嘉兴供电公司劳模工匠培育小记[J]. 农电管理, 2021,1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