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是指在胆道系统内出现的结石,发病原理为因各种因素引发的胆汁内胆固醇和胆汁酸比例失衡出现结晶,是临床中较为多见的疾病。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疾病多选用手术治疗,随着医疗水平的上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被广泛使用至手术治疗中,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等特点,被广大患者和家属所认可。为有效保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率,临床于患者围手术期介入了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1]。本文特选取了60例胆结石患者,探究综合护理于临床中的实践价值,试验详情展示以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次试验主要围绕60例胆结石确诊患者开展,截取时间轴于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间,遵照双盲法原则完成分组工作。选入至对照组的30例,男性和女性各自进行了18例和12例的选取,年龄包含了33~74岁范围,均值经分析所获为(53.56±1.36)岁;选入至观察组的30例,男性和女性各自进行了17例和13例的选取,年龄包含了33~75岁范围,均值经分析所获为(53.89±1.51)岁。上述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具均衡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就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其综合护理:①术前护理。面对手术多数患者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因此在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引导其正确看待手术。若患者担忧术后进食或其他生活受到影响,则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知识,并鼓励病友间相互分享治疗经验,恢复其治疗信心。治疗方案确定后,提前做好手术室准备工作,提高手术成功率。②术中护理。术中指导患者保持正确体位,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其在术中对医生的配合度。还需提前做好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手术过程应遵循无菌处理。术中配合医生手术操作,减少手术时间。③术后护理。术后受麻醉和插管装置的影响,患者喉头会出现较多分泌物。因此术后让患者保持头偏向一侧的姿势,房子分泌物误入气管,出现窒息的情况。若患者呕吐情况严重,则需使用药物治疗。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若发现异常需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待其排气后,可根据其实际情况将饮食从流食逐渐过度到半流食。注重水分补充,以提高排泄能力。
1.3观察指标
(1)部分临床指标评估值对比:就患者于治疗期间其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用量、住院时间行以观察和对比;(2)并发症发生率观测值对比:对两组切口感染、胆漏、腹腔内出血症状发生情况行以统计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分析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部分临床指标评估值对比
据对两组的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用量等临床观察指标数据观察对比,观察组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呈现为更低(P<0.05),见表1。
表1部分临床指标评估值对比(x̄±s)
2.2并发症发生率观测值对比
对比于对照组所出现的切口感染、胆漏等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所测数据展现为更低(P<0.05),见表2。
表2并发症发生率观测值对比[n(%)]
3.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在医学救治中得到广泛使用[2]。目前胆结石疾病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为主,腹腔镜加持于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并且还可有效降低治疗对患者身体的伤害。为了进一步加强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对腹腔镜治疗患者实行了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3]。首先在术前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对患者进行疾病健康知识宣传。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状况,做好并发症预防,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术后指导患者正确的体位,科学饮食,密切注视其生命体征变化,保证其生命安全。本次试验中,观察组的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之对照组更少(P<0.05)。
综上,在胆结石患者腹腔镜切手术围手术期实行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住院时间,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晓燕,马海燕,许倩,等.高龄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0,13(22):75-77.
[2] 靳亚仙,赵亚莉.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细节护理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6):156-158.
[3] 许惠萍.快速外科康复理念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运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3):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