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激趣导学教学法在少儿体育舞蹈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

张巧容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38

摘要: 近年来,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大部分是直观的镜面示范和简单的技术讲解,致使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很好地激发。为此,本文提出了“激趣导学”的舞蹈学习方式,一改常规舞蹈培训教学方式,运用视频、游戏、模拟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从而激发少儿的学习积极性,为热爱此项运动奠定基础,为提升少儿体育舞蹈培训的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少儿;体育舞蹈;激趣导学
DOI:10.12721/ccn.2022.15863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前言

体育舞蹈又称国际标准舞,分为拉丁舞和摩登舞两大类。拉丁舞中分有恰恰、伦巴、牛仔、桑巴、斗牛五支舞;摩登舞分为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和维也纳华尔兹五支舞。从1986年体育舞蹈正式引入我国开始至今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也因体育舞蹈对于少儿的体质的健康、优美的形体、艺术的素养、欣赏的能力等对方面都起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家长乐于让少儿学习和体育舞蹈学习和训练。

 本文运用教学实验法、数据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法进行实验,意在分析激趣导学方法教法对少儿体育舞蹈教学课堂的效果的作用。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少儿体育舞蹈教学中运用激趣导学教法对课堂的效果展开研究,希望能够在舞蹈培训教学中通过组织者、引导者激发少了学习积极性,向他们提供充分的舞蹈活动的机会以及乐趣,以此为少儿体育舞蹈的教学方法提供一点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激趣导学”教学法在少儿体育舞蹈教学中运用的研究为研究对象。以余干县芭菲尔舞蹈学校“选手班”选取的40名学生为实验和观察的对象。

参考李瑞《竞赛参与对少儿体育舞蹈开展的影响研究——以桂林市为例》根据国际通行设项办法,我国现阶段主要按选手的专业性来设置项目,主要分为三大类:职业组、专业组及业余组。三大组别中又分别分为长青组(50 岁以上)、壮年组(35 岁以上)、成人组(21 岁以上)、青年组(16-21 岁)和少儿组(15 岁及其以下年龄的学龄儿童统称为少儿组)。因此,本研究所指的少儿即指 15 岁及其以下年龄的学龄儿童,少儿体育舞蹈则指 15岁及其以下年龄的学龄儿童所参加的体育舞蹈学习与各类活动的统称。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在进行本文的研究之前,查阅了大量关于体育舞蹈、激趣导学教法、相关体育舞蹈教学以及激趣导学运用等论文和资料,并对部分文献进行了总结,而后写了文献综述,为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方面以及实验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2.2专家访谈法

针对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具有高级教学资质的专家教师进行访谈。主要是针对教学实验过程中的进行和操作以及激趣导学教法的运用进行访谈,利于更好的了解将有关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验中。

2.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 OFFICE excel 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以及用 SPSS 软件对调查中所得出的数据统计进行统计和处理以及检验。

2.2.4问卷调查法

将于本研究有关的问卷进行问题筛选,然后制作成符合调查者身分内容的问卷内容对研究对象进行发放。对学生的问卷进行现场填写回以收保证真实性,回收问卷40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有效率100%。

2.2.5实验法

运用了激趣导学教学法的教学设计的效果。构建并运用了激趣导学教法与常规教学模式,对两个班级进行教学实验,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得出结论。

2.2.5.1实验对象

以余干县芭菲尔舞蹈学校“选手班”选取的40名学生为实验和观察的对象。

2.2.5.2实验的时间、地点、

实验时间: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

实验地点:余干县芭菲尔舞蹈学校

2.2.5.3实验步骤

第一步:实验的准备

对余干县芭菲尔舞蹈学校的选手班40名同学进行实验前测,根据他们的所学体育舞蹈的进度和内容从而确定实验前测的内容以及实验后测内容和相关内容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第二步:实验实施

本实验对象是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实验时间为两个月一共八周,一周三课时,一共24个课时。在实验期间,对照班和实验班的上课课时以及时间总计、执教教师、上课内容均一致。

教学内容与方法:将教学内容分为了两大模块;一、基本步教学;二、套路教学。在这两大模块中进行了常规教法和激趣导学教法的差异教学。

3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激趣导学教学对学生的既技能绩影响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班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而实验班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了激趣导学的教学对于提高少儿体育舞蹈技能提高具有显著效果。

首先,激趣导学教学法中的视频教法有利于学生产生认同感,对所教学的内容产生了更大的兴趣,更加吸引学生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去学习。课堂中有学生共同参与教学,使他们更加容易融入课堂的教学氛围,将注意力更加集中于学习技术动作上。同时,增加与教师的互动也可以更好提高课堂效果。

其次,激趣导学比常规教学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个体责任感。激趣导学教学中采用的小组教学以及PK小组竞赛有利于学生的角色的转换,无论技术的好差学生都可以成为同学的帮助者和辅助者。这一角色的转换使他们产生了新奇感和自我认同感,再加之教师的肯定与正面评价,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与此同时,小组内成员相互的交往和帮助,使他们对技术动作有更深的理解,能更好地改进技术动作的不足之处,使其合理运用技术动作的能力得到加强运用组合动作的连贯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在常规教学中主要是个体学习,同伴间缺少信息的交流,学生参与到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不够。     

4结论

4.1激趣导学教学法对课堂的学习效果有促进作用,在恰恰舞这种节奏欢快活泼的舞种学习中效果更是明显。

4.2激趣导学教学法营造了和谐的教学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舞蹈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4.3激趣导学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技能学习和训练中,增加了师生、同学的互动和交流。

5建议

5.1在进行少儿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要多加注重少儿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对应相应的特点,做出教学方法上的改变和创新,从而达到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5.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的促进教学效果。

5.3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学会学习,更好地激发他们对去舞蹈的兴趣,从而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晨.奖励机制在少儿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闫格.少儿体育舞蹈教学策略探析[J].拳击与格斗.2016(24):40.

[3]陈俊文.少儿体育舞蹈教学的创新与发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6(27):190.

[4]侯猛. 提升少儿体育舞蹈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研究[J].才智.2018(22):159-160.

[5]姬丽丽.我国少儿体育舞蹈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7(57):146.

[6]张枝.对怀化市少儿体育舞蹈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2018(02):209.

[7]曾雁.宣威市少儿体育舞蹈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6(03):179、222.

[8]刘华兰.激趣导学,让学生唱响快乐的音符——简析实施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J].2012(04):89-90.

[9]汪文撤.激趣导学,舞动网络环境下历史课堂教学[J].2015(14) :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