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优化班级管理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效果提升路径

张春影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育龙学校 161100

摘要: 随着新教改的深入,教学任务和管理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变,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已成为现代教学的首要任务。初中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难度增加,知识点明显增多,再加上学生在这个时期的心理结构、知识结构、生活环境的特性,要做到整体化提升英语教学效率,离不开班级化管理的优化整合。在这其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管理制度的实施者,需要和任课老师相互配合,不厌其烦,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结合英语教学和学生个性特点,做到优化班级管理,提升英语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英语;班级管理;路径
DOI:10.12721/ccn.2022.15702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班级的管理离不开班主任的参与,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与道德品质。本文分析了优化班级管理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效果提升路径,以供参考。

一、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教学水平亟待提升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需要和实践联系起来,新课改教育观念提倡学生在实践当中进行学习和思考。假如英语教师的能力不足,对于学习的切入点掌握不够准确,那么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另外,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依旧根深蒂固,尽管许多教师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改变这一点,千方百计地展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然而这种新的教学观念并未获得广泛使用。青年教师很难准确掌握英语教学的系统性,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则难以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跟上教育改革的脚步。

(二)过分强调考试分数

尽管国家教育部门实施了新课程改革模式,但并不是所有的初中都实行这种模式,还有些初中依旧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如果不对其创新,新课程改革就无法对提高教学质量。近几年来,家长与教育部越来越注重期末考试,中考成绩被当作选拔人才的标准,通常是将理论成就作为依据。所以,学校和家对理论成绩过于重视,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英语教师在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同时,往往会缺忽略学生的听说能力,造成学生只能学习“哑巴英语”。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对学生后续英语的理解和使用造成影响,而且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受到制约。

二、优化班级管理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效果提升路径

(一)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充分认清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学生不仅是课堂的主体,还是班级管理中的主体,所以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地位,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如果英语班主任采用高高在上的班级管理态度,那么便很有可能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这样便会严重影响班级管理的效果。对此,英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首先需要真正尊重学生,将学生作为平等的主体,并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其次,教师还需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情绪状况,并帮助学生排解情绪上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英语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才能切实实现初中班级的有效管理。

(二)结合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惑

英语班主任有着两个完全不同的身份,英语班主任应认清这两种身份间的联系。英语班主任在课堂上是英语教师的身份,为了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英语班主任便需要在课堂上褪去班主任身份的威严感。英语班主任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进行专门辅导,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也有利于消除师生间的距离感,有助于英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存在着差异,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会感到非常吃力。针对这样的现象,英语班主任便需要在课堂或课下给予这类学生更多的关注,并在课下对学生没能掌握的知识进行再次讲解,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基础,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学生重拾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三)提升班主任的自身修养

班级管理应该是一个师生共建的过程,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班主任应该严格约束自身的行为。英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中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初中学生年纪较小,初中生的很多行为都出自对班主任的无意模仿,这也要求班主任应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以身作则。英语班主任不仅要参与班级管理工作,还负担着英语授课的重任。对此,英语班主任在授课时要重视自身言行,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课堂教学时,教师的穿着要大方得体,这样便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四)重视家校合作

教育从来都不是学校专属的任务,而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几方面共同参与。班级管理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还需要学生家庭的参与。基于此,英语班主任应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充分发挥家庭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例如在班级管理中,英语班主任发现某位学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可以将这些问题告知家长,并与家长一同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一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强家校合作,可以有效发挥家庭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对此,英语班主任应帮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扫清家校合作的障碍,在家庭与学校的共同作用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最终实现英语班主任对班级的有效管理。

(五)开展集体活动,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对于班级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集体荣誉感可以有效约束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创设良好的班级秩序。现在很多学校都会进行“流动红旗”的评比,教师可以借助“流动红旗”的评比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流动红旗”的评比一般都有一套详细的规范,如果学生出现违纪行为,那么班级便很难得到“流动红旗”。对此,英语班主任要向学生讲解“流动红旗”的重要意义,规范学生的行为。不仅如此,学校设置的一些体育比赛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体育比赛中,学生如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么便会显著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这样便可以提升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提升班级的凝聚力,也有利于英语班主任更好地对班级进行管理。

(六)注重“问题学生”的管理

由于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性格习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一些学生的家庭环境较为特殊,这也使这类学生很容易成为班级中的“问题学生”。一些教师对这类学生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这种思想不仅不利于构建良好的班级秩序,也不利于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对于这类学生的不良习惯,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这些不良习惯的危害,并提出改正的方法。对“问题学生”开展教育,不仅有助于帮助问题学生摆脱“问题”的标签,也有助于帮助“问题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进而实现对班级的有效管理。

三、结语

总之,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创建团结友爱的班级气氛,构建和谐有序的班级秩序。对此,英语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中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并结合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其次,英语班主任需要在班级管理中发挥榜样的作用,寻找班级中的榜样人物,并通过流动红旗的评比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另外,英语班主任还要对“问题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构建和谐互助的班级秩序,才能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吉米拉·吉力力.中小学班主任管理专业化困境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5).

[2]齐晓荣.浅谈让学生真正享受趣味英语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