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产业发展中,为更好地推动绿色畜牧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深入广大基层地区,加快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宣传带动,让广大养殖户真实看到传统畜牧养殖产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及现代畜牧养殖产业带来的经济收益,不断提高养殖户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还应结合当地的畜牧养殖现状,推广新型的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做好环境清理和卫生消毒,营造健康绿色的生态环境,真正做到科学养殖,合理养殖,实现畜牧养殖产业的生态化发展。
1畜牧养殖生产中存在的环保问题
1.1排泄物污染问题
随着畜禽动物养殖规模的扩大,在饲养过程中产生大量排泄物,这些排泄物中包含大量的微生物和病原菌。并且,目前大部分养殖场标准配套设施也不齐全,畜禽动物的粪便处理达不到标准,长期积累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滋生蚊蝇,传播病菌,对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1.2水资源浪费及污染问题
饲养畜禽动物时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其所需用水量以及产生废水量远大于人类。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现实情况下,饲养畜禽动物不仅加大了水资源的整体需求量,而且污染状况也日益加剧,主要由于目前大部分养殖场推行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对粪便的处理方法不科学,导致大量的污染物流入地表水系或地下水中,水资源污染状态十分严重。
1.3污染气体的排放问题
畜牧养殖的畜禽动物,特别是大型畜禽动物,每天会向空气中释放大量的甲烷气体,严重污染空气及人类的生活环境;此外,畜禽动物饲养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气体,污染的气体不仅会降低空气质量,还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提高。
2 畜牧养殖生产中的环保改进措施
2.1加强环保意识
为了减少畜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需要人们不断加强自身的环保意识。生态环境的治理不仅需要重视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还需要重视畜牧养殖业中可能引起环境污染的因素,提升畜牧养殖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例如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或QQ等平台,积极宣传畜牧养殖污染的危害,不断提升养殖户的环保责任感,转变自身养殖理念,通过科学养殖,合理处理畜禽废弃物和尸体,做到科学规划和科学生产。与此同时,需要给畜牧养殖户普及畜禽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合理利用畜禽废弃物,从源头上解决废弃物随意排放问题。
2.2 粪便处理
对于粪便的处理往往选择堆肥方法。适度堆肥包括对于粪便中的有机物与干草和秸秆等混合以调节堆肥材料中的碳和氮含量。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去除粪便废物中复杂且不稳定的有机物。将有害物质转化为简单稳定的有机物。随着堆肥温度的升高,堆肥中的细菌、卵和蠕虫被杀死。将高温加热后的粪便混合物用于改善农田的土壤并提供充足的农作物饲料。
2.3处理家禽尸体
处理家禽尸体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燃烧方法。用于针对患有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非常危险的传染病的家禽尸体。小尸体牲畜可以在焚化炉中火化,而大型尸体需要在焚化炉中焚化;第二,野外掩埋法。标准化农场应提供两个以上安全废物处置装置,混凝土结构的深度应不超过2 m,宽度不超过1 m。处理实体是应将井口盖好并密封,每次放置牛和鸡等牲畜尸体时,都必须盖上一层10 cm厚的石灰石,然后用黏土和粘性材料密封。
2.4 牲畜废水的处理
牲畜废水处理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现场回收废水。在畜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引入耕地,一方面解决了农场废水的污染,另一方面又充分补充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第二,物理处理。将废弃物中的固体和液体物质进行分离,对于过滤管中的活性炭按时进行更换。在检测完水质后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治疗性氧化镁改性的沸石对废弃物进行处理;第三,化学处理。在畜牧业废物处理中,大量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及其他药物会增加牲畜生长环境被水污染的风险。使用某些化学物质以减少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危害十分重要,在此过程中可以选择过氧化氢和氧化水。
2.5推广生态养殖技术
畜牧养殖中产生的废物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做到变废为宝,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新型的生态养殖模式的的推广和利用是处理畜牧养殖过程中产生废弃物的有效手段。例如利用“牛、羊—沼—果”生态养殖模式,可以做到资源的循环利用,依托牛羊养殖,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并降低畜牧业发展的成本。与此同时,为了有效节约畜牧养殖用水,可以根据畜牧养殖规模和自身条件等,利用节水型饮水器,逐步普及清污分流等生态养殖技术。
2.6加大环保设施投入
基层养殖场在规划建造中,畜禽粪污处理设施投入不足,是造成粪污不能及时有效处理的一个主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要求养殖场的负责人员加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快构建完善的粪污处理系统,实现养殖场污染物的高效处理,零污染排放。但由于污染物处理设施购买和运行成本较高,为降低养殖户的成本投入,加大对配置污染物处置设施养殖场的资金扶持和补贴,进一步激发养殖户发展污染物处置设施的积极性。最为重要的是应指导养殖户对养殖场进行科学规划建造,避免到禁养区和限养区建造养殖场,各个生产区域之间应有充足的隔离距离,并设置相应的消毒通道,及时清理养殖场的各种粪便污染物,及时处理,减少污染物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7完善管理法规,加强监管力度
相关管理机构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法规,为畜禽养殖行业树立严格的标准,应包括畜禽兽药使用标准、污水的排放标准和养殖场的标准布局等。近年来,我国养殖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监管力度不强。加强监督和管理是有效改善畜禽养殖环保问题的关键。针对畜牧养殖生产的特点,需要对养殖场内空气、水质和土壤等进行监测,掌握环境卫生情况,为控制污染源和环保措施的有效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出现问题必须要责令改正。加强监管力度、落实监管政策是保障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前提。
2.8加大畜牧养殖环保设施资金扶持力度
畜牧养殖生产中环保问题的解决需要依赖资金的支持,环保设施和技术的落实也离不开资金。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畜牧养殖生产中环保设施资金扶持力度,不能将环保问题一刀切,而是要在维护养殖户利益的同时,推动绿色环保畜牧养殖。
结语
畜牧养殖生产中存在很多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例如畜禽尸体的污染、畜牧养殖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的污染等,给畜牧养殖的发展带来了阻碍,甚至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从加强畜牧养殖业资金扶持、管理法规的完善、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等方面着手,促进畜牧养殖业的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明改.畜禽养殖生产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2020(7):68.
[2]赵定玲.畜牧养殖生产中的环保问题及改进策略[J].畜禽业,2019(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