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清除暴露法在天疱疮皮损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张正沁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 目的:分析清除暴露法在天疱疮皮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在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选取82例天疱疮皮损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对照组(n=41,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1,清除暴露法),将护理效果、并发症用作两组比较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肤糜烂好转时间、结痂脱落时间、皮损干燥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天疱疮皮损中运用清除暴露法,能够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安全性强,可推广。
关键词: 清除暴露法;天疱疮皮损;护理效果;并发症
DOI:10.12721/ccn.2022.15707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各类皮肤病中,天疱疮皮损较常见,其属于免疫系统疾病。该病表现为皮肤、黏膜上有松弛性水疱,严重影响患者的美观度及健康[1]。天疱疮皮损,加之,免疫力下降,会使皮损部位出现病原菌感染,加剧复发。清除暴露法指彻底清除创面,暴露于空气中,以此增强疗效,并对各类常见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2]。本次研究借助已知病例介绍天疱疮皮损中清除暴露法的相关效果。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时间为2021-3至2022-3,实验对象为82例天疱疮皮损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方式,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0:21;年龄最小43岁,年龄最大74岁,平均年龄(58.52±2.81)岁。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42-75岁,中间值(58.55±2.77)岁。两组基础信息保持一致(P>0.05),可比较。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激素和免疫制剂治疗,进行抗感染处理,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等。该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于小水疱,待其自然干涸后处理;对于大水疱,在无菌环境下降疱液抽吸干净,并把疱壁保留下来。观察组实施清除暴露法,如下:在室内进行紫外线杀菌处理,分别将温湿度控制在28℃和55%,辅助患者卧于棉垫上,依次把皮损部位的水疱疱壁、痂皮、污垢进行清理,将创面暴露出来,每天以3次为宜。该过程中,还应提示患者剪短指甲,佩戴薄棉质手套,以免抓挠患处,加剧病情。针对会阴部皮损情况,需使用纱布分开大小阴唇、阴囊、阴茎,通过这种方式,对粘连情况进行有效预防。每次便后使用氧化锌擦拭,注意会阴部位清洁。在护理工作中,注意用药监护,时刻注意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对用药后不良反应、皮损情况进行观察。注意监测患者的血糖、肝肾功能、水电解质情况,第一时间发现并发症,加以处理。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效果:分别统计皮肤糜烂好转时间、结痂脱落时间、皮损干燥时间。

②并发症:继发感染、激素副作用、血压升高。并发症发生率即以百分数形式显示并发症例数与总例数之比。

1.4统计学处理

在SPSS22.0版本统计学工具内填录、读取实验数据。计数资料(护理效果、并发症)通过(n,%)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的呈现形式为(x̄±s)表示,t检验。P<0.05标志数据之间具备差异性。

2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皮肤糜烂好转时间、结痂脱落时间、皮损干燥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x̄±s,d)60.png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如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61.png

3讨论

天疱疮本质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性慢性皮肤病,该病的特点、性质决定了其发病率高,很难治愈。在患者群体中,绝大多数免疫力低下,皮损面积相对比较大,倘若未加注意,容易出现病原菌侵袭情况,引起感染问题,导致后续治疗难度增加,这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非常不利。在常规护理中,主要将制剂涂抹、覆盖于创面,对其形成保护,忽略对小水疱的处理,使其自然干涸,而是通过对疱壁进行保留或对疱液进行无菌低位抽吸,使大水疱得到有效处理[3]。该过程中,小水疱的自然干涸时间比较少,容易发生脓疱再生、水疱破溃感染等不良情况,同时大水疱未得到有效清除,使药物渗透性受到影响,无法接触创面,以至于临床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延长整体恢复时间。清除暴露法的特点在于预先把异物、皮损水疱疱壁清除干净,通过暴露使皮损修复时间缩短,增强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感染情况,预防各类不良事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皮肤糜烂好转时间、结痂脱落时间、皮损干燥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较对照组的19.51%低,两组数据信息具备差别(P<0.05),提示在天疱疮皮损中应用清除暴露法,护理效果显著,安全性强。

综上,将清除暴露法应用到天疱疮皮损中,不仅能够增强护理效果,还能够控制并发症,说明该护理模式有效,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未来一段时间,将扩充样本数量,延长实验时间,增加舒适度、满意度等指标,得出更加全面、准确的实验结论,为后续同类护理操作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翁丽颜,梁晓红,彭芝丽.探讨清除暴露法在天疱疮皮损中的护理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20,5(14):2.

[2]李欢欢.清除暴露法在天疱疮皮损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 2019, 26(4):130-132.

[3]吴园园,周旋.天疱疮皮肤损伤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21,19(2):5.

作者简介:张正沁(1991-),女,籍贯:四川省内江市,工作单位: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学历:本科,职称:护师,研究方向:皮肤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