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思政教育融入边疆地区初中数学课堂的策略研究

普林练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简中学,677504

摘要: 作为当代学校教育的根本教育任务之一,立德树人需要在各种学科的日常教学中得到重视。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关于思政教育的渗透策略,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实现思政教育的渗透,完成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助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数学综合能力的水平。
关键词: 课程思政;初中数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08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由于边疆经济条件有限、地域环境独特、边疆师资力量薄弱等,边疆的初中数学教学质量较差,与城市的初中数学教育质量相比有着极大的差距。在新的教育理念的作用下,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边疆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培训,完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初中数学教育进行思政渗透的必要性

(一)思政渗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立德树人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在实施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言语建设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以数学教学课堂作为载体,实现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彰显数学学科具有的价值观引导作用,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同时也是数学学科教学承担起新时代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职责的有效途径。

(二)思政渗透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学生的核心素养包含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6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也就覆盖了数学教学对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教学目标的所有内容。因此,在实施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出对学生价值观以及科学思维的正向引导作用,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这将成为数学学科体现教学育人功能的途径之一。

(三)思政渗透是数学教育专业延伸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复合型人才为主,而在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对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必然离不开和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融合,达到延伸发展的效果。思政渗透是实现数学学科元素和思政元素进行重新融合,打破学科壁垒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对于数学教育自身的发展具有良好的这种作用,为其专业性的延伸提供可能性。

二、初中数学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学数学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元素不到位

对于课程思政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有些学校因为教学资源的缺失,学校领导没有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有些学校目前只停留在表面,只是应付检查;有些学校想要实施,却找不到方法。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中学数学教师对于课本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到位,如何不生硬地把课程思政融入数学课堂中,需要一线的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中学数学课程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到位

教师的教学只关注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思政教育,也就是当代教育的“唯分数论”。大部分数学教师认为思政教育是政治教师和班主任的工作,少部分教师把课程思政与数学教学相融合,但通过实践,他们认为思政教育将会打乱课堂的教学节奏,影响教学效率。例如,在中学数学理科班的教学中,由于教师长期致力于数学研究,习惯用数据说话,对于思政知识掌握不到位,再加之理科生对文科知识不重视的心态,如果强硬地在课堂加入思政知识,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甚至会引起学生对于数学的抵触心理,不利于课程思政在中学数学课堂中的融入。

三、思政教育融入边疆地区初中数学课堂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思政观念,并设置合理的数学课程

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标的实际要求,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念。另外,教师还需要认真分析应试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渗透素质教育理念。考虑到边疆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独特性特点,广大教师在全面理解与领悟新课标的教学精神及相关基础的前提下,需要真正地感受到传统数学知识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灵活运用逻辑思维,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由此看来,通过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及能力,为学生积极学习、探索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学生最大化地彰显出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与价值。另外,学校还需要鼓励边疆数学教师借助多元化的培训渠道进行学习与培训,为逐步提升边疆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做铺垫。在科学设置不同的数学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促进我国边疆初中数学课堂的全面改革。数学教师需要深入教材,认真分析与总结,在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实际学习情况等的前提下,结合教学目标制定出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实践性问题,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能够更自信、更广泛地应用数学知识,从而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的活学活用技巧。

(二)以数学思想为载体,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初中阶段,学生将接触到各种数学思想方法,例如二元函数,比较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对于这些思想的学习,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思想的过程中,也需要关注思政的渗透,致力于对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例如:数形结合思想,初中首次体现这个思想的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中的《数轴》一节,数轴将数与水平或竖直直线建立了联系,而在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中《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章将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几何图形点用坐标的形式刻画出来,完美地展示出数形结合,至此在后续学习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双曲线函数图象能够形象地描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数形结合的思想应用得更加深入。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关键点在于让学生深刻的领悟打不通数学思想的产生以及发展历程,并掌握关于数学思想应用的正确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辨析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解决许多生活上的问题,例如对于社会上的信息,具有独立思考和辨别能力,从而屏蔽一些错误信息的干扰。由此可见,注重对于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能够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智慧。

(三)用立德树人的思想,引领数学教学方向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因此,教师应用思政教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寓教于乐,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绝大多数学校通过期中、期末考试和平时作业情况,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对于课程思政,若想要成功实施并取得成效,学校必须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评价体系。首先,对于学校来说,要创建课程思政的相关平台,组建一支课程思政的队伍,完成相关的思政教材,制定和完善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在课前,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检查,既对教师的工作进行了监督,又对他们授课的内容有一定了解;在课堂上,可以让相关负责人进去聆听,实时掌握教学设计的完成度;在课后,可以和教师进行交流,对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学校也可以建立一些机制,可以激发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研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思想道德能力。

四、结语

在思政教育融入边疆地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而言,课程思政融入数学课堂,可以使原本索然无味的课堂更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素质品格、爱国情感,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何恩荣,黄永明,叶丹.课程思政视角下的中学数学 教学研究[J].求知导刊,2020(29):66-68.

[2]刘燕平.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吉林教育,2020( 17) :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