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研究

徐吉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高校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逐渐凸显,其内涵也日益丰富,充分挖掘海量的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用户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档案服务,实现高校档案信息的社会价值,已经成为高校档案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从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档案管理的影响分析出发,探讨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的路径。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
DOI:10.12721/ccn.2024.15703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大数据时代于档案管理工作,一方面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等技术,可以促进各个机构和部门之间的档案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价值和社会效益;可以更好地存储和管理海量数据,可以更加严格地控制档案信息的访问和使用权限,更加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档案信息,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的同时,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而鉴于高校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的功能,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借助大数据时代的优势,进一步完善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

一、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档案管理的进步,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功能日益凸显。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对海量档案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智能处理,为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和利用。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将高校档案资源与外部社会资源进行对接和共享,促进档案资源的开放和流通。同时,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对外部社会需求进行智能分析和匹配,实现档案资源的社会化服务,推动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交流。因此,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大数据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必要性,高校应积极探索大数据技术在档案社会化服务中的应用,推动高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化服务的普及。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路径

(一)增强工作人员数据意识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趋势,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数据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理解数据是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服务学校和社会的重要资源,只有充分认识到数据的价值,才能更好地挖掘、利用和保护档案数据。

管理人员一应注重数据的全面、准确和完整性,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明确数据的来源、标准和流程,保证数据的规范性和可靠性;二应具备数据安全保护意识。数据安全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确保数据不被非法获取、篡改或泄露。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的安全责任和保密义务,加强数据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数据安全保护意识;三具备数据应用的能力,应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和可视化等技术手段,将档案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为学校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要不断拓展数据应用领域和场景,探索新的数据应用方式和手段,提高数据应用的效果和效益。

(二)建立档案数据平台

建立大数据档案数据平台是高校社会化服务发展的重要方向。建立具备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功能、能与其他信息系统进行集成的档案数据平台,高校可为社会化服务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

而构建数据平台,一要明确档案社会化服务的数据需求,例如是为教学、科研、管理还是社会服务提供支持,要确保平台的建设与高校的战略发展目标相一致;二要根据需求设计数据平台,包括数据库架构、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展示等功能模块;三应从高校各部门和其他相关机构收集数据,包括学生信息、教职工信息、科研数据、社会服务项目等。通过数据清洗、标准化和整合,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三应基于大数据档案数据平台,开发多样的数据应用,如数据可视化、趋势预测、决策支持等,为高校的管理、教学和社会化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持;四应采用合适的数据存储方式,如关系型数据库或非关系型数据库,以满足数据量的增长和查询性能的需求;五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机制,如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数据平台,或建立数据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数据平台进行维护和更新,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的时效性,并能根据高校的发展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优化和完善平台的功能和数据资源。

(三)加强合作与交流

高校社会化服务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它涉及到高校如何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资源促进合作与共享。高校应与其他机构、企业或社会组织加强合作与交流,通过共享资源、技术和经验,共同推动档案社会化服务的创新与发展。

高校一应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社区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其研究成果的价值,同时为合作方提供了资源和知识支持;二应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帮助高校更好地收集、分析和利用数据,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如通过分析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类数据,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社会的需求,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三应创新服务模式,提供多样化的社会服务。如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提供远程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习者的需求,也可以开展各类培训、继续教育等活动,为社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四应加强校际合作与交流,如可建立校际联盟、开展联合研究项目、互派教师和学生交流等,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提高整体的社会服务水平,也可以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开展研究项目,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还可以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等,引进国外先进的社会服务理念和模式,提高其社会化服务水平。总之,高校社会化服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需要高校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合作与大数据资源共享,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婧文. 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研究[J]. 办公室业务,2023(18):40-42.

[2] 付煜. 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策略研究[J]. 兰台世界,2020(8):101-103.

[3] 赵智勇.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社会化[J]. 山西档案,2018(3):144-146.

[4] 苏桃. 大档案视角下的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J]. 卷宗,2019(23):105.

作者简介:

徐吉贵,男(1971.12.18—),汉族,四川泸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档案学、图书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