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公共危机管理》是一门公共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足以满足该课程的教学需要,也难以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为了更好的改善公共危机管理课程教学质量,对其进行重新设计是有必要的。
一、体验式教学的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特点及设计要求
《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目标是培养有相关专业基础和有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专业型人才,其与其他的专业课程存在着区别。
(一)课程特点
公共危机管理课程对于专业学生要求有足够的实践能力,由于公共危机本身是一种有着突发性、偶然性、破坏性等特点的事件,因此一旦公共危机来临,相关部门或员工就会直接现实的面对危机,且这与其是否有着足够实践经验相关联,危机内容也通常与周围的现实情况和整体大环境背景还有时事有关,因此相关专业人士也要对这些内容有所把握。但是目前的学生们大多数都生活在校园环境当中,实践能力远远不足,与社会实际也相去甚远,从而与专业需要不相符。
根据我国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率高,发生量多且不易解决的特征,使公共危机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以有着高标准为目标。然而此类人才的现状是稀缺的。这导致许多在职的公共危机管理从业人员都由其他岗位的人员进行兼职处理,很多员工身兼数职,不仅要处理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进行危机处理,因此其专业性可见一斑。因此公共危机管理课程是围绕着对专业人才的储备而进行的。
公共危机管理课程还有着培养学生有独立思维和灵活应变能力的特点。一直以来我国教育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因此许多学生没有灵活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习惯性的用标准答案解决问题,没有自己的思考方式,从而对于公共危机管理总想试图查找固有答案,或者标准解决模式去应对。但是公共危机的性质决定了想要通过原有答案解决危机是不可能的。每次危机都会相较于过去的危机而言有着其独特的特点,虽然整体上只有四种类型,但在细节上有着很大的区别[1]。因此按部就班的模式对于公共危机管理课程是不适用的,课程教学的是关于遇见危机可以怎么应对和如何避免的选择性内容,这使公共危机管理专业学生能够重拾灵活应对问题的能力和掌握扎实的专业能力。
(二)设计要求
在设计公共危机管理课程时,要注意对整体专业背景进行介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偏离实际,建立起全局性的认识。还要注意学生对于课程参与的积极性。如果课程设计的过于枯燥乏味,会使学习效果不佳。最后要注意随着时代发展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化,以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二、体验式教学公共危机管理课程教学设计
从上述内容可知,要更好的进行公共危机管理课程教学,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参与性的体验式教学。体验式倡导互动,能够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大幅提升,也能让其更加的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一)课程结构安排
针对《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课时安排,应该提高其在整体专业课课时中的占比,可以每周进行两课时的安排,那么一学期就可以开展三十多课时左右。课时量不应太少,否则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和效果。对于教材的选择可以使用由武汉大学出版的教材,该教材有着清晰地逻辑、丰富的内容,紧紧联系了公共危机管理现实,是适合作为高等院校本科或研究生的教材[2]。在对于这三十多课时的安排上应该进行合理划分,对于该教材的先导部分,主要进行理论教学,也就是在教室内以言传身教的灌输式传统模式进行即可,这类内容中主要讲述的是我国目前的大背景等知识,相对来说是不宜进行体验式学习的,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大量实例进行讲述。针对教材中的预防、处置、善后篇均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进行,其课时分布应占最大比例。
(二)理论教学模块
要做好后续的体验式教学,打好理论知识储备是前提。那么在进行导论部分课程讲述时,需要教授针对各种基础知识、体制、法制等内容进行实际事件的援引,从而加深学生们的理解。比如通过举出丰田汽车危机公关事件的案例,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和含义进行讲解。因为丰田汽车在快速发展中国市场的过程中并未做好汽车质量把控,导致其企业遭受巨大危机。从此能提出这样的一个疑问,为什么仅因汽车有瑕疵就能造成丰田企业的危机事件,由此可以推出什么是危机的概念,和其特性的问题。然后通过对我国近年来公共危机管理的案件的归纳,从而让学生们通过这些例子,感受到目前公共危机管理的严峻形势。除了导论部分,其他部分可能也有理论或者概念,在将其以理论教学模式进行讲述后,再通过体验式教学方法开展学习。
(三)实景体验模块
本模块是公共危机管理课程教学的重点,所占课时较长。要进行实景体验,首先就要将学生置于一个真实存在或者教师自行设计的一个危机当中。比如,以菲国劫中国香港游客公共危机管理案件为例,教师在上课前首先要做好课件的准备,在课件中,要有体现当时的背景、情况的一些真实的照片,使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感受到身临其境,从而更好的在后续进行公共危机管理模拟实践。因此在这个例子中,教师可以在课件中放上劫持照片、行动视频等,这是课前准备。在课程进行时,教师要制定今日模拟任务,然后将可能涉及的知识点讲完,随后当堂进行分组工作处理。每一小组可以分5-6人,要求他们现场进行角色扮演,可以扮演的角色有劫持者、被劫持者、处理者等,其中处理者中应有一名负责人,该学生要负责将课程中所学内容以全局观应用到实践当中,负责人应由小组为单位的学生们轮流任职,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负责人的工作并掌握负责人的工作内容。课程最后要开启新闻发布会,每组都要进行发言汇报,并由教师加以评分。如果可以,教师应对每一场发布会进行视频录制,并分享到班级群中,从而使学生们一步一步的发现自己的进步,也方便课后的复盘。
(四)评价模块
在整个实景体验结束之后,教师针对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应进行点评,根据每组的发言和行为,教师应给出可能发生的结果。比如学生最终表现不佳,没能很好的与相对国进行有效沟通,从而激发了劫持者的主观恶性造成了更坏的后果,且造成两国关系紧张,战争一触即发的场面,教师方应针对这种结果进行说明并告诉学生处理失败造成的严重后果。对于任务完成好的小组,可以将最好的结果告知,并给予一定鼓励。最后需要将该事件的实际处理结果告诉大家,并结合当时的背景分析和解读,最终给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小组评价,促进学生牢牢的掌握专业知识。
结论:总而言之,要使公共危机管理课程更好的开展,实现体验式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我国国力越来越强劲、经济发展越来越好,高校做好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培养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公共危机管理人才的需求做好人员储备。
参考文献:
[1] 高娜."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智慧课程构建[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20,22(1):114-120.
[2] 裴蕾. 公安类院校公共危机管理课程实训教学设计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21(6):106-107.
项目编号:201902242067 项目名称:高校"金课"建设背景下公共危机管理课程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