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是孕妇妊娠期间最为多见的并发症之一,常会引发阴道出血、产褥感染或羊水栓塞等,威胁母婴安全。目前,临床在应对前置胎盘上,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只能根据临床表现对症治疗,但受病情的影响,孕妇常伴有负性情绪,因此,在对症治疗基础上,还需要辅以高效的护理服务[1]。本文以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为例,分析人文关怀+健康教育的干预价值。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产妇中抽取此次研究对象,共计46例,均于2021-03至2022-04入院,并将抽签法作为分组依据,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
对照组:初产妇13例,经产妇10例,年龄范围:21岁-36岁,平均(26.17±1.01)岁;平均孕周(35.97±2.02)周。
观察组:初产妇14例,经产妇9例,年龄范围:22岁-35岁,平均(26.43±1.22)岁;平均孕周(35.85±2.13)周。
以上资料对比(P>0.05),无明显差异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监测病情变化,遵医嘱合理用药,讲述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等,规避风险;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叮嘱其取左侧卧位,以确保胎儿氧气供应。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健康教育:(1)健康教育: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分娩次数、文化程度、家族史、过敏史、用药史等,评估患者的护理要点;以一对一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主要讲解前置胎盘的危害、治疗方式、配合事项、日常防护等,如患者理解程度不佳,可通过视频方式讲解,并反复强调重点,直至患者理解,必要时可通过微信群定期推送科普知识,鼓励患者提出自己的疑问,耐心解答,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遵医行为和健康意识;如患者伴有负性情绪,需要及时安抚,拉近护患关系(2)人文关怀: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整个交流过程中保持亲切、温柔的态度;尽力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2-3];叮嘱患者养成科学的睡眠和饮食习惯,适当运动,调整机体循环;指导患者使用床上排便器,尽可能不下床,辅以肢体按摩,促进血液流通;评估患者的疼痛度,结合实际辅以疼痛护理,例如:转移注意力提升疼痛阈值,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痛泵等;一对一讲解母乳喂养的必要性,并示范正确的喂养动作,鼓励产妇坚持母乳喂养,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并多食用鲫鱼汤等,促进乳汁分泌。
1.3观察指标
产后情况:包括产后24h出血量以及血红蛋白水平。
产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包括产后出血、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失血性休克、新生儿贫血以及血小板减少。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涉及数据均采用临床统计学软件整理,以SPSS25.0版本为主,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作为结果,通过t检验处理,而计数资料则利用卡方检验,结果以n(%)表示,如组间对比结果为P<0.05,说明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产后情况
详见表一,产后情况,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较少,血红蛋白水平较高。
2.2 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如下表二,产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较低。
表二 产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n(%)
3讨论
前置胎盘属于异常妊娠的一种,具体病因和机制尚未明确,如未能及时发现,有效处理,可进展成严重并发症,影响母婴良好结局,并且分娩过程中,十分凶险,难以控制,威胁母婴安全。而患者自身也担心病情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导致术前伴有较大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增加分娩风险,因此,对症治疗基础上,应探求更为有效的护理服务模式[4]。
本文的健康教育+人文关怀均属于专科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性护理,其中健康教育重视患者的教育工作,以提升患者的认知和配合度为准,帮助患者调整身体状态,而人文关怀则强调以人文理念为患者提供帮助,使患者感受到周围人的关爱,舒缓情绪,提升身心舒适度,两者都符合现代化医疗事业的护理理念,也是时代的产物,有助于改善目前医疗事业上医护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帮助患者获取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提升满意度。
综上所述,前置胎盘患者实施人文关怀联合健康教育对负性情绪的改善有促进意义,并提升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备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丽丽,韩翠翠,王银等.多学科联合护理模式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采用“一站式”双介入技术剖宫产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36):145-147.
[2]徐琳.家庭关怀度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心理压力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32):186-188+192.
作者简介:胡小玲(1995-),女,学历:本科,职称:护师,研究方向:产科护理
作者简介:范金燕(1997-),女,学历:本科,职称:护师,研究方向:产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