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课堂的兴趣教学探讨

谢雪斐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中学锦山学校,364000

摘要: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发展,教师为了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习课业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从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行兴趣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兴趣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高中英语学习的热情,不断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意识符合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一教学模式的革新,有益于完善教学策略,提升教育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高中英语教学;兴趣教学
DOI:10.12721/ccn.2023.15727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自己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能不断激发学生潜在的自我学习能力,主动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有规律地进行预习和复习,从而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以渗透性原则为教学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二、以贯彻交际性原则为实战思想,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意识;

第三、以探究性学习能力为教学准绳,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以渗透性原则为教学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之所以会选择“兴趣教学”作为本文探讨的主题,是因为本人认为培养学生对学科产生兴趣,让你的学生先爱上你,自然也会爱上你的英语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达到教学省力而成绩胜利的有效教学结果。学习,本就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快乐的一个过程,试问,我做到了吗?我快乐吗?我的学生快乐吗?

8月16日至19日福建省高中英语教师省级培训在长汀举行,本人有幸参加了这次省培。在此次培训中,来自三明一中的乐园老师为我们带来的题为《“乐园英语”的构念与实践》的讲座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同时我也收获到了许多有创意的教学方法。不得不说,我的课堂与乐园老师构建的英语课堂倒有几分相似,因此听完这场讲座,产生了巨大的共鸣,也引发了我对英语课堂更深层次的思考。从教学的前提、方式以及目标而言,我们英语教师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开放自觉的情怀、创造革新的意识,充分挖掘英语学科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内外利用多种方法方式让学生学习语言、认知世界、并成为更好的自己。具体而言,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践:

1.1 合理利用课前5分钟与课后10分钟。

虽然我不是一名老教师,教龄仅有6年,但我却利用好每一堂课的课前5分钟坚持鼓励班里的每一位学生一学期完成一次英语Talent Show。话题自拟,可让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任何一个话题跟班级的同学分享,这不仅直接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也锻炼了在场所有学生获取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能增进课堂互动,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我们这学期还新增了“英语趣配音”的环节,利用周末时间提前让学生回家练习,做好准备后来到班级现场展示配音的效果,这也是同学们非常感兴趣的。有了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自然每节英语课学生们都会有所期待。

课后10分钟可以让学生们欣赏与单元话题相关的音乐或名人演讲片段,为学生营造一种沉浸式的语言教学环境。

1.2 巩固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智能,合理安排英语作业。

教学的一个根本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学习,最终成为一个能独立工作的合格人才。课内教学的双边活动是至关重要的,但由于学生多,时间少,而学生主动活动的机会则不多。所以,课外作业便是学生个体完成作业的独立活动的基本形式。因此,教师要在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上下工夫,不仅要重视答案的公平性、客观性和唯一性,还要重视学生的选择性和创造性以及答案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做到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环节。每个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掌握程度,都会在作业中直接反映出来。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作业,教师批语应多加鼓励,并且在讲解时要具体详细,对课堂教学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难度较小,作业一般不应该出现的问题,批语应该严肃恳切,并指导学生及时纠正。同时,教师可利用批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征求对课堂教学,尤其是单元教学的意见,使自己对教学方法和教材处理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有利于学生主动接受新知识,提出新问题。

2.以贯彻交际性原则为实战思想,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意识

2.1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依靠学生的内部力量、发挥其学习天性是教学的重要教学理念及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且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然而实际情况是,小学、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英语学习主体性挖掘和运用要容易得多。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强化,英语语言积累储量的增加,高中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反而明显下降。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这种主体性意识的增强,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2.1.1 创新教学手法,提高学生参与度。

从某种角度上说,学生在一种愉快放松的状态下可以激发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潜力,因此,教师要通过教学手法的创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爱上课堂,发挥“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对课本内容的情节进行故事构建,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参与课堂。例如,上学期本人组织了一节阅读公开课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r,引导学生在导入环节配上一段表演,主人翁是与话题相关的幽默大师卓别林和憨豆先生,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参与度很高,这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也娱乐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2.1.2 多鼓励,少批评。

为了使学生更爱开口,在练习中,要重视运用鼓励性语言,不断强化学生参加交际的信心,要鼓励学生多练,多开口,不怕犯错,要在错误中不断提高。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3.以探究性学习能力为教学准绳,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只有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并在具体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实施起来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3.1 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的提高还得益于大量的独立地阅读,于是从高一第一学期开始我就要求学生自选一本书利用课后时间阅读,并鼓励学生勤查字典。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学生,介绍好的英文广播,每周定时收听。对于学生而言,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是一个新的转折点,同学们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初中阶段主要重视英语知识和英语语法的学习,而高中阶段则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需要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对语言、文章的理解中,不断提高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目的是提高对语篇整体认识的能力,以及推理判断、归纳总结的能力。

3.2 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

在学习过程中,想要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对以后新知识、新技能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好的办法是直面错误,获得正确的知识和技能。每次练习或考试后,学生应该把自己做错的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抄下来,收集汇编,然后把老师对错题讲解后的正确语句熟读牢记,保留错误的答案,用红笔写上正确的答案,批上理由分析,这样就形成新的语言习惯。平时和临考前翻看,加深印象,引起注意,则大大减少了错误率。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应试能力,发挥了最佳的水平。

结语

总之,经过这几年的教学,蓦然回首,这种感觉真是痛并快乐着。长期以来,我一直坚持上述这些做法,从起初一个人享受教学的快乐,到所有学生主动求知的快乐,通过许多次的教学实践看,基本实现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一目标。当然,我们老师和学生一直都是在相互成长,只有更加努力的投入我们每一天的教学实践,才能更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学习和进步本就是成长的一个过程,没有谁的成长是一帆风顺而不经风雨捶打的。如果大家都在经受风雨的锤炼,那么这个痛苦的过程是否也就变得快乐了呢?

参考文献:

[1] 杨彦.新课标下对高中英语兴趣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4(31).

[2] 王世清.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