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通信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监管策略研究

杨成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防城港分公司,广西防城港,538000

摘要: 随着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工程项目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的要求和标准,不仅会影响整个通信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会影响建设企业和施工企业的未来发展。为了保证通信业稳步、健康的发展,就必须从施工质量方面入手,不断提升施工技术和工艺,坚决杜绝影响施工质量的不良行为,切实提高通信工程从业者对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本文主要分析通信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监管策略研究。
关键词: 通信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监管
DOI:10.12721/ccn.2022.15709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通信工程产品价值高,其效益由质量、造价与工期三个因素决定。通信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监管工作是以保证通信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为目标,以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为依据,以科学监督为手段,对通信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监管与指导。据此,本文以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监管基本方法为切入点,对影响通信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并提出质量控制的优化措施。

1、项目概况

本文所述的工程是对防城港本地某传输网工程开展项目质量监管服务。服务内容包括项目的进度控制、造价控制、信息管理质量控制、组织协调与监管等。工程投资较大,涉及的网路、线路、数据系统等内容多;工程设计的施工地点较为分散;项目中不同的施工内容由不同的施工单位负责;工程材料型号标准难以统一;工程涉及不同单位人员;项目施工过程中易出现作业时间矛盾、施工质量难以有效保障等问题。同时,工程中隐蔽项目较多,现场管理难度大,各项工作协调难度大,这对各参建方的协调合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通信工程施工阶段影响质量的因素

(1)监管人员方面,监管人员综合素养能力是保障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的前提。结合本项目分析,监管人员方面存在以下问题。通信工程项目监管人员整体素质能力较低,特别是技术岗位人员缺乏专业技术能力和相应的工作经验。同时部分职工的监管意识存在偏差,在具体实践中更注重经济效益,这对监管工作的开展产生较大的阻碍。监管人员在制定和实施监管机制过程中,存在监管目标不明确、监管重点未有效掌握的问题,使项目监管工作出现“有监管口号,无监管实际”的问题,难以实现项目建设质量目标。质量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部分监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未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合同标准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监管。特别是在材料质量管理工作中,监管不到位的问题频发,对有序、高质量开展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及项目施工质量提升带来了不利影响(2)通信工程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质量难以控制,且安全隐患极大。(3)施工技术不到位,受专业素质限制,部分施工人员无法较好地掌握施工流程、施工工艺,无法熟练操作施工设备,从而影响施工质量。(4)工程监理不严格,一般来说,施工监理是以第三方的身份根据相关规定标准对施工现场的一切活动和质量进行监理,查找不符合标准的质量隐患,但是很多情况下,由于专业水平不足、人员不够、时间有限等因素影响,监理完全未体现自己的价值,使监管工作无法真正落实到位。

3、通信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3.1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为了充分发挥通信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关键作用,通信企业需要根据通信施工工程的建设要求和标准,不断加大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力度,建立现代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体系,为相关工作提供重要机制保障。首先,在通信施工工程中,通信企业需要完善和优化相关制度,结合通信工程的管理方案和设计方案,了解和掌握整个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其次,在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的基础上,通信企业需要明确管理责任,并且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实现对通信施工工程质量的动态化管理与控制。最后,通信企业需要将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全面落实到通信施工工程的各个环节,在施工设备、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把握质量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及时解决通信施工工程中的质量问题。

3.2事中控制措施

施工单位质量控制工作的监管;工序质量活动控制点;施工现场巡视、平行检验、旁站跟踪检查;关键部位、隐蔽部位质量监管是事中控制的重要内容。只有将以上几个层面的工作做到位,才能控制好工程质量。1)施工单位质量控制工作的监管。质量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相关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同时,质量监管人员应引导和监督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与实施,并将工程质量影响因素纳入质量管理工作范围,以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监管质量。另外,质量监管人员应对施工工序及相关活动内容进行监管与审查,为相关工序的有效落实奠定基础。2)工序质量活动控制点。质量监管人员首先要对工程施工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预案,以提高问题响应效率。其次,质量监管人员应积极采用新材料与新工艺,并根据实际需求制定质量监管计划,以科学、合理地把握工序质量控制点,切实提高事中控制质量。3)施工现场巡视、平行检验、旁站跟踪检查。质量监管人员应有目的地开展监管工作,并在监管工作中及时发现、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质量监管人员应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对混凝土方质量、关键工序等进行监管,并做好详细记录。4)关键部位、隐蔽部位质量监管。质量监管人员应对关键部位、隐蔽部位施工数据进行整理和规律分析,以精准判断出工程项目质量问题,并探索导致问题的本质原因。总结关键部位、隐蔽部位的主要质量问题,最终提出优化对策。

3.3制定科学合理监理体系

通信工程监理体系建设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因为监理组织体系往前推进会涉及项目报批报建咨询与前期投资等阶段,再加上当前很多通信企业已相继应用BIM通信信息模型,通过集成各类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协同工作,整个项目周期均涵盖在内,在节约建设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以及缩短施工周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作用。所以,需要从多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监理体系。建立健全监理惩罚机制:通信施工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健全完善与项目监理内容有关的规章制度。完备的理论体系并非短期建立,需2~3年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积累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当前需建立健全总体层面监理标准规范,提升监理工作规范性,只有在该体系指导下才能使监理体系朝着多元化和包容性方向发展。同时,在深入研究分析我国施工监理现状的基础上对监理工作惩罚机制进行完善,强化监理人员责任意识,严格约束监理人员行为。若发现监理人员存在违法规章制度行为则需立即严厉处罚,发挥警示作用。针对积极反馈与施工质量有关问题并顺利解决的工作人员需给予奖励,激发监理人员潜在工作积极性。政府部门与通信监理部门以及监理企业工作人员深入研究分析建设项目,最大限度保障通信项目施工质量。创新监理服务方式:项目质量检查是通信施工项目监理重点,可以说整个项目最为紧要的事项即项目质量。

结束语

本文结合防城港某工程分析可知,当前通信工程项目施工中仍存在监管人员素质能力不强、施工材料质量不均等问题,阻碍了通信工程综合效益的提升。未来实践中,通信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监管工作应在事前控制环节中做好预测,在事中控制环节做好监管,在事后控制环节做好质量评估,为通信工程高质量发展及综合效益提升助力。

参考文献:

[1] 储玉龙.通信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分析与控制措施探究[J].智能通信与智慧城市,2021(9).

[2] 张朋辉.简析新形势下通信工程施工管理的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J].居舍,2021(26).

[3] 林新梅.基于BIM的某群体项目质量管理的实施策略[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4).

[4] 刘蒋锋,赵木生,李朗.新时期通信工程通信工程质量问题与对策[J].居舍,2021(23).

[5]唐诚江.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实践思考[J].福建质量管理,2019(7):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