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热能动力工程提升热电厂性能的合理运用探讨

张成国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和社会群众对资源环境的认识逐渐提高,想要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和谐发展,需要加强节能减排工艺的使用,在减少成本的基础上增加经济效益。热能动力作为耗能较大的工程,更要贯彻节能减排理念,实现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另外,热能动力工程在锅炉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因此,引进先进的除尘技术和施工工艺已是当务之急。当前,脱硫技术已经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并且节能减排效果良好。不仅能够增加工业的经济效益,还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电厂锅炉;热能;动力工程;发展
DOI:10.12721/ccn.2021.15900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人类对电能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电厂是生产电能的主要场所,对维护人类工业生产、日常生活有重要的意义。控制电厂电气设备运行质量,可以减少风险意外发生,提升电厂运行的稳定性,在保证电厂生产经济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1热能动力工程的概念

热能与动力工程主要研究热能与动力之间的转换问题,其研究横跨机械工程、工程热物理等多种科学领域。其发展方向多为电厂热能工程以及自动化方向、工程物理过程以及其自动控制方向、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方向、空调制冷方向、锅炉热能转换方向等,热能动力工程是现代动力工程的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能源方面的问题,作为热能源的主要利用工程,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2热能动力工程提升热电厂性能的合理运用

2.1直流系统接地应对措施

一是根据运行方式、操作情况、气候影响进行判断可能接地的处所,采取拉路寻找、分段处理的方法,以先信号和照明部分后操作部分,先室外部分后室内部的原则。二是在切断各专用直流回路时,切断时间不得超过3s,不论回路接地与否均应合上。当发现某一专用直流回路有接地时,应及时找出接地点,尽快消除。三是查找直流接地的注意事项:查找接地点禁止使用灯泡寻找的方法;用仪表进行测量工作时,必须使用高内阻电压表;当直流发生接地时,禁止在二次回路上工作;处理时不得造成直流短路和另一点接地;查找和处理必须由两人同时进行;拉路前应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止直流失电可能引起保护及自动装置的误动。

2.2充分分析供热改造带来的影响并采取措施干预

电厂以及参与供热改造的相关单位,应从设计、制造、施工、验收、运行、维护、检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地严格把控,逐项检查,以专业的眼光进行分析,找出一切不合理的地方,考虑改造带来的影响,发现问题解决一个,不可拖延。组织电厂工作人员仔细学习工作改造所带来的运行方式的改变,明确各种参数在不同情况下的合理调整范围,明确不同设备在新的运行方式下的合理运行周期和维护标准,落实一旦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印发安全操作手册和应急手册,确保电厂相关工作人员人手一册。

2.3加强现场控制,排除危险因素

加强防误装置建设,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自动监测装置加强监控系统建设。对现场机组控制过程中的管道标志、阀门标志进行全面整理、统计,补齐缺损,修改错误标记;对电气设备的闪光电源接入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完善电源开关位置指示灯功能;为工作操作人员配备对讲机、绝缘手套、绝缘靴、测温计、电气工具等专业操作工具,并对上述装备进行详细检测,确保装备质量、状况等完好无损且可正常使用;做好现将安全管理,降低外在因素,如气候、环境等因素对现场安全的影响。

2.4完善设备设施

电厂供热运行中,为降低危险事件的发生,必须不断完善各供热机组的设施,特别是杜绝抽气管道逆流现象的发生。电厂可选用倒链拉开的方法,保证机组在抽气供热过程中的压力差可与气动逆止门前后压力差保持一致,为减少机组内部阀门之间的前后压差,还可在设备外部采用增加重力锤的方式,可在供热首站联箱前的电动蝶阀前加装排空气电动门,能有效降低真空跳机现象的发生几率。

由于冬季气温过低,且机组容积较大,与两个冷凝器的蒸汽空间相当,加重了蒸汽雾现象的发生机会,会阻碍对管道内空气排净是否完全作出准确判断,因此,在切换运行机组过程中,必须对冷凝器进行排雾操作。对机组的供热抽气观点各放水、放气阀门进行不断检修,确保各阀门正常运行,关闭后无内漏,防止管道内冷凝,压力降低形成真空吸入空气。

2.5提高锅炉风机效率

风机是锅炉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厂锅炉的正常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叶轮来获取风能,同时将机械能转换为气压,燃气进入锅炉,燃气扩散,燃料完全燃烧。但是现阶段我国锅炉风机经常出现问题,这是由于许多发电厂锅炉车间的环境恶劣,增加了运行锅炉设备时风机的工作时间和强度。因此,为了提高风机的运行效率,将引入热能和动力工程来增强风机的承载能力,有效解决电厂锅炉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6优化供热运行模式

主要考虑到本供热系统供热半径长、负荷集中在中后端,供热系统采用目前国内外较为先进的分布式变频系统供热。分布式变频供热模式:热源循环水泵的扬程选择时,只需考虑热源内部及前端用户的压力损失,在用户内设循环水泵,其扬程根据用户需要确定。用户循环水泵根据用户实际耗热量,从热网中“抽水”供热,换热后将回水送回电厂汽-水首站。形象地讲,分布式变频供热系统改变了传统供热系统中电厂“送水”至用户的模式,转变为用户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热量向电厂“要水”的模式。

结束语

电厂供热是一项惠及民生、国家大力扶持的大型项目工程之一,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并为用户实现可安全、经济的供热过程,同时也实现政府、企业和人民共赢的共同愿望。各企业间应通过各种信息平台互通有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全面实现电厂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任皓雪.电厂供热工程节能改造方案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2):17-18.

[2]任国旭.电厂供热运行中易出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3):386-387.

[3]王思博.电厂供热运行中易出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21):316-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