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气象服务社会化背景下专业气象服务发展探讨

​彭聪 李丹

湖南省湘潭市气象局,411100

摘要: 我国的气象服务体系包括多项气象服务,涵盖气象科技服务、天气预报服务、专项科研、公共决策等。气象服务是我国气象部门工作的核心,也是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气象行业的用户提供气象服务,并根据广大用户需要,针对性地提供科学的定制服务。气象用户分布在不同行业,在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气象工作者提出了多样的研究课题,需要通过有效的科研和工作措施来满足不同行业的气象需要。通过对气象服务需求的梳理可以发现,天气预报是最为普遍的需求,目前我国气象服务的主要业务是精细化、网格化的天气要素预报,也是未来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专业气象服务;社会化;服务发展;多元化
DOI:10.12721/ccn.2023.15709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服务贸易市场化趋势的加快,特别是新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气象服务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和严峻挑战。进入新时代,我国气象企业迈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2015—2016年,中国气象局适应气象服务体制改革,逐步开放气象信息服务市场、鼓励社会企业参与气象仪器研发生产、规范防雷检测资质管理,培育气象服务市场主体,促进气象产业有序发展,并于2020年进一步开放气象服务市场,降低门槛条件、简化申请程序,为国内商业气象市场注入了政策活力,2020—2021年两年间全国新注册成立气象相关企业1.52万家,较2019年底企业数量1.15万家增长了132%,国内气象相关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成为推动我国气象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1气象服务社会化发展的机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气象信息可以帮助越来越多和天气密切相关的经济部门和企业。广为熟知的“德尔菲气象定律”认为投入气象服务1元,有效利用气象信息趋利避害后,便可以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计算出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专业气象服务需要寻找气象需求与供给的结合点。对于交通行业,雨、雪、冰冻、浓雾等都是交通安全高影响气象灾害,道路交通气象研判分析、预警提示和灾害预防处置等需要专业气象服务的支持。对于电力行业,闪电雷暴、降雨、降雪、低温、大风等会造成输电线路覆冰、电线舞动等,给电网带来灾害。对于农业而言,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作物生长发育趋势、农事活动气象服务等信息需求量大,对特色农作物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当今诸多行业对专业气象服务有着十分迫切的需求。

2当前我国气象服务的现状及问题

2.1气象预报信息还不够精确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普及了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并且包含基层台站在内能够开展全天候24小时连续气象观测,而且能够积极使用天气雷达、气象卫星、高空探测等技术作用于气象要素,开展天气现象信息的全面监测和数据收集。但是,我们所在的地球大气环境,每时每刻都处在变化之中,我国气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在进行分析判断气象观测数据信息时,或多或少会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导致专业气象数据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或是时常会遇到气象观测设备故障等问题,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观测气象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影响气象服务的质量

2.2专业气象服务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专业气象服务属于气象科技服务的一部分,和气象基础业务相比,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气象基础业务部门的人员队伍学历高、专业能力强,但专业气象服务的从业人员中具有较高气象业务科技能力、懂经营、善管理的带头人和具有较强专业服务能力的人才非常缺乏,部分聘用人员学历也偏低.

3气象服务社会化背景下专业气象服务发展策略

3.1在气象服务中应用大数据

大数据被誉为信息时代的“煤炭资源”,推动着行业创新变革。深入挖掘和分析大数据,才能从海量的数据中获得“为我所用”的资源。气象行业数据庞大,包括气象预报、气候变化等,通过大数据对气象数据和气象事件进行分析,能够有依据地预测未来。气象大数据由气象观测系统和气象业务部门多元化的信息生成,通过信息收集和交换,能够生成专业的数据识别元素,并且能够控制气象数据产品的服务质量,满足各行业的需求。

3.2加强管培,提质人才资源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一部好的融媒体气象服务产品,离不开前卫精心的设计,审美独到、功力深厚的图片和视频制作功底,能把握各类产品语言风格的文字编辑能力等等,这对产品设计及制作者提出了高要求,为了推出更多更好的融媒体气象服务产品,气象部门应加强管培,提质人才资源。

3.3反馈分析,创新智能化服务体系

想要提升气象服务水平、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需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对各项气象信息进行反馈和分析,通过创新智能化的服务体系优化现代农业的发展。1)同步提高气象服务意识,通过为农业提供前瞻性和智慧化的全程服务,建立新型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提高气象信息的时效性;2)不断努力创新气象服务的新产品核心技术,利用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形成可视的动态化气象服务系统,帮助农业工作者随时随地了解气象资讯。

3.4进一步整合资源,建设全媒体发布平台

全媒体融合总体业务流程主要由策、采、编、发、追、评组成,未来海南省气象服务中心计划建立全媒体生产的“一次采集、多种生产、多元传播”集约化采、编、播、管、存业务模式,构建适应融媒体生产的采编发网络和采编发流程,精心设置组织架构,形成“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媒体传播”的工作格局,实现统一策划、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渠道传播的闭环运作。

3.5打造特色,提供定制化服务内容

传统的农业气象服务无法为农民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但随着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需向农业工作者提供多样化的气象服务。例如,可对农田的小气候系统从风速、风向、空气湿度及大气压力等各气象要素进行全天候的监测,并建立与计算机系统相配套的专业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对气象数据的科学准确分析,进而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形成特色化和定制化的农业气象服务;还可通过立体化布网的方式对异地气象信息进行遥感监测和数据监控,主动开发手机客户端,帮助农业工作者实时查看气象数据,并对气象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形成气象物联网,从而为农户定制差异化的气象服务信息,进而提高气象服务的指导价值和服务水平。

结束语

气象服务社会化的背景下,气象部门要在气象服务业务体系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专业气象服务的部门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认真把握专业气象服务的发展趋势,紧跟国家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步伐,积极促进专业气象服务向部门合作转变、向市场参与和监管者转变、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以及向基于影响的行业服务转变,由散点式服务向集约化、品牌化服务转变,助力专业气象服务实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泽荣,长治市智慧气象综合业务平台.山西省,山西省长治市气象局,2020-10-31.

[2]张远新.关于做好专业气象服务的一点思考[J].农家参谋,2020(19):161.

[3]田慧,汤光玉,邓战满,刘越屿,刘林.法治背景下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防御服务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20(15):195-198+203.

[4]田涛,黄萍,邱美萍.需求视角下汕尾市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优化策略[J].农技服务,2020,37(05):99-100+102.

[5]钱辉,张健,康文英,李月英.城市供热专业气象服务平台开发与应用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20,4(09):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