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叙事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张春芳 于帆 张翠梅 董叶子

北京市海淀医院,100080

摘要: 目的 分析采用个性化的叙事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48人为本次研究对象,实验时间是2022年1-5月。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2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叙事心理干预法,后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症状自评量表、生活质量表评分。结果 研究组干预前后症状自量表的评分低于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前,同时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叙事护理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消除负面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叙事护理;急诊科;护理管理;效果分析
DOI:10.12721/ccn.2022.15711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护理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叙事管理是指将工作生活经验通过说话的形式将其变成具有现实价值的一种方式。其实就是将人文关怀投入到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中,学会聆听患者、学会同情和同理心,从而取得患者信任,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1-2]。急诊护理的工作具有高强度性和不确定性,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下,护理人员内心会存在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特别是对于已婚已育的年龄阶段的护理人员加上家庭的琐事会压得护理人员闯不过气来,因此需要护理人员要有强大的心理应激能力以及应急处置管理能力。本文主要是探讨叙事护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了今后如何高效的进行急诊科护理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48人为本次研究对象,实验时间是2022年1-5月。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24人,年龄都在24-39岁之间,学历都为本科学历,职业年限在5-15年,职称有主管护师10人、护师6人,护士8人。本项研究都是在研究对象自主同意的情况下开展,本着自愿的原则。两组在一般资料比较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符合对照研究要求。 

1.2研究方法

两组护理人员的急诊任务一致,在同一病区工作。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但是研究组在试验期间定期进行了叙事心理干预,主要通过小组分析、心理座谈会、心理疏通等形式。每隔两周进行总结及时调整方案。最后将两组护理人员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生活治疗评分进行比较。

1.2.1正确引导护理人员进行叙事。通过让其讲述优秀的护理人员的典型护理事迹,发现在困境中积极引导协调的方法,减轻自身畏惧困难的心理[3]

1.2.2进行情感宣泄。急诊科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大多会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叙事化的方式能引导人员将自身的情感进行宣泄,更清楚的了解自我感受。在其叙说过程中不要打断,完整彻底的发泄,引导采用积极正面的态度去寻求解决的办法[4]

1.3.3同理心式聆听

认真聆听护理人员对于自己工作生活养育孩子中的各种焦虑和恐惧,学会用同理心去聆听而不是嫌弃或者嘲讽。并且当护理人员叙事完后可以适当的对其给出一些指导或情感回应,最大程度的让护理人员得到情感的宣泄以及获得情感的结盟[5]

1.4评价标准

干预前后将两组护理人员的症状自评量分、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收集。本次症状自评量分主要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敌对以及抑郁项目,每一个项目1-5分。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的种类很多,在本研究中只统计总积分。研究对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打分,打分过程没有外界干扰。

1.5统计学方法 

对文中涉及的所有数据都导入装有统计学软件SPSS22.0的电脑进行专业人士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其中研究组在干预前后其自身症状量表评分都获得了明显的改善,其中抑郁、焦虑、偏见等评分在干预前后差异较大,然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没有什么变化。研究组在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详细数据见表1、表2

表 1:两组护理人员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比较(x̄±s)(n=24)106.png

表 1续表:两组护理人员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比较(x̄±s)(n=24)107.png

备注:研究组干预前后差异P<0.05,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干预后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表2:两组护理人员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n=24)108.png

3.讨论

叙事干预管理为护理人员营造了良好的发泄平台,能很好的鼓励护理人员将内心真实的情感和困扰表达出来,通过表达叙事的过程中,其本人或者聆听者能帮其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有效的帮其缓解或者解决[2]。本次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研究组通过叙事干预,明显提升了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通过叙事管理能清楚的了解护理人员面临的困境是什么、情感困惑等问题,通过聆听者的科学引导能改善其孤立无援的焦虑状态,充分让其感受到他人带来的温暖、相信自己的能力减轻其内心的痛苦和困扰,从而提高其护理质量和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采用叙事干预护理能有效改善该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和缓解其心理压力,还能有效的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提高其对自身工作岗位的认同,激发起对工作的热爱,从而创造更多的工作价值。

参考文献

[1]田金满, 张婧婧, 史楠,等. 叙事护理联合思维场疗法在首诊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 27(21):5..

[2]张婷, 王丽萍. 叙事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家有孕宝,2021,3(18):142.

[3]黄砚萍. 中医药在慢病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叙事护理提升慢病管理品质-" 慢病管理与叙事护理"专栏导读[J].  2022(11):1,1.

[4]徐誉珍, 韩琳, 李丽,等. 二级和三级医院护士叙事护理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全科护理, 2022, 20(10):4.
[5]黄辉, 刘义兰. 叙事护理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