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拟人化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

张丽丽

黑龙江省冶金设计规划院

摘要: 建筑设计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埃及金字塔到希腊女神像,再到现代的抽象人物神态模拟类建筑,无一不像人们展示着建筑设计的魅力之处。纵观古今建筑,拟人化设计手法的应用都十分广泛,建筑设计师通过模拟真实人物的表情或形态动作等,将象征人类情感的元素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再经过建造施工,最后用建筑向人们表达着各种各样的思想和情感。以下本文简要分析了拟人化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相关内容。
关键词: 拟人化手法;建筑设计;应用
DOI:10.12721/ccn.2021.15700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设计的形式发生了许多改变,其中拟人化设计手法由于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和辨识度,能够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人们无声展示某种思想,而且还有很高的欣赏价值等优势,一直以来都备受设计师喜爱。发展到现代时期,拟人化建筑从具象的设计风格逐渐增加了抽象的设计内容,许多拟人化建筑也不再单一地表达一种思想,而是更加侧重于个性化标识,让人们通过拟人化设计获取独特的观赏感悟,这使得拟人化建筑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1. 建筑设计的重要意义

建筑设计实质上是为了突显一种象征意义,所有建筑设计都融入了设计师的情感,都是具有灵魂的模型,拟人化建筑设计手法就是一种典型代表。人们的生活中充满着各式各样的建筑,而根据不同的建筑使用需求,人们需要做出不同的建筑设计,建筑设计与城市、建筑设计与社会、建筑设计与人们的生活之间,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此可见,建筑设计在人类社会中意义重大。

1.1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建筑可以说是城市的主体,而城市则是建筑的载体,城市是人们为了生活而开发的空间,建筑则是实现组成城市的基本单位,所以二者是紧密相连的,相互影响的,建筑设计对于城市乃至国家的发展而言都具有至关重要意义。建筑包括的专业内容很宽泛,比如绿化、交通、空间以及房屋等,都属于建筑的范畴。而拟人化手法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可以扩展到各个领域当中,实现对城市全方位文化层次的打造和构建,比如将绿化园林设计中就有很多是将景观植物修剪成欢迎手势的人物形象,清晰地向人们展示着城市对人民的欢迎态度。由此可见,建筑设计对于城市形象的树立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特别是拟人化建筑设计,更具感染力和象征性。

1.2建筑设计与社会文明的关系

不同时代对于建筑设计的内容通常都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从这点上来看,建筑设计可以说是社会文明的体现,通过研究一座有代表性的建筑,基本上可以了解这个时代的艺术水平,同时也能窥探这个时代社会的文明程度,人类时代轮回千年,子孙过了一代又一代,而建筑则是可以长久留存的,虽然建筑本身不会引导社会文明的发展方向,但是社会文明的发展会直接导致建筑设计形式发生改变,所以建筑实际上就是时代的产物。比如当今人们所看到的大量佛祖建筑,就是在佛教盛行的时期所建立的,即便这些建筑本身并没有说话,但是通过拟人化的建筑设计,人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些建筑是在宣扬佛教思想,引导人们虔诚膜拜。由此可见,建筑设计所承载的社会文明意义也是十分重要的。

1.3建筑设计及与人类的关系

就当代社会而言,人们的每一项日常活动都身处建筑当中或者建筑之间,作为具有高等智慧的人类,对于建筑设计具有很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建筑设计可以说是服务于人类的,但是反过来,建筑设计的形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2. 拟人化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拟人化手法在建筑平面、立面、剖面中的应用

2.1.1 建筑平面拟人化设计

西方哥特式教堂的建筑平面一般都为拉丁十字架的形式,这在外形上与基督受难时的十字架相吻合,我国古代女皇帝武则天的墓地其总平面的设计采用的也是拟人化手法,陵墓地宫的梁山北峰相对较高,其前面的两峰与女乳形似,神道则和人体脊柱相似,远观整个陵墓的平面就如少妇平躺。

2.1.2 建筑剖面拟人化设计

鼓楼是我国传统的地方性建筑,鼓楼主要用于集会议事以及举行活动,处于侗寨的核心地位,鼓楼的剖面以及立面就是以人形为模拟对象进行设计的。贵州黎平县岩洞鼓楼的剖面就形似一老翁。

2.2 拟人化手法建筑立体表达方面的应用

建筑立体表达的拟人化手法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的局部构件柱式的人体隐喻、建筑物群体的动态组合、建筑个体的拟人化表达以及建筑物对人体面部表情的刻画。如,早期的希腊文化中除了有具象的希腊女神柱之外,还有大量的抽象简化的人像柱构件,即用柱式来隐喻人体,帕提弄神庙的柱式就是其具体表现。而我国建筑中的柱式也有人像柱的存在,汉代画像上的人像柱就是一个代表。建筑设计在采用拟人化手法时,建筑本身就具有了人类的感情色彩以及生命力。由于建筑物的体型较大,这就使得建筑物在进行人的面部表情刻画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果在建筑设计中要求有表情的刻画时,可选择采用建筑物的局部构件如窗户、装饰物、大门等的组合来表达人物的表情。

2.3 同一建筑中拟人化手法表达不同的联想

由于人们的欣赏角度以及鉴赏水平的不同,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建筑物产生的联想往往也是不同的。我国苏州的古典园林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苏州园林的建造所采用的艺术手法能够产生移步换景的效果,随着游人的行走,从不同角度所欣赏到的景致各不相同,景致所引起的心理感受也是各有不同。我国古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也很好的例证了从不同的空间角度所欣赏到的景观效果是不同的,而当前的建筑作品中,采用拟人化手法而让欣赏者产生不同联想的建筑物也有很多。例如,东莞城区的中国工商银行的东城支行建筑物,远处观望,就是一栋简洁有序的现代建筑物,没有引人入胜之处,然而以东城东路的方位看过去,就变成了与美国高举右手的自由女神像神似的建筑物,其在建筑设计中采用的就是拟人化手法,从不同角度对建筑物进行不同的拟人化处理,从而使人在不同角度观看时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感受。

3.结束语

经过以上分析阐述可以发现,建筑设计在人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拟人化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核心手法之一,其作用更是不言而喻。而且拟人化设计手法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发展到当前时代经历了长期的考验,说明其应用价值是非常高的,所以相关建筑设计人员要对此给予高度的关注,充分掌握拟人化建筑设计手法的技术要点,并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和实际设计实践,不断创新和完善设计内容,以创造出更具可观赏性的、更具代表意义的特色化拟人建筑设计作品,为我国建筑设计行业水平的提升提供借鉴思想,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秀英. 微探建筑设计中拟人化手法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 2016(53).

[2] 李虹[1]. 拟人化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解析[J]. 江西建材, 2015(5):15-15.

[3] 张舜. 拟人化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 2017(48):83-84.

魏伟. 略谈建筑设计中拟人化手法的应用[J]. 中国房地产业, 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