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朱焕男1 张国兰2

1.北京市顺义区天竺镇卫生院,101312;2.北京京顺医院,101312

摘要: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全程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84例进行本次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全程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疾病知识掌握评分、自我护理管理评分。结果 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护理后比较,研究组<对照组(P<0.05);疾病知识掌握评分、自我护理管理评分护理后比较,研究组>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可控制血糖水平,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推广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全程健康教育;糖尿病;血糖水平
DOI:10.12721/ccn.2023.15701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障碍导致,临床以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为典型表现[1]。糖尿病是导致心脑血管、肾功能衰竭等发生的重要原因。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对改善患者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极为关键。糖尿病因病情长,患者对疾病掌握少、依从性差,自我护理能力弱等,影响病情康复。健康教育是临床新型的护理模式,本次研究以84例糖尿病患者为例,探究全程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现对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2021年2月~2022年2月;对象:84例糖尿病患者。纳入标准: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对研究目的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沟通障碍患者,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2]。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组如下:①对照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38~67(46.28±5.17)岁,病程:1~10(6.88±1.27)年;②研究组: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31~69(46.31±4.19)岁,病程:1~12(6.91±1.31)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即患者入院后,评估患者血糖水平,叮嘱患者遵医嘱用药,向患者详细说明用药的剂量、时间等,对于注射胰岛素患者,告知其相关的注意事项,为患者制定个体化饮食干预,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摄入,避免进食后血糖水平过高,此外,要少食多餐,控制热量摄入,均衡饮食,叮嘱患者家属做好患者的监督工作等。

研究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全程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①疾病知识宣教:患者入院后,掌握患者的身体情况,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等,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结合患者个体差异性,采取定期组织讲座、向患者免费发放预防糖尿病疾病知识手册、医院宣传栏板报等多种形式,向患者宣教糖尿病发病的原因、治疗方法、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②心理健康教育:糖尿病因治疗时间长,患者依从性差,治疗期间容易出现烦躁、焦虑等多种不良情绪,影响康复效果,护理人员要分析患者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针对具体患者,结合实际原因,通过营造良好的就诊环境、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答疑解惑等多形式,缓解患者不良心理。③运动宣教:结合患者喜好,为患者制定相关的运动方案,如慢跑、太极拳等,叮嘱患者运动量适宜,一旦出现心慌、四肢无力等,需要即可停止运动,可服用少许食物,安静休息。④定期随访: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每周对患者进行1次随访,纠正患者日常生活中的错误行为,叮嘱患者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定期检查患者血糖情况,并结合随访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1.3指标标准

(1)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应用疾病知识掌握调查表评估(我院自行拟定),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疾病知识掌握越好。(2)自我护理管理能力评分:应用自我护理管理能力量表(ESCA)评估,百分制,分数、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为正比关系[3]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工具为SPSS27.0,t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x2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α=0.05,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结果

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护理前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研究组<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血糖水平组间比较结果(x̄±s,mmol/L)7.png

2.2评分指标对比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评分、自我护理管理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护理后各评分指标比较,研究组>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评分指标比较结果(x̄±s,分)8.png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呈升高趋势,若血糖水平长期、持续升高,可累及多器官(心、眼、肾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4]。目前,糖尿病尚未有效的根治方法,多通过药物治疗控制血糖水平。此外,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对血糖水平控制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在积极治疗期间,辅助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教育活动,让患者能自己采纳有益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从而最大程度减轻对健康造成威胁的因素,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张芹英[5]研究中指出,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能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应用效果显著。对本次研究结果分析,相比对照组,研究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更低,患者疾病知识掌握评分更高(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上述报道具有一致性,再次证实了全程健康教育应用的高效性。自我护理管理能力评分比较,研究组>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全程健康教育的开展,可以让患者对疾病知识有更深入的掌握,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升。本次研究不足在于观察时间短、纳入样本量少,未对依从率、满意度、生活质量等改善情况分析,今后可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成效确切,可作为重要干预模式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娄英姿.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1):1977-1980.

[2]瞿冬静,周俊萍.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智慧健康,2022,8(15):174-176.

[3]王桂琴.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08):35-37.

[4]刘萍.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5):129-130.

[5]张芹英.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20,23(05):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