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气系统在建筑中的功能和作用
1.1供电和配电
电气系统是建筑物内外部供电和配电的主要手段。在建筑物进入供电系统后,电能通过变配电所进行变压变化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工业和商业需求。配电装置可增加电流或是减少电流以供应不同电气设备的需求。
1.2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是一种电气系统,目的是为建筑、公共空间和实验室等提供充足的照明。它通常由灯具、支撑和控制装置、配电装置、电缆和电源电缆组成。照明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适当的照度,以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的照明需求。
1.3安全系统
安全系统中的火警探测装置可以及时监测到火灾或烟雾,并发出警报以通知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同时,安全系统还可以集成自动灭火系统,如喷雾系统或气体灭火系统,以迅速控制和扑灭火灾。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安装摄像头和监控设备,实时监控建筑物周边和内部的情况,提供视频录像、存储和回放功能,为安全管理和调查提供有力的依据。
1.4通信设备
建筑物内的电话系统可以提供内部通信,使得建筑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可以方便地相互联系。同时,它还提供对外通讯,让人们可以通过固定电话进行通话和留言。随着现代化的建筑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建筑物内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和网络线路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们能够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以方便人们上网、传输数据和进行各种网络服务。
2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绿色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方法
2.1能源评估与需求分析
首先,收集建筑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能源使用历史数据,包括电力、燃气和其他能源的消耗情况。这可以通过建筑设备使用记录、电表读数、账单等方式获取。利用收集到的历史数据,建立能源预测模型来预估未来的能源需求。这可以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回归分析等技术,为设计提供合理的能源需求预测。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确定电气系统的需求。这包括室内灯光、空调、通风、安全系统等方面的需求。不同功能区域的能源需求可能不同,需要进行细分和分析。识别建筑中存在的能源浪费问题,如不合理的照明安排、电气设备的能耗过高等。通过能源浪费评估,明确可能的节能改进点。根据绿色建筑的目标和要求,制定能源节约的目标和指标。这可能包括减少能源消耗某个百分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占比等。
2.2灯光设计与控制
将低效能的灯具替换成高效能的LED照明,是减少照明系统能源消耗的最基本方法。LED灯具不仅可选比较接近自然光的色温,还是更耐用和高亮度的选项。替换灯具时需要注意选取适配的光源和驱动电源。照明设计要区别各个房间的不同需求,不同场所要配备不同类型的灯具。在需要明亮照明的区域使用较亮的灯具,在较暗或是只需要夜间背景照明的区域使用反光率较高的墙和地面。这样可以显著地节省电力。通过合理的布置和利用建筑外墙中的玻璃、窗户等建筑元素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设计合适的窗户面积、位置,可让自然光进入到室内,降低白天照明系统的负荷。传感器控制技术可以帮助避免空房间一直开着灯浪费能源,或提供超出需求的照明。通过安装传感器控制系统,使得灯具能够根据人们在房间中的活动情况自主调整。通常使用的是热传感器和光传感器来检测人的活动和房间的亮度,从而控制灯光。
2.3空调与通风系统的优化
选择高效的空调和通风设备,例如能够调节温度和湿度的可变制冷剂流量系统、高效风机和节能型冷却塔等。这些设备与传统的设备相比,具有更高的能效比,可以减少能源消耗。根据建筑的使用需求和舒适度标准,合理设定空调系统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范围。将温度调整到稍高或稍低的舒适范围,即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同时满足舒适度要求。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室内温度、人员活动情况和室外气象条件,智能地调整空调和通风系统的运行。例如,使用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来实时监测室内环境,根据需求自动调整设备的工作模式、温度和风速等参数。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自然通风来降低空调系统的使用量。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的窗户、通风口和气流路径,使得室内空气可以获得充足的自然通风,减少对空调的依赖。定期对空调和通风系统进行维护和清洁是确保其高效运行的关键。堵塞的过滤器和蒸发器会影响空调的效能,而积尘和污垢则会降低通风系统的效果。定期检查和清洁可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节能。
2.4可再生能源的整合与利用
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光伏电池板可以安装在建筑的屋顶、立面或周围的土地上,通过收集太阳能来供电。光伏系统可以为建筑提供部分或全部的电力需求,减少对传统电力网的依赖。利用风能产生电力是另一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在适宜的地理条件下,可以安装风力发电机来收集风能。建筑的屋顶或附近的空地可以用来安装风力发电机,为建筑供电。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的稳定温度来提供建筑的制冷和供暖需求。通过地下管道循环流动的水或其他传热介质,可以将地下的地热能转移到建筑内部进行室内空调。地源热泵系统利用了地球的热能,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生物质能包括植物和动物的有机废弃物。利用生物质能作为替代燃料,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在适宜的地理条件下,可以利用水力发电来产生电力。通过建设水轮发电设备,利用水流的动能来转动发电机,将水能转化为电能。水力发电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
2.5能源储存与管理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储能系统可以将多余的电力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目前常见的储能技术包括蓄电池、储热系统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等。这些系统可以帮助平衡能源供需之间的差异,减少对电力网络的负荷,并提供应急备用能源。智能电网(SmartGrid)是一种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电力系统,可以实现有效的能源管理和优化。通过智能电网,建筑可以与电力网络相连,实现能源的智能交互和控制。智能电网可以根据实时需求和电力价格的变化,自动调整建筑的能源消耗,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和优化供需平衡。能源管理系统可以监测、控制和优化建筑的能源消耗。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能源管理系统可以识别能源浪费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这种系统可以对建筑设备、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等进行集中控制和调度,实现能源消耗的最优化。智能家居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建筑中的各种设备和系统连接起来,实现集中控制和优化。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根据居住者的习惯和需求,自动控制照明、空调、家电等,实现能源的智能管理和节约。能源回收利用技术可以将建筑中产生的废热、废水等能源资源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结语: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绿色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是迎合当今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绿色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不仅有助于降低能源成本和运营成本,还提供了一个舒适、健康和环保的室内环境。这种设计理念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高震.“双碳”背景下绿色建筑设计与发展探索[J].中国高新科技,2023(06):91-93.
[2] 胡小娟,王彩云.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及技术措施[J].工业安全与环保,2021,47(01):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