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意义及路径

王兴梅

山东省招远市委党校,山东招远,265400

摘要: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具体要求。坚定制度自信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征程上,我们需要从政府、社会、个人层面共同筑牢坚定制度自信的铜墙铁壁。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DOI:10.12724/ccn.2024.15706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古人云:“凡将治国制度不可不察也”,习近平也曾指出:“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纵观人类历史上世界性大国的崛起,首先是源于国内制度的崛起,而制度自信是制度崛起的思想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也先后向全党和全社会提出了坚定制度自信的具体要求。对坚定制度自信的意义及实践路径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重大意义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的正确道路。制度是道路方向的根本保障,所以这条道路需要我们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制度自信。坚定的制度自信不仅能够使我们始终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变道、不改向,也能够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激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强国建设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定制度自信,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而更好的发挥制度伟力和效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保障作用;制度自信有助于弘扬中国精神。坚定制度自信为我们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供强大的激励作用,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制度自信有助于凝聚中国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能够使全国人民增强民族自信,更加团结,从而凝聚起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三)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现实需要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各种风险挑战纷沓而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防范化解国内国际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堡垒和保障。只有坚定地制度自信,才能确保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而确保意识形态安全,为我们化解风险挑战提供基础保障;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应对风险挑战的制度威力,赢得主动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实践路径

当前,我们正在向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奋勇迈进,在新征程中,更需要坚定制度自信,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效能,确保如期实现。坚定制度自信需要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入手。

(一)持续完善制度,筑牢自信根基

任何制度都有一个动态演进、发展完善的过程,制度自信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而不断巩固。一是“勤打补丁”,堵上制度漏洞。在第二个百年征程中,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一些领域尤其是新领域相关的制度还没有建立或者完善,我们必须根据具体实践,对这些制度漏洞和短板进行填补。二是“实时升级”,优化制度性能。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随着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进步及时完善更新推出性能更优的新版本。三是“适时卸载”,保持制度效能。随着具体实践的不断发展以及时间和时代的推移,一些制度已经明显滞后,不能发挥效能,甚至更不上时代的发展,在发挥作用上已经成为摆设,或者有些制度已经明显与宪法或者相关法律不相符甚至相抵触,必须要及时清理这些制度,及时制定新的符合时代发展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制度。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制度认同

制度自信不会在人民心中自然生成,要让制度自信在人民群众心中扎根,就需要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作用,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进而坚定制度自信。一是发挥媒体力量,加强制度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全方位无死角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宣传,让人们充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二是聚焦重点群体,强化制度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必须重视对这一群体的制度自信教育,要把制度自信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青少年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握中国制度科学内涵。同时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制度教育力度,可以在各大媒体平台开辟专版、专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系统完善的介绍与宣传,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纳入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当中,推动制度自信入脑入心。通过长期坚持、久久为功的宣传和教育,真正把制度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强化制度意识,尊崇执行制度

制度意识是坚定制度自信的基础,当前社会上不少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了解,缺乏制度意识。一是要敬畏制度。党员干部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拥护者,应具有无比坚定的制度意识。然而目前,有部分党员干部视制度为摆设,视而不见,掩耳盗铃,漠视制度、不遵守制度、违背制度。因此,党员干部要通过全面系统经常性的学习,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真正做到敬畏制度、遵守制度。二是要严格执行制度。制度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就会沦为一纸空文,进而影响到广大群众的制度自信。所以党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带头严格执行好党的各项制度。

参考文献:

[1]张晨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21.

[2]杨斯涵.坚定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2.

[3]汪亭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何拥有强大生命力[J].人民论坛,2019.

[4]宇文利.新中国7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J].学术论坛,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