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时代背景下影响民办高校护理专业学生择业的相关因素分析
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影响其就业择业方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社会、高校和学生个人等三个维度。社会公众对护理专业的认可度、对护士工作的正确认识,是影响护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职业认同感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就业指导等相关的教育也是影响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关键环节,学生本人的性格特点、职业规划、成长经历、家人同学的从事职业、择业观就业观也会影响到学生本人的职业选择。
表1您的性别(N=300)
从研究对象的调查数据显示,护理专业学生女生据多,占据了总人数的89.2%,男生仅占10.8%,由此可见,在职业选择上,女生更能接纳护理专业,选择此专业的男生相对较少。
表2您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是什么(N=300)
在为什么选择护理专业这项调查中,位居首位的是热爱本专业,占调查总人数的32%,位居第二位的是就业比较容易,占调查总人数的27%,位居第三位的是家人的建议占总人数的26.3%,另外别人推荐、专业调剂、其他等分别占了调查总人数的6%、5.7%以及3%。由此项数据可以明确看出,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首先还是考虑个人爱好,对职业的喜欢;影响学生选择此专业的额第二大原因就是因为好就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会还是能够比较理性的选择职业,与以后的就业密切相连,带有明显的就业针对性。
表3您是否有家人从事医护相关的职业(N=300)
在学生家人从事的职业调查中,35%的学生家人有从事护理专业相关的工作,39.3%的学生家人有从事医学相关的工作,25.7%的学生家人从事的工作与医学、护理并不相关。
表4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您择业产生的影响(N=300)
在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择业影响调查中,占调查总人数的29%认为影响是正面的,更加坚定了从事本专业的信息,23%的同学人卫影响是负面的,萌生了放弃从事护理专业的想法,尚有48%的同学认为基本没有收到影响。
表5毕业后你是否还愿意继续从事护理专业工作(N=300)
根据表5调查数据显示,在参与调研的同学中有126名同学也就是42%的同学表示愿意继续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不愿意继续从事护理专业工作的同学6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1%;而表示都可以的同学大约有37%,即111人表示是否继续从事护理专业的工作都可以。由此数据可以看出,比较热衷于护理专业的学生进展本专业人数的42%,也就是超过半数的同学可能要放弃护理专业或者可从事也可不从事护理专业相关工作。这对于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防控还是常态或者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常态化的当前社会大环境,护理专业从业人员多少对于社会的安全稳定还是会有很大影响的。
二、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护理专业学生择业的策略研究
鉴于以上各方面的影响原因,作为高校,尤其是在新时代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更应该有针对性的对护理专业的学生加强教育引导,助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职业认同感,提升专业自豪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育工作:
(一)学校层面,提升学生从业能力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学科针对性。
一方面,增加实践课课时数。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实践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个人成长的关键因素。通过增加实践课课时数,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走出校园、进入医院即时进入护士角色、实现社会角色转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信心。
另一方面,优化课程设置。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设置医院内护士岗位所需专业知识紧密相关的护理专业基础学科、相关学科课程,坚决杜绝专业人才培养中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2、深化校医合作,充分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
一方面,通过校医共建,打造一批高水平专业化实验室。作为高校,应该在学校发展规划中,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可以通过自筹资金或者与医院合作等在校内打造一批高水平、专业化实验实训室,给学生上课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践平台。
另一方,医护专业的职业院校应力所能及地建设自己的附属医院,或者寻求与现有医院合作,让更多的医院除了是救死扶伤的的重要阵地,也要担负起医护专业的学生培养的社会重任。让学生不仅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掌握临床技能,拥有了扎实学识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助力于职业认同感。
3、通过专业的指导,增强专业认同感。
作为拥有护理专业学生的高职院校,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即应该对学生做好专业指导,通过专业指导,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就业方向、工作环境、工作意义等,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学生离开校园步入工作岗位,做好知识的储备,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4、强化健康意识,提高身体机能。
护理专业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护士所在的工作岗位会非常辛苦,并且值夜班也会是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面对如新冠肺炎这种疫情蔓延期间,护士更会将自己置身于疫情危险区域内,即便是身穿隔离服,持续长时间的工作,那也需要强壮的身体做支撑,才能使护理工作照常进行。所以说,拥有强壮的、健康的体魄,是从事护士工作的先决条件,持续奋战在战斗一线的基本保障。
由此可见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不但要有担当重任的责任心,还应该有吃苦耐劳的决心。
(二)学生层面,自我强化理想信念、服务意识
1.培养服务理念, 强化角色定位
高校加强对学生专业意识的培养, 明确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组织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临床护理见习工作,在择业前能够充分了解本专业工作性质,从临床工作体会护理工作的真正内涵,增强工作责任心与专业荣誉感。
2.培养责任意识, 强化担当精神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 涌现出钟南山、李兰娟等尽职尽责、兢兢业业的英模人物。以宣传疫情中涌现的先进事迹与医护人员们的大爱精神为切入点,积极引导学生向先进人物学习,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学习。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牢记护理专业所承担的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以科学的精神沉着应对疫情。
3. 培养爱岗精神,强化敬业意识
在护理专业学生整个育人过程中,做好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作则,身先示范。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习时代楷模精神及事迹。在学生心中埋下爱岗敬业的种子,成为敬业爱岗的一代青年。
4. 培养吃苦耐劳品质,强化奉献品质
鉴于以上所述,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指引前进的方向;搭建就业平台,让学生脚下有路可走;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念让学生眼前有光,让学生能看到希望。所以作为学校应该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社会搭建工作、就业平台,国家出台相应政策扶持护理专业学生从事公共安全卫生工作,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宋迪,史秋悦,张薇,陈冉,袁爱华.护理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02):95-98.
[2]陈红琢,张彩云,班佳佳,张萍.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现状[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07):77-80.
作者简介:
王兰英,女,汉族,1978--,山东郓城,山东现代学院,副教授 ,高校体育健身健康教育。
项目来源: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后疫情时代对山东省民办高校护理专业大学生择业的影响及改进策略课题编号:2020JXY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