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化工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储开华

江苏南通建设文化公司

摘要: 化工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化工行业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人身安全的关注度提升,化工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监管要求和公众压力。在这一背景下,构建良好的化工安全文化成为化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久经沙场的化工行业深知安全事故对企业的巨大影响。化工安全事故不仅可能导致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以及公众对企业形象的质疑。因此,企业需要将安全理念贯彻到每个环节,并通过建设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关键词: 化工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DOI:10.12721/ccn.2024.15727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近年来,随着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扩大,化工安全事故的频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化工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企业内部的安全文化建设,以确保员工和环境的健康与安全。化工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更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化工企业必须认识到安全生产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通过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优先、防范为主的理念,才能够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1化工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一,维护员工安全与健康。安全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员工对安全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培养正确的安全行为习惯和规范。通过建立以安全为导向的文化,企业能够减少安全事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从而维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健康的员工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生产效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二,降低经营风险。化工企业通常面临各种风险,包括安全事故、环境污染、法律合规等。安全文化的建设能够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管理这些风险,减少事故和投诉的发生。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操作规程,企业能够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增强企业形象与声誉。化工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能够提升企业的声誉和信誉,增强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和投资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公众对于化工企业的安全表现也拥有高度的关注度,在建立安全文化的过程中,企业更能够赢得公众的认可和支持,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推动法律合规和社会责任。化工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履行法律法规和社会责任。通过建立安全文化,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风险,改善安全管理水平,履行自身的法律义务。安全文化建设不仅能够帮助企业遵守法律法规,还能够提升企业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感,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化工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重视程度不高

在一些化工企业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这是存在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安全常被视为次要因素,而经济利益和生产效率成为主要关注点。这导致员工对安全意识的缺乏,并导致安全行为的不规范。管理层往往将安全视为成本而非投资,未能将安全纳入核心业务,从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2.2文化转变难度大

文化转变在化工企业中常常面临困难和阻力。文化是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模式的集合,改变它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化工企业存在传统和保守的思维模式,这些模式使得员工对文化改变产生抵触情绪。组织层级结构复杂,涉及多个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统一行动需要协调和沟通。原有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需要进行调整,引发恐惧和不适。这些困难和阻力给文化转变带来了挑战,需要领导层的坚定决心和全体员工的合作才能克服。

2.3缺乏整体协同

在一些化工企业中,缺乏整体协同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问题之一。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存在沟通障碍和合作不畅的情况。这导致各部门在安全方面追求不同的目标和利益,缺乏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没有整体协同的安全文化无法得到全面推进和落地实施,影响了安全管理的一致性和效果。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也使得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增加了安全风险的潜在因素。

3化工安全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3.1领导层重视和承诺

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可以向全体员工传达安全的重要性和优先级,确保安全文化成为组织的核心价值和行为准则。领导层应通过身体力行,示范正确的安全行为,成为员工的榜样和引领者。他们可参与安全例行检查、督促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并积极回应员工的安全反馈和建议。这种行动将有效强化员工对安全的信任和遵守程度。最重要的是,领导层应将安全纳入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中,确保安全与经济利益和生产效率相辅相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2培养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

化工企业应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安全的认知和技能。培训可以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应急预案等,以帮助员工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化工企业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的决策过程。员工是最直接面对潜在危险的人,他们的经验和观察是宝贵的资源。企业可以通过开放式会议、工作组和反馈渠道,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员工参与和共同创造安全文化。企业也可以设立安全目标并定期评估员工的安全表现,通过奖励制度或者绩效考核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和贡献安全文化建设。这将增强员工对安全的重视和参与度,形成共同关注安全的氛围。

3.3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通过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与教育、引进先进的安全技术与设备以及落实执法监督来解决。化工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工作流程和安全要求,并定期进行评估和审查。同时,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有效识别和评估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另外,化工企业应投入适当的资源,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防护装备,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定期的安全演练和检查也应进行,以验证安全计划的有效性和及时更新措施。

3.4增强跨部门合作和沟通

为了增强跨部门合作和沟通,化工企业应建立定期的安全会议和沟通渠道。通过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各部门能够分享经验、讨论安全问题,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建立跨部门的工作组和项目组,有助于促进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确保全员参与安全管理。除了定期会议,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工具,如内部通讯应用和共享平台,促进部门之间的即时沟通和信息共享。通过加强跨部门合作和沟通,化工企业能够实现信息共享、风险协调管理,从而提高整体安全水平,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化工安全文化建设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并相互促进。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化工企业能够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减少事故风险,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同时,增强跨部门合作和沟通,促进信息共享和协同解决安全问题,能够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降低潜在的安全风险。这些措施不仅能有效保护员工的生命和健康,还能提升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增加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信任。

参考文献

[1]张加东.新形势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优化途径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2,42(01):56-58.

[2]杨力行,宋玉娥,郭在进.新时期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刍议[J].化工管理,2019,(31):168+190.

[3]杜奕,陈定江,林章凛等.化工安全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2(11):231-233+236.

[4]顾利平.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科学决策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1.

[5]王红.深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浅谈潞安集团安全文化[J].改革与开放,2019,(1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