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探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课程的开展路径

​朱曼

金平县第一中学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是对学生思维的扩展和对语言综合应用的训练。读后续写是近年来英语改革中出现的新题型,其分值占比较大,重点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归根结底即是考验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输入能力”及“输出能力”。在新的高考试题中,许多考生对该题型的理解不够准确,易失分,这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在读后续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进行针对性解决。
关键词: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写作教学
DOI:10.12721/ccn.2023.15735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英语读后写,顾名思义,是指在英语阅读后,引导学生按照文本内容进行延伸写作,使阅读和写作二者两相契合。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分裂割据的模块,而且,在写作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对写作学习刻意忽视的现象,这些因素显然忽略了学生实际语用能力的提升,显然是不符合英语学科教育宗旨的。据此,笔者就当今高中英语教学如何施行有效的读后续写教学进行简要探析。

一、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具体释义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关键能力日益受到重视。这导致英语考试在写作方面有了新的变化,有些是应用文写作,也有读后续写。所谓读后续写?其实就是阅读一段不完全的文本,然后根据提示和要求来完成后续写作。通过读后续写题型,可以真正测试出学生运用英语知识和英语思考的扩展能力。需要说明的是,阅读后面的文字有以下特征:(1)读后续写不可任意而为,而是要在文本段落关键字词的提示下,来完成后续写作。(2)读后续写强调“读写并重”,任何后续的内容都不能脱离文章的主旨。(3)读后续写的思想和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观点等,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并续写该文本,使其有一个独特的结局。

二、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路径

读后续写这一教学对于很多英语老师来说很陌生,有很多老师没有相关教学经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参照下列的教学策略。

(一)科学选择阅读素材

读后续写即要求学生先阅读,在阅读的时候,要把文章的脉络整理清楚,随后根据自身理解进行续写,也就是把握好课文的主旨,是学生读后续写的基础。只有使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阅读,才能为后续的写作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老师只有把好的读物挖掘并推荐给学生,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才会得到切实的提升,而如今,互联网上拥有着海量的英语阅读资源,其中很多素材都可为我所用,但因其资源较为磅礴繁杂,所以,在选择阅读资料的时候,要注意下列几点。

首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确保所选的内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由于高中英语的学习是很枯燥冗长的,而选择有趣的读物,能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为以后的续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当同学们读完文章,教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对所读的内容进行反思,为学生创造一个表达展示的舞台,通过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知,使他们的语言技能得到不断的提升。

其次,选择的读物必须具有一定的生活性,由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选择充满生活性的读物,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其生活的原型,使学生和所读文本更亲近,从而引起了同学们的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水平。

最后,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为学生找出合适的材料。例如,在材料中,语句的表达和用法尽量不超出当前学习范围,以便让同学更好的了解文章的内容。相反,如果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当前学习的范畴,学生很有可能完全看不懂所读的内容,也不能把握所读的主旨,便难以进行联想续写。

(二)强化写作训练,提升写作水平

要想提高读后续写水平,就必须不断地进行练习。如果整个作业一次至少要花半个钟头,那么老师给50个同学批改作业,起码要2~3个小时,然后把问题整理、分析、反馈给学生,一个周期最少也要一周,这种训练的次数很少,老师也只是针对一般问题进行阐述,这种模式较为低效。而如何开展有效的、高效的写作训练,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此提出“增加训练次数,减少训练时间”的“减负增效”思路。

首先,老师可以安排学生每天写1到3个句子,这种句子形式的“作文”内容及时间都较短,老师也能及时的给出反馈。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描述“被朋友误会而感到气愤和委屈”,或“好朋友相聚时的高兴和激动”。其次,在阅读和书写的过程中,让学生在阅读完文章后,从提出问题的角度来判断文章。最后,是根据文末进行续写还是在文中截取某个段落进行续写都须进行斟酌。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极大地增加学生的书写次数,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利用以前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思考,从而真正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多角度释义文本,延展思维路径

对文本进行解读是内容输出的首要步骤。作为一种阅读材料,它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和丰富的内容,它的主题、语言和文体都在文本中得到了反映。语篇解读是为了理解、解释和建构语篇的含义。教师要引领学生从多个角度、多层次的角度去理解课文,从而理清语篇的逻辑结构,理清语篇的具体内容,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解,从而为后续的写作做好铺垫。

文本解读的内容包括:文本类型,写作风格,写作技巧,篇章结构,作者态度,作者意图,作者观点,情节发展等。在课堂上,老师会从多个角度对课文进行解读,使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和本质,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课后使用。由于不同语篇的特点和限制,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运用多种资源和方法,根据不同的语篇,设计出不同的阅读方式,例如:运用树型图,帮助学生理清故事,运用流程图表达情感,使学生在把语言转换为图形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逻辑性,从而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学会独立思考,实现由低级思维向高级思维的转变。

(四)形成性评价实现读后续写升华

评价的过程应该是双向的,即写作一批改一点评一反思一修改(再写作)。这种形式也称之为“形成性评价”。所谓“形成”也可称之为“过程”,其指的是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综合评定,指的是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进而对学生学习方式、目标进行合理调整。其表现形式为:观察、记录和反思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左右评价的因素除了相应的学习成绩之外,还应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态度和策略。此外,教学评价也可以分为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此几者评价可实现读后续写评价的互为补充与共同进步,而只有如此不断地发现问题与纠正问题,从而推动学生整体文本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英语这门语言类学科来说,“读”与“写”二者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而读后续写这种新题型即是为了强调这一点,这一方面是对师生教育与学习的巨大挑战,另一方面也是有效提升学生整体英语能力的一个契机。这要求英语教师应深入理解这一新题型的具体内涵,由此从多个方面采取多种手段以推动学生读后续写能力的提升,由此真正将这一题型的教育价值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孔祥娜.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对策研究[J].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2(5):73-75.

[2]潘郭君.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J].考试周刊,2022(23):105-108.

[3]陈鋆.基于语言能力发展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探究——以动作描写微技能为例[J].英语教师,2022,22(7):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