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罗家地区沙四段沉积体系与储层特征

温睿 方玲玲 许国梓 吴敏 石宁宁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山东东营,257200

摘要: 本文根据岩芯、钻井、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进行综合研究,结合单井沉积相分析与沉积相连井对比,对罗家地区沙四段的沉积相及沉积体系开展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明确了不同砂组沉积体系平面分布,建立了沉积相模式,分析了储层展布特征,为该地区的进一步勘探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沙四段;沉积模式;储层展布;红层
DOI:10.12721/ccn.2021.15702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研究背景

罗家油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汀罗乡境内,构造位置处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罗家鼻状构造带。罗家鼻状构造带勘探面积300km²,是渤南洼陷、四扣洼陷生成油气向陈家庄凸起运移的必经之地,储盖组合丰富,盆倾断层发育,成藏条件十分优越,油藏类型丰富。目前已在沙一段、沙二段、沙三段和沙四段发现油气藏,累计探明含油面积32.34km²,石油地质储量2446.25万吨。罗家沙四段沉积体系复杂,储层展布不清,是制约沙四段勘探的主要难题。

2.罗家沙四上亚段沉积与储层特征

沙四上沉积期主要发育了扇三角洲、滩坝等沉积亚相,通过精细地层对比结合该区沉积特征认为,罗家地区沙四上亚段可分为4个砂组:

平面上底部4砂组属于低位体系域沉积,北部和东南部发育扇三角洲沉积,西部义东261井区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3砂组属于湖侵-高位体系域沉积,随着水体范围的扩大,沉积范围随之扩大,延续早期4砂组沉积的特征,北部发育扇三角洲沉积,西部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东南-南部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三角洲前端发育不同类型的滩坝沉积,以砂岩滩坝为主。2砂组属于高位体系域-湖泊收缩体系域早期沉积,北部及西部发育近岸水下扇及大型扇三角洲沉积体,东部及南部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前端发育滩坝沉积,由于该时期水体深浅不一,不同构造部位分别发育灰岩滩坝、砂岩滩坝及砂屑灰岩滩坝,西部义东断裂带二台阶断层及邵家北部邵36-邵14井区发育礁灰岩,整个洼陷发育大面积的膏岩;洼陷带主体水体较深,发育盐湖和半深湖相泥膏岩和灰质泥岩。1砂组属于湖泊收缩体系域晚期沉积,而且地层遭受剥蚀,主要钻遇北部物源扇三角洲沉积,东南部发育扇三角洲沉积。

罗家地区沙四上亚段储层广泛发育,岩性包括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碎屑岩以砾岩、含砾砂岩、砂岩、灰质砂岩和粉砂岩为主,无论是扇体还是滩坝都可以成为有利储层。储层物性主要受到岩性、沉积相、成岩作用、构造活动等因素控制。

3.罗家地区沙四下亚段沉积与储层特征

通过对渤南洼陷钻遇沙四下亚段的罗10、义126、渤深4、罗68等多口井进行单井相分析,发现沙四下亚段主要发育砾岩相、含砾砂岩相、砂岩相、泥质砂岩相以及红色泥岩,东部和南部超剥边缘发现少量大套砾岩相,总体为红色泥岩与砾岩、砂岩互层沉积,综合分析认为是冲积扇-冲积平原沉积类型。

根据储层对比剖面,结合地震相特征,明确冲积扇只发育于边部,洼陷带为漫流沉积,靠近物源区,砾岩发育多,储层连续性好。远离物源区的洼陷带也发育储层,整体表现为孤立砂体叠合分布的特点,横向变化快、连通性差,但剖面上叠合连片分布,东西、南北向上表现为相似的特点。根据钻穿1、2砂组井的储层厚度统计来看,在洼陷带1砂组储地比在20~43%,2砂组储地比15~30%;统计岩心常规物性分析资料,可以看出储层的储集物性相对较差,孔隙度为8~10%,渗透率为3~5毫达西,属于低孔低渗储层。

在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红层沉积充填综合模式的基础上,对区域沉积体系发育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在砂砾岩厚度等值线图和砂砾岩百分含量等值线图分析以及砂体剖面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对沙四下亚段各砂组的砂体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沙四下砂体沉积成因类型进行了确定,认为红层砂体主要有冲积扇、漫流平原、河流相等成因类型。

4.结论

通过对罗家地区沙四段沉积体系的系统研究,共识别水进型扇三角洲、滩坝、冲积―河流等沉积体系。其中,沙四下亚段主要发育冲积―河流沉积体系,沙四上亚段主要发育水进型扇三角洲和滩坝沉积。

罗家地区沙四下亚段红层砂体成因类型多样、分布规律复杂,储层主要为砂泥互层,横向变化快。沙四上亚段储层广泛发育,岩性包括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碎屑岩以砾岩、含砾砂岩、砂岩、灰质砂岩和粉砂岩为主,无论是扇体还是滩坝都可以成为有利储层。

参考文献

[1]潘元林,张善文,肖焕钦.济阳断陷盆地隐蔽油气勘探.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