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层畜牧兽医站非洲猪瘟防控举措分析

王立华

明水县动物检疫中心,151700

摘要: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我国规定的须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本文就基层畜牧兽医站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和提高防控能力的举措进行了分析,对防控非洲猪瘟疫情,减少养殖户经济损失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畜牧兽医站;非洲猪瘟;防控
DOI:10.12721/ccn.2022.15700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非洲猪瘟于2018年传入中国,在我国境内大多是通过牲畜传播,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是生猪养殖引种传播。生猪引种后,不能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检疫,而是与原有的健康猪同舍饲养,导致猪瘟病毒迅速传播,危害到整批生猪健康;二是通过病原体传播。在日常的生猪养殖中,病原体主要是通过饲料进入生猪体内,造成感染。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一定要加强饲料检疫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产品,降低非洲猪瘟传播的风险。

1非洲猪瘟防控中存在的不足

1.1缺乏科学的疫病防控理念

当前国内的疫病防控工作由于缺乏先进的科学防控理念,造成疫病防控工作特别是基层的防疫工作不能有效地开展,动物疫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监控和防控。为了保证基层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定要形成先进的科学防疫工作理念,提高基层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对疫病防控工作的认知程度,改变基层兽医在防疫工作中概念上存在的偏差。而相关部门在防疫宣传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不能形成正确的引导,也是造成基层畜牧兽医没有建立科学的工作理念,防疫工作效率不高的原因。

1.2基层防疫人员工作态度消极

基层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大部分专业素质不高,缺乏相应的疫病防控知识,对畜牧疫情的了解程度不够,不能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动物疫病情况。而基层兽医的工资收入普遍较低,也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工作态度消极,不愿付出更多的精力,工作走过场,这种消极的工作态度也是造成疫病传播的重要主观因素。消极的工作作风,懒散的防疫态度,造成疫情一旦出现,基层防疫人员不能积极响应,给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1.3防疫技术和设备落后

现阶段基层畜牧兽医的动物检疫工作,大多还停留在只能依靠自身多年工作的经验进行判断的阶段,缺乏先进的防疫技术和设备支持,防疫工作相对落后,很多潜在的疫病,不明显的症状,不能及时的被发现、检测并采取措施,造成了疫病传播。甚至出现发现了疫病,却由于防疫设施设备落后的原因,而不能及时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置,造成后期疫病扩散,出现不可控的后果,给畜牧养殖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制约畜牧业的发展。

2加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举措

2.1健全疫病防控责任体系

要开展好疫病防控工作,就要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控责任体系,形成完备的工作制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用制度来约束从业人员的行为,提高防控意识和责任心,保证疫情防控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非洲猪瘟防控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在基层。要加强对基层牲畜兽医站的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先进的防控设备,提高防控能力。要加强畜牧兽医站从业人员的培训,充实和更新基层防疫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确保基层防疫人员能够满足新形式下疫病防控工作的需要。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性差异较大,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人文环境和文化都大不相同。防疫工作不能一概而论,搞一刀切,要结合当地的地域和人文特点,形成符合实际的防疫措施和规章制度。要切实加强基层养殖户的疫病检疫监督,组织专业队伍定期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有效分析疫病发生的原因和潜在的不良因素,明确工作重点,做好防疫准备,扎实有效地推进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2.2加强人员培训和资金投入力度

当前基层畜牧兽医站的防疫队伍和基础设施设备都相对落后,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和更新。要加强畜牧防疫人员的培训频次,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提高防疫工作能力。加强基层防疫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解决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提高防疫工作的积极性,有效推动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促进畜牧产业蓬勃发展。

2.3加强饲料管理,强化科学饲养

饲料传播是非洲猪瘟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当下的生猪养殖中,存在部分使用剩菜剩饭、泔水做饲料喂养生猪的现象,在无法保证生猪营养和形成免疫力的同时,也给防疫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要强化科学饲养,倡导养殖户通过正规的渠道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饲料,提高生猪自身的免疫力,增强生猪抵抗病毒的能力,同时也能保证饲料的安全,防止病从口入。要加强生猪圈舍的消毒工作,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降低传播风险。

2.4做好防疫知识宣传工作

做好畜牧疫病防控工作,在加强防疫队伍建设,提高疫病防控能力的同时,加强牲畜防疫知识的宣传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可以通过讲座、知识竞赛、宣传单、宣传车、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畜牧疫情防控的知识,形成全民防控的良好局面。要特别加强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和养殖户了解防疫知识和防疫的重要性,提高防疫知识的普及程度,做好基础防疫工作,阻断疫情源头,保证畜牧产业在农村的顺利开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3结束语

非洲猪瘟传播快,病死率高,防控困难。要增强全民防疫的认知程度,完善防疫规章制度,加强防疫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全面提高基层畜牧兽医站疫情防控工作的能力,有效降低非洲猪瘟在农村地区大范围暴发的概率,保障我国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柴晓峰.非洲猪瘟的诊断与防控对策[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03):27.

[2]冯旭森.非洲猪瘟疫情传播与防控对策[J].养殖与饲料,2021,20(03):68-69.

[3]顾甜甜,刘雪芹,毕司英,郭洪梅.浅谈非洲猪瘟及其防控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2021,42(0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