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2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的国际大环境,国家的网络信息化系统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也已刻不容缓,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安全教育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针对网络安全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 2014年起为了“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而开展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每年都会设立不同的主题,2022年的国家网络宣传周的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1];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已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对网络安全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习近平总书记也围绕国家网络安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不能重发展轻安全,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要在头脑中真正筑起网络安全的“防火墙”[2]。高校大学生正成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高校也应该成为网络安全教育的主要阵地,探究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背景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已从“蹒跚学步”到“乘势而上”,到现在“迈向网络强国”,根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3],截止2022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网民规模已达10.51亿,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6%,人均每周上网时长29.5个小时,较2021年12月提升1.0小时,其中10-19岁网民占比为13.5%,20-29岁网民的占比为17.2%,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以上两个年龄段,可见网络已融入他们的生活、学习及社交等活动,对他们的成长成才影响极大。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在享受网络带来的开放、互动、丰富信息等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根据《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63.2%的网民表示过去半年在上网过程中未遭遇过网络安全问题,其中遭遇个人信息泄露的网民比例最高,为21.8%;遭遇网络诈骗的网民比例为17.8%,其中冒充好友诈骗、钓鱼网站诈骗和利用虚假信息实施诈骗的居多;遭遇设备中病毒或木马的网民比例为8.7%;遭遇账号或密码被盗的网民比例为6.9%,这最为显著的几种网络安全问题均涉及到高校大学生。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挑战
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浏览网页和收发信息、财务便捷支付、个人信息及相关信息的储存等都是在网络上进行的,网络已全面渗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特别是近两年很多学生把网络学习作为自己的主要学习方式,特别是线上线下教学的信息交互,更方便了大学生在线相互交流[4]。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动,能够快速接受新鲜事情,但是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的比较薄弱的,对网络危害行为的辨别、应对能力是不到位的,不懂得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其次高校针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力度也是不够的。学者殷竹钧[5]对126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差,调查表明:针对生活中常见的网友见面情形,70%的受访大学生在过程中表示缺乏警惕性,对安全问题的考虑不到位,在聊天的过程中会透漏较多自己的个人信息;此外,针对安全教育方面,61%的受访同学表示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开展不到位,只有25%的同学表示自己会经常参加相关的活动,75%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不怎么参加学校安排的安全教育活动或者根本没有参加过相关的活动。综上几个方面,大学生自身的学习不到位以及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没开展到位,使得大学生成为网络安全受害的主力军。
三、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路径
1.引导大学生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网络安全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重点,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是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首要任务,学校要深入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大力宣传国家网络安全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深入宣传贯彻《网络安全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新技术新应用安全等宣传普及,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协力营造清朗网络环境。
2.创新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方式。我国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正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的网络安全教育都以文字的形式展示,但是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推出“高校师生同上一堂网络安全课”,营造出竞相学习的良好氛围;举办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答题,通过线上答题方式普及网络安全知识,以实际的网络安全问题为依托,进行探讨,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推出线上网络安全知识学习专区,遴选高校活动成果、精品课程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推出一定的奖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达到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的目的。
3.提高大学生的清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高校大学生在校的社交生活圈比较单一,经常是 “宿舍-教学楼”两点一线或者宿舍-教学楼-图书馆”三点一线,周末偶尔出去“放风”,在日常的生活中的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不需要借助高度专业化的背景知识,只需要运用一些常见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这些思维方式包括:清晰地认识和界定某个问题;分析出某些问题的之间的厉害关系;围绕某一问题尽可能多的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等等,那么日常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也会减少很多。例如,目前网络消费是疫情下驱动消费的重要支撑,在购物平台购买东西时,都有正常的结算通道,如果对方私下联系,私发其他交易链接,并声称不经过平台交易,会便宜很多,这个时候只要有清晰思维能力,就应该能判别出对方的意图,免于遭受一起网络安全事件,如果只是一味的贪便宜,那么就可能会遭受更为严重的损失,甚至一些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都能够通过这些方法得以简化,进行解决或者避免,针对网络上比较火热的“饭圈”乱象,互联网账户乱象、网络暴力问题也通常是行之有效的。
四、结语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事关国家安全,高校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学生网络安全素养培养,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2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EB/OL]. https://www.gjwlaqxcz.cn/app/home,2022-09,中国合肥.
[2]习近平. 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 http://www.cac.gov.cn/2018-08/03/c_1123216820.htm,2018-4-20.
[3] 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 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n4/2022/0914/c88-10226.html,2022-08-31.
[4]王振浩,肖楠,骆兰帅.浅析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J].国际公关,2022(11):137-139.DOI:10.16645/j.cnki.cn11-5281/c.2022.11.020.
[5] 殷竹钧. 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状况实证调查研究[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