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风险及其防范策略

孙培汝

烟台金弘建筑安装有限公司,265300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接着分析了建筑施工管理风险的防范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施工风险;防范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602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虽然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项目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但是从实际工作效果和管理质量来看,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状态。这主要是因为在当前项目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的分析以及研究以往的管理模式,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要求和标准,制定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措施,从而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1.1市场经济因素造成的工程风险

市场经济因素客观上会造成工程所处的整体市场环境产生相应改变,影响工程价格因素及经济要素,客观上给工程建设环节增加了风险。从工程材料市场价格波动角度来讲,如果价格处于不停改变的状态下,极易导致工程中的潜在经济风险产生,增加工程成本。并且,采购负责人若忽视工程材料质量,则会产生过于重视工程材料价格而忽视工程质量的风险。此外,工程市场激烈竞争还会带来潜在恶性竞争风险,无法认真遵守工程竞争基本实施规则将导致企业间恶性竞争的不良行为,最终导致相关工程建设企业遭受自身权益的明显损害后果。为杜绝以上工程管理运行风险,作为相关部门务必充分重视工程建设监管以及市场调控,通过必要的人工调控手段来监管建筑工程市场的整体运行趋势,全面防控工程建设领域中的市场因素风险。

1.2施工品质监管不到位

建设项目的品质监管工作,是施工管控中的关键一环,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然而在当前的一些工程项目之中,却浮现出了施工品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建设企业没有在正式开启施工之前,制订出严谨而又切实的品质监管机制,致使在落实监管活动期间,很多时候都是浮于表面,根本没有真正起到效用。此外,还有部分企业过度注重成本管控,忽略品质监管对于建设项目的意义,这也会使得品质隐患变得更多。

1.3员工素质风险

员工是管理体制的具体执行者,其自身素质对于管理体制的执行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能力的体现。就知识掌握程度而言,管理工作者是否拥有充足的管理知识关乎管理工作能否全面且科学开展。如果管理工作者知识积累较少,必然会使管理方面存在疏漏。在能力表现上,如果执行者能力不足或者对于制度不够了解,会造成执行效果不佳。如果执行存在偏差,而且无法及时察觉与纠正存在的错误,便会对工程管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2建筑施工管理风险的防范策略

2.1加强对工人安全教育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当中,会有很多农民工参与施工工作,因为农民工普遍对于安全意识的认识不足,知识水平不高,对于安全的认识不够充足,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认识不到位。所以,企业必须要做到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有效提高,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使其具备防范事故和进行自救的能力。同时,企业要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安全教育,制定相应的培训时间,完善相应的考核体系,能够让施工人员做到对紧急自救和安全常识的有效掌握,使施工人员能够在日常的施工过程当中做到安全防护的常态化,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确保现场施工的安全性。

2.2构建专业的安全管理团队

专业的安全管理团队对于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加强对于安全管理队伍的构建,才能够在现场做到对安全要素的有效管控,将安全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为现场施工的有效运行提供基础和条件。要想有效提升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就要在项目实施之前,做到对安全管理团队人员的有效培训和提升,增强相应人员的安全管理技能,要做到对现场安全隐患的有效发现和预防。同时,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安全职责意识,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效履行自身的职责和义务,从而在现场安全管理当中能够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达到相应的安全管理目标。同时,在施工过程当中,还要定期的举行现场安全交流活动,组织相应的考核和测试,从而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2.3规范安全管理防护措施

一方面,安全管理人员要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检查,结合现代技术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网络,做到对现场施工的有效监管,避免出现违规操作和不合理施工的情况,降低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要做到对现场机械设备安全性能的及时检查,对于高空作业和电气线路作业等相关的高危险工作,加强安全管理,避免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同时,在施工管理方法上要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变,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实现现代化和系统化的安全管理。并且,施工企业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应急方案,出现安全问题时要有相应的处理小组进行紧急救援,从而能够对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有效的解决,最大限度降低给企业和人员带来的损害,提高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质量与效果。

2.4完善现有的工程风险监管运行体系

工程风险控制体系的完善必须建立在增强相关人员风险防控意识的前提下,否则将造成工程施工风险呈现扩大化的潜在隐患,不利于切实防控工程风险。对于HSE的工程风险管理规划在全面制定的环节中,各个工程参与方必须做到密切协作,共同推进工程风险管理的实施规划拟定过程,严格控制国际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运行风险。作为动态化的工程管理过程来讲,全阶段的工程风险管理应当建立在严格实施工程合同条款的前提下。工程合同条款构成了工程建设各个实施环节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因此决定了工程承包合同必须得到全面的关注。相关的工程参与方应当认识到健全工程风险管理运行模式的必要性,通过划分工程合同管理专业的方式来保证顺利施行工程合同管理,完善工程现有的合同管理实施过程。健全工程的合同管理模式还应当体现在制定动态化的工程合同管理实施规划。在动态实施工程合同管理模式的前提下,工程合同管理的综合效益将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2.5施工单位安全文化的建设与落实

不同的施工管理单位有着不同的安全管理方式,但是由于不同行业的特征,导致安全工作在具体落实过程中的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而施工单位的安全文化作为全民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与落实,在具体的施工当中安全管理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企业要针对施工团队进行实地考察,做到对实际情况的有效分析和探讨,对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评估,不断完善和改进安全措施,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在施工现场出现的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确保安全施工的落实。

结束语:

工程风险管理必须被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关键实施阶段,不断强化目前实施工程管理的举措力度,确保达到良好的工程管理整体实施效果。具体作为工程施工企业来讲,工程施工部门与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实现有序的配合,并且施工单位必须认真整改现有的工程质量漏洞,完善工程监管体系。相关部门在工程风险管理领域通过实施信息化的工程风险监测手段,能够全面杜绝工程风险监测中的实施误差,杜绝工程风险管理中的隐患与缺陷。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J].张春华.中国住宅设施.2018(02)

[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防范分析[J].林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7)

[3]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杨守霖.建材与装饰.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