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措施探讨

祁正平

甘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 目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前来我院就诊的小儿呼吸内科疾病患儿共计有3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常规干预组(普通护理)和特殊干预组(特殊护理),每组16例,对照护理结果。结果:特殊干预组患儿恢复率为93.75%,常规干预组患儿恢复率为62.50%,特殊干预组患儿病情恢复率比常规干预组高,相关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特殊干预组总满意率为93.75%,常规干预组为62.50%,护理满意度和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健康状况评分比常规干预组高,相关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为小儿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实施不同的预防干预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因而家属应该加强预防小儿呼吸疾病的出现,对患儿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 小儿患者;呼吸内科疾病;预防措施
DOI:10.12721/ccn.2023.15728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伴着现在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促使空气和环境污染的情况不断加重,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多种疾病出现,其发病率比较高,其也为小儿的生长和发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近些年[1]。按照相关的统计明确到,我国较多的医院接诊了非常多的呼吸内科患儿,证实小儿身体素质比较差,需要不断的提升,同时,家属也应该加强对孩子的照护,降低疾病的发生率[2]。此次就2020年5月-2021年5月前来我院就诊的小儿呼吸内科疾病患儿共计有32例,探析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措施,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20年5月-2021年5月前来我院就诊的小儿呼吸内科疾病患儿共计有3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常规干预组(普通护理)和特殊干预组(针对性护理),每组16例;特殊干预组年龄在2-9岁,平均年龄为(5.69±1.17)岁,男9例,女7例,包括大叶肺炎4例,支气管肺炎6例,支原体肺炎2例,毛细支气管炎4例;常规干预组年龄在3-9岁,平均年龄为(5.57±1.25)岁,男10例,女6例,包括大叶肺炎3例,支气管肺炎7例,支原体肺炎1例,毛细支气管炎5例。纳入标准:所选研究对象均为小儿呼吸内科疾病患儿;家属均知情此次研究目的且签署同意书;患儿有完整的病例资料。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恶性肿瘤疾病;精神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者;中途退出者。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诊断依据:支气管肺炎的出现大都是因为病毒感染引起的,诊断标准:患者发病较为急,并合并有咳嗽发烧、呼吸异常等症状,经过对患儿肺部进行听诊,存在中细的湿啰音。毛细支气管炎:属于急性病症,发病的时候发生呼吸急促和困难,同时伴有感冒相关表现,听诊后发现,存在哮鸣音。大叶肺炎判断标准:出现胸闷、咳嗽,同时发病非常急,肺部存在叩诊浊音。支原体肺炎的表现与大叶肺炎很相似,区别是该类型肺炎是因为肺炎支原体导致的。

常规干预组实施普通护理,包含指导用药,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特殊干预组开展特殊护理,方法:(1)饮食方面:为患儿通过合理、科学的饮食,应该以高蛋白质,脂肪含量少为主,饮食中也要防止小儿偏食和挑食等错误的生活习惯,确保其营养均衡;便于小儿消化同时不会导致出现腹泻的情况,也可以提升小儿的机体免疫力,促进其抵抗疾病的能力有所提升。(2)保持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确保小儿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便于增加睡眠的时间和提升睡眠质量,良好的睡眠能够确保小儿正常的发育和提升免疫力;同时针对年龄较小的患儿,应该减少和成人的接触,降低感染细菌的几率。(3)常进行日光浴和运动:阳光内的紫外线有杀菌的作用,应该常常让其晒太阳,消除身体中的细菌,同时能够加速身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确保骨骼正常发育。因小儿比较好动,喜欢蹦跳,因而家属不能阻拦,在其获得的时候能够对骨骼肌肉产生刺激作用,促进其身体的发育,确保其身体能够健康的发育;同时在小儿出汗后应该及时为其换衣物,避免引发感冒、咳嗽等。(4)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出现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等细菌在呼吸道不断的繁殖有关,其肺部通气便会受影响,促使细菌在呼吸道内不断的繁殖,引发病情的出现。所以应该加强对小儿咽部和口腔进行护理,确保其的通畅和清洁,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风险。(5)因公共区域的病毒、细菌比较多,且常常会通过飞沫、空气等方式传播,小儿的身体免疫能力比较差,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如果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比较差,会促使小儿身体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的出现,所以应该经常开窗通风,维持室内空气通畅,温湿度合适。

1.3观察指标

统计患儿病情的恢复率。

护理满意度:用自行设计调查表,最高100分,<60分不满意,60-85分满意,>85分非常满意,总满意率为前两者之和。

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评分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其中有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健康状况等4项,75个条目,采用1-5分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利用软件SPSS25.0处理,计量、计数资料用x̄±s、(n,%)表示,差异性对应t、x2检验;依据:P<0.05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特殊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患儿病情恢复率

特殊干预组患儿恢复率为93.75%(15/16),常规干预组患儿恢复率为62.50%(10/16),x2=4.571,P=0.033;特殊干预组患儿恢复率比常规干预组高,相关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2.2评价特殊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护理满意度

特殊干预组总满意率为93.75%,常规干预组为62.50%,特殊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比常规干预组高,相关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特殊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微信图片_20250305110908.png2.3明确特殊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

特殊干预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健康状况评分比常规干预组高,相关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特殊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分)

微信图片_20250305110911.png3讨论

呼吸内科疾病属于小儿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其的发生常常是由于着凉等原因引起的小儿抵抗力下降而出现疾病[3]。有关资料表面,小儿咳嗽、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非常高,分析原因是,因小儿身体的免疫系统并未完全的发育成熟,家属针对预防小儿呼吸内科疾病没有足够的重视,预防不良是引发病情的主要因素;因而应该加强对小儿呼吸疾病的预防,降低发病率,促使患儿可以健康的成长和发育[4]

既往临床中比较多开展的护理形式是普通护理,其主要是指导患儿用药,为家属讲解疾病的内容等,但是经过实践证实,其运用效果较差。特殊护理属于现在比较新型的护理形式,其的实施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护理措施更加细致和科学,对减轻患者的病情,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5]。上述结果为,特殊干预组患儿病情恢复率比常规干预组高,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比常规干预组高,相关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结果可知为小儿实施特殊干预可以有效的促进患儿病情的好转,提升其的预后效果,运用价值高。此次为患儿实施的特殊护理过程中,为了降低小儿呼吸疾病的出现,为患儿开展饮食干预,为其提高科学的营养支持,包括高蛋白质,脂肪含量少的饮食,同时及时纠正其偏食和挑食等的习惯,保证营养均衡,提升其的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为其提高安静的环境,增加睡眠的时间,提升睡眠质量,使小儿能够正常发育和提升免疫力;对年龄较小者减少和他人接触,降低感染细菌风险。为其进行日光浴和运动,达到杀菌的作用,消除身体中的细菌,确保骨骼正常发育。加强对小儿咽部、口腔护理,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风险;减少小儿在公共区域的暴露,降低病毒、细菌通过飞沫、空气等方式传播,经常开窗通风,维持室内空气通畅,温湿度适宜。特殊护理是比较全面的护理形式,其在加速患儿病情的恢复和提升其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已经获得了多数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认可,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并且获得了较高的应用效果。经过上述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有效的降低了小儿呼吸疾病的发生风险,使患儿的病情可以尽快恢复,提升其的生活质量。

按照上述而讲,为小儿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实施不同的预防干预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因而家属应该加强预防小儿呼吸疾病的出现,对患儿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娟,付鸿雁,邹方强.急诊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J].吉林医学,2020,43(12):3427-3429.

[2]杨阳.呼吸护理在预防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9(06):657-658.

[3]胡玉媛.重症监护室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7(10):43-45.

[4]谢菲.对儿童呼吸内科疾病护理及预防的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77.

[5]蒋冬梅.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措施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4):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