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越野是一项新兴运动,主要是指在城市、公园、山脉、森林等不同场地,使用指南针、地图、导航等各种工具到达指定地点并完成相应任务,最终到达目的地的运动。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定向运动可以涉及多人,集体育、娱乐和健身于一体。它将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准确认识定向运动的重要性,并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策略。这样有利于逐步提高定向越野运动的组织水平,从而有效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 小学定向越野运动的发展现状
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定向运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小学生的理解角度。首先,尽管学生们逐渐意识到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但他们每天的锻炼时间仍然相对有限。其次,学生对体育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乒乓球、篮球、田径和足球等传统体育项目上。然而,人们对定向运动的了解相对较少,主要是通过网络和新闻等渠道获得的;其次,从整体发展水平来看,我国定向越野运动已逐步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与定向越野运动相关的比赛也在逐步开展,表明这项运动有着相对光明的发展前景。
总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扩大对定向运动的理解,让他们充分理解定向运动的意义,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二、 开设小学定向运动课程的意义
1.符合当前的教育状况
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强调学校不仅要全面开设体育课程,还要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顽强的意志。与传统的“循环跑”运动方式相比,定向运动无疑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定向运动可以充分凸显体育的魅力,因此非常符合新时代的体育理念。
此外,如前所述,定向运动在中国已逐渐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例如,近年来,大多数中小学已将定向运动纳入研学旅行的实践活动;许多省市已经开始定期举办“青少年定向越野锦标赛”,这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定向水平的平台。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设定向越野课程,不仅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而且可以使学校体育课程与我国体育发展的大局相适应。
2.缓解学校限制
在学校的体育课程中,对体育教学的制约主要来自于教学理念、场地设备、安全等多个方面。在以往的体育课中,教学活动主要集中在传统体育项目上,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对学生来说,这种类型的练习很无聊。同时,在某些体育项目中,由于体育器材和场地的限制,再加上体育资金的投入相对稀缺,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水平。定向运动的发展无疑可以有效地突破学校体育课程中的制约因素。
首先,定向运动可以减少对校园场地的依赖。除了在校园内进行基本的定向运动训练外,定向运动还可以放置在城市、山区、森林、公园等开放场所。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运动范围,而且有利于他们在开放式体育学习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其次,与传统运动相比,定向运动不需要购买昂贵的设备或建造专门的场地,其资金主要用于购买设备。例如,在运动中,必须佩戴号码布,携带地图和指南针等工具,出于安全考虑,还必须佩戴哨子;在服装方面,可以穿轻便的运动鞋和宽松的服装;在检查站,还应配备计时设备。由于许多设备的可回收性,学校在定向越野运动方面的投资相对较少。
3.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纵观长期的小学体育教学,可以发现教师所采用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导致了小学体育课程逐渐僵化的局面。开设定向越野课程,教师需要积极学习和接受新的体育知识,以改进教学中的运动训练计划和运动安全规划。这样有利于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定向越野课程,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例如,与常规体育赛事相比,地图绘制是定向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简单来说,校准地图主要是为了确保越野地图的方向与当前方向一致,这也是正确使用越野地图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校准地图的技能:第一,粗略校准。越野地图的基本方位顺序是向北、向南、向西和向东;其次,利用磁北线进行校正;第三,使用直而长的地面物体进行校准,如沟渠、土墙、道路等;第四,利用明显的地形点对地图进行标定。不难发现,校图法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并不涉及,而在定向越野教学中,教师需要准确掌握相关知识的教学方法,这无疑会对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4.推广定向越野运动
作为一项新兴运动,将其纳入体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体育赛事的推广,这也是开设新课程的直接目的。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定向越野运动与学校实际情况之间的联系,以促进定向越野运动的作用。
一般来说,将定向运动设置为体育课程的推广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扩大师生对定向运动的认识,使教师了解定向运动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定向运动的魅力;其次,研究定向运动的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条件,有利于保证定向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再次,有利于使定向运动成为学生的常规锻炼方式,带动身边的人参加体育比赛,从而促进定向运动的普及,逐步在人们中形成“全民健身”意识。
三、结束语
总之,在新时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组织定向运动的可行性逐渐凸显。因此,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体育基础,不断考虑具体的教学方法,使体育组织过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覃福达.生命教育视角探究定向越野运动实现中小学课程化发展策略[J].青少年体育,2018,(11):119-120.
[2]王子杰.定向越野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探究[J].神州,2018,(26):84.